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使用「行為群集設計改變的行為」工具,發揮創意找出對應「志向」或「結果」的各式各樣行為後,下一個階段則是要找到行為匹配。BJ Fogg教授表示:這是行為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無論我們想要做到什麼樣的改變,為自己匹配出「對」的行為都是長久改變的關鍵。在行為設計領域裡,把最佳匹配稱為「黃金行為」,。黃金行為有三大標準:
- 這項行為能夠實現所設定的志向或結果(影響)
- 你想要做這項行為(動機)
- 你能夠做到這項行為(能力)
根據Fogg教授的說法,黃金行為可以是單次的動作,例如取消第四台,只要做一次動作就可能讓你少看電視。黃金行為也可以是每天重複的習慣,例如把手機充電地點從床邊改到廚房,以避免睡前一直看手機。 為了找出黃金行為,Fogg教授發展出一個「焦點地圖」的工具,如下圖:
焦點地圖中的縱軸(Y軸)聚焦於該項行為對於實現所設定的志向(或結果)的影響:我們將可以產生高影響的行為放在上面,對於志向(或結果)影響比較低的行為則放在下面。
焦點地圖中的橫軸(X軸)聚焦於你能夠具備足夠能力能做到這項行為,如果可以輕易的讓自己做到這項行為,則放置於右邊,如果對你而言這一個難以執行的行為,就放在左邊。
Fogg教授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中,舉了一個例子,假設馬克想要達成的志向是「減輕自己的壓力(減壓)」,經過了繪製「行為群集」,並將所有可能減壓的行為寫在一張張的卡上。馬克接著進行「焦點地圖」的繪製:在第一回合,馬克只思考行為的影響力,也就是說這一項行為對於減輕他的壓力幫助有多大,此時不用去考慮每一項行為的可行性。他每翻出一張行為卡,就問自己:這項行為幫助我減壓的效果怎麼樣?舉例:卡片上寫「每天靜坐」,他認為可能對減壓幫助很大時,就先放在上面(反之則放在下面)。每張卡片都持續同樣的步驟,當不確定某個行為的影響是高是低,透過直覺把這張卡片放在適合的地方。
第二回合的重點則聚焦於各項行為的可行性和務實性,我們不再上下移動卡片,而是根據該行為的可行性來做橫向移動。例如當馬克看著「彈吉他」和「提早下班」的這兩張行為卡片時,可以問自己:我可能做的到嗎?這個問題的同時包含動機和能力。
當我們完成這兩個回合之後,基本上就完成焦點地圖,完成後的焦點地圖會如下圖一樣:
例如「每天靜坐」可能落在「高影響行為(對減壓的效果大)」與「不可以(無法讓自己做到這項行為)」的象限中。而「彈吉他」可能會落在「高影響行為」與「可以(我能讓自己做到這項行為)」的象限中,而落在此一象限的行為,最有可能成為Fogg教授所說的「黃金行為」。我們就可以從這一個象限中,選出幾個行為來練習執行。
從「行為群集」到「焦點地圖」,Fogg教授採用了個很簡單的手法,教導我們進行小習慣的行為設計。特別是這一個焦點地圖,我認為用在消費者的行為引導,也非常好用,一定要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