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清楚的記得,當改變早餐的內容之後,體重就從先前的瓶頸,慢慢往下降了兩公斤左右。在一樣持續運動的前提下,僅是改變早餐,就可以有成果出現,代表控制吃的食物,會比加強運動還要有效。當然,在那段時期,也經歷過在等中餐前餓到不行的感覺。等到習慣早餐少吃一點後,再來是晚餐的飯量控制,慢慢減少飯量,只吃半碗也不嫌少,多吃菜和肉,一樣可以有飽足感。因為晚上沒有那麼多活動要做,不需要那麼多熱量。晚餐攝取那麼多熱量,也只是轉為脂肪儲存在體內。
而午餐因為是買一個完整的便當,所以飯量是固定的,頂多就是選擇不吃炸類的主食,而且在預算和排隊購買時間的考量下,是不容易變動的。但在早餐和晚餐都改造過後,接下來就剩下中餐還沒改造過。如果便當難以變動,是不是可以考慮不吃便當看看?如果真的餓的話,下午再補一餐。因此一日四餐的的想法就成形了,早上在一到公司時吃早餐,然後中午吃得跟早上差不多,可以重複,也可以不一樣。下午三點左右如果感到餓,那就再吃一點食物,例如堅果或是喝一罐牛奶之類的,這樣就可以到晚餐。因為中餐跟晚餐中間相距有6個小時以上,如果中間安排一餐,也可以降低完成的難度。
一日四餐,僅有晚餐和早餐之間有間隔超過12小時,但除了晚餐之外的三餐,都是只有吃一點點食物,甚至下午那一餐是可以備而不用,只是用來告訴自己身體說:下午肚子餓的話,絕對有食物可以吃,不用擔心!這樣算起來,其餘的三餐大約攝取200大卡左右的熱量,加總起來大概是一個便當的熱量。月光認為。一日四餐的做法雖然還是會有飢餓感,但至少不是完全不能吃食物,只能喝水。或許之後實行一陣子之後,可以做到李醫師那樣一日兩餐的境界,中間只靠喝水就可以了。但目標定在那裡,還是要循序漸進,讓身體先適應中餐也吃少少的感覺是如何。完全沒有熱飯菜又可以支撐多久?這都需要時間去觀察。
想要達到那樣的境界,就不能心急,因為維持體重是一輩子的事。李醫師說,喝水是為了騙自己的胃說有食物進來了,以度過那一段飢餓的感覺。話雖是如此,但是否能夠做到,還是要靠每個人的實踐結果來做調整。有的人喝了水還是感到餓,那要怎麼辦呢?還是要準備一些食物來讓自己身體認為已經有吃東西進去了。
而月光設計的一日四餐減重法,其實是把一餐拆成三個部分來吃,讓熱量不那麼集中在一餐之中,也可以讓身體期待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到了就可以進食,而不會在晚餐時暴衝。而且每階段減少進食量,都要做好有暴衝的心理準備。來來去去就那些食物,到底會對自己的心理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都不吃熱飯菜或熱麵是可以持續多久呢?心裡面明知這是對自己的健康有益,少吃多動就是可以讓身體維持在標準體重內,不會像之前揹著一堆肉在身上,想想自己的心臟是不是要比別人還要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