青年文化大使—英語能力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大使」為名的專案計畫,如果有機會出國,或者有機會接待國外的貴賓,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文能力,這是社會大眾所能理解的邏輯。

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二年申請出國實習的「新北文化大使」學員,英語口說能力達到流利順暢水準之上者,卻只有小貓二三隻。

但工作團隊並不會以英語文能力做為通過出國實習的唯一標準。畢竟,到底是先把英語練好再出國?還是出國看看之後,就有動力好好唸英文?好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我們就不太苛求學生。

但英文能力還是一個稱為「大使」的青年,必要的能力之一。尤其是完成「新北文化大使」的計畫,是可以向政府申請英文推薦信,如果寫出來的推薦信內容不通暢,最後出國唸書或就業,吃虧的還是自己。

真要建議時下大學生如何增進英語能力,又同時能兼顧瞭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閱讀英文雜誌確實是一個頗為實用的途徑。

回想進到大學之後的我,對學科毫無興趣之下,轉到英文學習的領域上,開始接觸「雜誌」的契機,應該是喜歡接觸新事物的個性使然。

我從圖書館翻看每一本英文學習雜誌時,發現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有的強調文章,有的強調對話,有的著重在檢定考試,有的雜七雜八什麼都有。

當時也沒多想,先選一個品牌最大的「空中英語教室」。後來發現他們的主軸比較傾向閱讀文章,而我當時想要練習口說對話,於是就改用「空中美語」。這二本英文雜誌在我個人的英文學習之路,各自扮演閱讀與口說的重要角色。

尤其是口說能力,用shadowing的方法,每天自己練20分鐘就好,不用找家教老師或找外國人練習,口說能力確實有一定的效果。

再仔細回想起來,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真正閱讀精進的方式,不是在大學時期看英文學習雜誌,而是當了媽媽之後,每天看一小段Time和Economist雜誌。

想一想自己的個性適合什麼類型的雜誌,是一個能幫助定期定量接觸文本的方式。如果還沒確定是不是要用雜誌作為學習的標的,先去圖書館借閱過期雜誌翻翻,再決定要不要花錢訂購,是比較不會浪費口袋銀兩的方法。

如果你是會聽廣播或podcast獲取財經新聞的人,那麼你一定對《經濟學人》(Economist)不陌生。一開始覺得這本雜誌很無趣,文字占滿95%的版面,我是翻了好幾年,才開始慢慢愛上它的。

如果你一開始就逼青少年拿起雜誌,一篇、一段、一句句地讀,那肯定讀不到幾篇就放棄。從照片、圖片、圖表下手,是比較好入門的管道。接下來,從短文開始看,找有興趣的話題互相分享。男生喜歡玩Game,那就找分析遊戲產業的文章;女生喜歡追星,那就找分析BTS的文章。

《經濟學人》的文章通常不是很長篇大論,以略讀的方式,也要花10-15分鐘看完。查字典要耗費的時間大約是1小時左右。

臺灣的廣播節目或Podcast有很多是在討論《經濟學人》的文章,我的方法是先略讀某一篇節目中談到的英文文章,先自己理解大意,然後再聽節目內容,之後若有興趣(或者是為了準備英文檢定考試),再去精讀文章內容、開口唸出文章、查單字、背單字。

但閱讀《經濟學人》的態度,若純粹只是拿來練習英文,那也就太可惜了。英國主導這本雜誌的高度,仍有「日不落國—大英帝國」之稱的宏觀面向。大到世界經濟趨勢、戰爭動態,小到中南美洲的部落用貝殼算命的生活文化,都是這本雜誌的報導內容取向。如果看夠久,你也能從圖表的簡短幾個字中,看出英國人獨特的幽默。

希望未來期待申請出國實習的學員,能檢視自己的英語能力,好好從實用的文本中學習各地文化和英文的表達方法,才不會讓「大使」這個稱號失去光環。

15會員
92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頻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住家附近的一條巷子裡,新開了一家麵包店。烘焙店林立,沒有特別裝潢、沒有打出試營運特價、也沒有人潮在裡面選購,實在很難讓人想要駐足停留。我探探頭看了一下,轉頭就走。 幾個月之後,麵包店還在。好奇心使然,走進去看看。當時含我在內,店內只有二個客人,店員卻有三位。其中一位店員打了聲招呼,各自忙著包裝各式
臺灣的學生在教育體制下,容易傾向重視「成果」的面向,而忽視「過程」的經歷。原因其實在於家長和老師們的引導過程就是如此。考試成績有沒有前百分之五?比賽結果有沒有前三名?申請學校有沒有台政清交的入學通知? 那其他眾多無法得到名次的學生,怎麼辦? 推薦信,成為一個具參考價值的工具。 「新北文化大使」
你擅長的是什麼領域? 答案可能是:音樂、視覺藝術、體育、數學、科學、烹飪、語文等等,五感明確能接收到的,大家都能理解。 如果要你回答的是,看不到摸不著的領域,你會回答什麼? 溝通協調?領導魅力?親和力?同理心?勇氣? 我在觀察職場上的同事或廠商,也觀察服務學習的青少年。我發現,能有具體成就與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緊密還是鬆散,到底是用什麼標準來界定? 是用聯繫的方式來判斷?用Line、email、電話、社交媒介還是實體見面?是用聯繫的頻率來評判?照三餐、每天一次、每週一次、每個月一次、每半年一次? 我相信每個人會根據不同的方式來定義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程度,用「朋友」、「好友」、「臉友
社會教育領域裡的青年團隊,舉凡以宗教為中心,或以社會關懷為宗旨,在參與的青少年裡,多多少少有一些所謂「高風險家庭」的學生。「新北文化大使」在第二年召募之後,跳脫第一年以學校老師推薦學生的框架下,第二屆及第三屆便開始出現幾個被關注的學生,團隊老師們覺得這些學員是「需要被接住的人」。 青年在學校及社會
過去有一件事情,我常常被主管告誡不能說出口。 話說公務單位有一個「成文」的規定,就是每年拿甲等考績的人數比例有一個上限。大部分第一年考進公職的人,或者剛換單位的人,總是拿乙等;許多單位是用輪流的方式,也就是說幾年下來,人人有拿乙等的無奈。 二十幾年來,除了第一年拿乙等之外,待過三個單位之後,如果
住家附近的一條巷子裡,新開了一家麵包店。烘焙店林立,沒有特別裝潢、沒有打出試營運特價、也沒有人潮在裡面選購,實在很難讓人想要駐足停留。我探探頭看了一下,轉頭就走。 幾個月之後,麵包店還在。好奇心使然,走進去看看。當時含我在內,店內只有二個客人,店員卻有三位。其中一位店員打了聲招呼,各自忙著包裝各式
臺灣的學生在教育體制下,容易傾向重視「成果」的面向,而忽視「過程」的經歷。原因其實在於家長和老師們的引導過程就是如此。考試成績有沒有前百分之五?比賽結果有沒有前三名?申請學校有沒有台政清交的入學通知? 那其他眾多無法得到名次的學生,怎麼辦? 推薦信,成為一個具參考價值的工具。 「新北文化大使」
你擅長的是什麼領域? 答案可能是:音樂、視覺藝術、體育、數學、科學、烹飪、語文等等,五感明確能接收到的,大家都能理解。 如果要你回答的是,看不到摸不著的領域,你會回答什麼? 溝通協調?領導魅力?親和力?同理心?勇氣? 我在觀察職場上的同事或廠商,也觀察服務學習的青少年。我發現,能有具體成就與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緊密還是鬆散,到底是用什麼標準來界定? 是用聯繫的方式來判斷?用Line、email、電話、社交媒介還是實體見面?是用聯繫的頻率來評判?照三餐、每天一次、每週一次、每個月一次、每半年一次? 我相信每個人會根據不同的方式來定義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程度,用「朋友」、「好友」、「臉友
社會教育領域裡的青年團隊,舉凡以宗教為中心,或以社會關懷為宗旨,在參與的青少年裡,多多少少有一些所謂「高風險家庭」的學生。「新北文化大使」在第二年召募之後,跳脫第一年以學校老師推薦學生的框架下,第二屆及第三屆便開始出現幾個被關注的學生,團隊老師們覺得這些學員是「需要被接住的人」。 青年在學校及社會
過去有一件事情,我常常被主管告誡不能說出口。 話說公務單位有一個「成文」的規定,就是每年拿甲等考績的人數比例有一個上限。大部分第一年考進公職的人,或者剛換單位的人,總是拿乙等;許多單位是用輪流的方式,也就是說幾年下來,人人有拿乙等的無奈。 二十幾年來,除了第一年拿乙等之外,待過三個單位之後,如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打開相簿裡第一張相片,早上七點三十五分,沒想到自己的適應力不錯,水果、臘肉、蔬菜、餛飩麵、牛奶麥片、酸奶樣樣都來。這張照片只是一小部分,其他食物都在肚子裡啦!
Thumbnail
身為大九學堂二期的學員,第三期的隊輔,這一次透過大九學堂這個媒介參加了由國臺辦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
Thumbnail
碩一時,因研究的題目毫無頭緒、不適應研究所生活、與家人頻繁衝突,而處於自信心低下、負面悲觀的狀態,我嘗試改變但如同陷入沼澤一般,每下愈況,直到指導教授有一天問我有沒有意願換到USR計畫試試看,給了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也因此USR計畫於我而言是一個人生的轉淚點。
本文基於鼓勵年輕人重視文化的立場,給他的意見。 葉慈少年兄: 王振義2003.02.?.於台灣第二共和網
Thumbnail
基隆距離台北不到一小時,年輕人總是跟著人群、排隊等車去台北工作,人口一年年流失。事實上,基隆的文化豐饒,青年力量遍布各角落、人才輩出,只缺一個發光的舞台。而「惠隆市場X嘻哈行動」和「地衣整合行銷」團隊便是看見基隆之美,決定為家鄉出力。
Thumbnail
大事記 〔鴉片戰爭〕1840年 〔清廷禁鴉片〕1906年 〔民族識別計畫——整併彝族〕1950年代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改革開放〕1978年(從而使得諾蘇新一代青年對世界的想像空間一瞬間擴大) 〔利姆傳出首例因毒品注射不當而引發的愛滋感染〕1997年 〔組織無疆界醫師〕1998-2
Thumbnail
我們要談的,是文本中的議題如何被曲解為商業操作,或真的被誤用為商業操作。 為了避免誤會,書寫著議題的創作者們該收手嗎?這樣一來需要被看到的議題誰來傳遞呢?
Thumbnail
在我們說服Lucie讓破報以「台灣立報週日版」的形式獨立出刊後,1995年八月十四日破週報試刊號發行,開始了我們顛跛的二十年生命。創刊號只有少數書店可以買到。這期節選了1994~95年間於台灣立報週日版「破報」中相關的音樂政治文章,正好集成了台灣青年次文化與音樂政治最華麗登場的開端。 除了幾篇經典
Thumbnail
原來青年旅舍Hostel的精髓在文化交流 /認識新朋友 /尋找愛情(咦?)
青年是每一個民族的未來,是地球明天的繼承者。這句話在任何意義上都是正確的。當一個國家擁有健康的青年人口時,你會發現這個國家在整體發展和進步方面取得了進步。一個人口老齡化嚴重、青年人口較少的國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可能會減緩其經濟增長。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打開相簿裡第一張相片,早上七點三十五分,沒想到自己的適應力不錯,水果、臘肉、蔬菜、餛飩麵、牛奶麥片、酸奶樣樣都來。這張照片只是一小部分,其他食物都在肚子裡啦!
Thumbnail
身為大九學堂二期的學員,第三期的隊輔,這一次透過大九學堂這個媒介參加了由國臺辦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
Thumbnail
碩一時,因研究的題目毫無頭緒、不適應研究所生活、與家人頻繁衝突,而處於自信心低下、負面悲觀的狀態,我嘗試改變但如同陷入沼澤一般,每下愈況,直到指導教授有一天問我有沒有意願換到USR計畫試試看,給了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也因此USR計畫於我而言是一個人生的轉淚點。
本文基於鼓勵年輕人重視文化的立場,給他的意見。 葉慈少年兄: 王振義2003.02.?.於台灣第二共和網
Thumbnail
基隆距離台北不到一小時,年輕人總是跟著人群、排隊等車去台北工作,人口一年年流失。事實上,基隆的文化豐饒,青年力量遍布各角落、人才輩出,只缺一個發光的舞台。而「惠隆市場X嘻哈行動」和「地衣整合行銷」團隊便是看見基隆之美,決定為家鄉出力。
Thumbnail
大事記 〔鴉片戰爭〕1840年 〔清廷禁鴉片〕1906年 〔民族識別計畫——整併彝族〕1950年代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改革開放〕1978年(從而使得諾蘇新一代青年對世界的想像空間一瞬間擴大) 〔利姆傳出首例因毒品注射不當而引發的愛滋感染〕1997年 〔組織無疆界醫師〕1998-2
Thumbnail
我們要談的,是文本中的議題如何被曲解為商業操作,或真的被誤用為商業操作。 為了避免誤會,書寫著議題的創作者們該收手嗎?這樣一來需要被看到的議題誰來傳遞呢?
Thumbnail
在我們說服Lucie讓破報以「台灣立報週日版」的形式獨立出刊後,1995年八月十四日破週報試刊號發行,開始了我們顛跛的二十年生命。創刊號只有少數書店可以買到。這期節選了1994~95年間於台灣立報週日版「破報」中相關的音樂政治文章,正好集成了台灣青年次文化與音樂政治最華麗登場的開端。 除了幾篇經典
Thumbnail
原來青年旅舍Hostel的精髓在文化交流 /認識新朋友 /尋找愛情(咦?)
青年是每一個民族的未來,是地球明天的繼承者。這句話在任何意義上都是正確的。當一個國家擁有健康的青年人口時,你會發現這個國家在整體發展和進步方面取得了進步。一個人口老齡化嚴重、青年人口較少的國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可能會減緩其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