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希有分第六

2023/10/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佛在前一分,以自身的身相都是虛幻,先為大家破除對色相的執迷。在這一分裡,我佛則是進一步為大家開示,破除對法相的執迷。

    須菩提一開始請示佛,問說如果將來有人聽聞此經,能夠生實信否?

    有一句話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有多個層次。你如果相信1+1=2,你才會相信2+2=4,以此類推,這是我們一般人,都很堅定的信念。你相信為人要誠實,但是常常在利益交織的時候,我們卻會為了利益,說出不誠實的話。這樣的相信,完全不夠堅定。

    因此,所謂的信,分很多等級。須菩提問實信,實信就是打從心底裡,實實在在地相信,毫無疑慮的意思。唯有這樣堅定的相信,我們才可以進一步修佛。

    我佛在回答須菩提的提問時,告訴須菩提說,在祂離世後,如果有人相信此經,並且願意持戒修福。佛說: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福德,因為這人已經在過去多世輪迴中,堅定向佛,他將因此,獲得無量福德。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會覺得,哇!要歷經這麼多的輪迴修行,才能證得涅槃,得到解脫,太難了!這樣的想法,慕風也曾經有過,但是後來我想:

1. 搞不好我已經修了很多世,已經接近證得涅槃的境界。我應該要依照虛雲法師的開示: 精進勇猛,發大願力。否則現在放棄,太可惜了!

2. 如果我執著太多因此受苦。而我一直不開始修行,那就真的苦海無邊了。

3. 依照我自己修佛的經驗,悟得一分,我就輕鬆一分,修佛有好無壞。

 所以,這是我繼續乖乖修行的原因。

 在佛教歷史裡,有很多所謂的”過來人”,開悟的例子。比如禪宗的六祖惠能,原來是位大字不識的樵夫,只因為聽人說到本經莊嚴淨土第十分裡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

    所謂的”過來人”,就是他在過去累世累劫的輪迴當中,精進修佛。所以到了今世,不管他投胎在什麼樣的人家,是什麼樣的身分,他的智慧都已俱足。

    譬如像廣欽老和尚,原來也是位大字不識的工人。他開示時不須用精深的文字般若,常常幾句簡單話,就把佛法說得透徹。像他在圓寂之前所說: 沒來也沒去,沒什麼代誌。一句話,就把諸法無我的空境說得清楚,何等的自在瀟灑?

    還有前面所提民初的虛雲法師,跟成都的光厚和尚。他們都有許多異於常人的言行舉止,昭現出得道者的自在解脫。他們都是我佛在本分所說,歷經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得到諸善根的過來人。

    最後。關於執著於法相這件事,佛說,我所說的法,就像渡人過河的竹筏罷了。過了河,竹筏就沒有用,無須再惦記著。也就是說,等我們了悟解脫之道,證得涅槃之後,我佛所說的法,也應該放下。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就不用多說了。

    機智的南懷瑾老師,以前說法時常常提醒,修佛是要放下我執法執的執念,換得一身清心自在。不要越修規矩越多,迷失在枝微末節的法筏裡,把自己修的一身佛裡佛氣,讓人感覺嚴肅易怒,難以親近,好像修佛多了不起似的,陷入另一個名相的傲慢之中。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以上,是在下拜讀本分的心得。

    敬請各位先覺指教。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1.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2.法蘭克管理語錄: https://vocus.cc/frankworktalk/home

3.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

16會員
84內容數
三十多年前,從東部鄉下來到繁華的台北,從好奇新鮮到奮鬥打拼...。一轉眼,人生就這麼走到艱苦燦爛的盡頭。一路上有悲傷,有心酸,有歡笑,也有風光。儘管終究一身滄桑,但是埋藏在靈魂深處的,卻一直是那一個,奔跑在東部田野間的,單純小男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