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劣化版漂流少年,還遞出了岡媽某種成熟的誠意——《愛麗絲與特蕾絲的虛幻工廠》分析評論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岡田麿里電影新作《愛麗絲與特蕾絲的虛幻工廠》

岡田麿里電影新作《愛麗絲與特蕾絲的虛幻工廠》



岡媽的敘事脈絡

這個故事是岡媽特有的一貫講法:在平穩不變、不變到令人厭煩、甚至產生某種莫名的悶楚(一種無法突破世界的被困住的感覺)的日常生活中,突然闖入了奇幻的要素。它本質是日常的,無論過程的奇幻再怎麼複雜紛繁,都能明顯感受到故事是植根於青春的。這一點,在開頭天空突然破裂,突然響起平成年代歌曲這個場景中,展示得非常明確。

 

這是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

 

岡媽在秩父市三部曲(未聞花名,好想大聲說出心底的話,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中,寫的都是青春的變奏,以不同層面來描寫某種「逃不出去、無法突破、受困於此」的情緒。《未聞花名》是過往童年消逝而走不出的創傷,《好想大聲說出心底的話》是話語無法傳達無法突破的自卑,《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則是受困於天真的夢想無法忘懷而躊躇的失望。

 

在我看來,岡廠就是《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的延伸,只是更陰暗,更絕望,對於青春的敘述更著重於極端到要死的情緒。青春不只是某段混亂迷茫的時期,是可以與消失死亡相類比的。或者套用茅場晶彥的話通俗地講:「這雖然是青春,但可不是鬧著玩的。」

 

劇本的缺陷:

在談及優點之前,我們先談談劇本上的缺陷。

 

在岡媽的劇情裡總會有突然出現的煽情橋段,就突然開始奔跑,突然開始大吼。此外,人物之間的情感還會一次性塞入太多在同一場面,導致整個故事節奏變得很奇怪,人物的行動邏輯被切碎,轉折太硬,上一秒還在處理這個問題,問題(或者情緒)還沒解決,下一秒突然就開始處理另一個問題了。為什麼不分開來處理呢?很明顯岡媽沒有將其整合好駕馭好的能力。在上一部同樣岡媽執導的電影岡花(道別的早晨就用約定之花點綴吧)裡,也是在高潮階段,意義不明地插入女主幫人接生與她兒子戰鬥的場景交錯更替,而且在這之後,竟然突然就讓女主與兒子告別了,轉折太硬,一次把太多東西塞入其中。

 

岡媽還特別鐘意多角戀和莫名出現的情感線,有些東西它明明沒有出現的必要,但岡媽很執著,就一定要讓那種背德的感情搶眼,但是做了出來卻又不解釋,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舉凡是岡媽參與的電影,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累贅,讓人不得不懷疑岡媽可能真的不適應電影這個體裁,建議還是回到她忠實的TV動畫的懷抱裡吧。電影不適合妳那溢滿了裝不下的各種想法和設定,不如進動畫裡好好發揮妳一股腦兒的設定。

 

此外,整個故事的所引導的情緒方向非常奇怪,到底是希望觀眾擁有什麼樣的情緒?一下要嚴肅反抗,一下又像鬧劇一樣否定了敵對方的這麼做的正當性,把反對方塑造得疲軟無力又反覆不定。觀眾究竟是該緊張?還是該和緩?這種情況出現太多次了,在高潮時尤為明顯。感覺岡媽完全忽略了人物,人物的情緒被當成主旨的推進工具,情感被當成一種表演,根本沒機會去深入了解每個人的內心,不是讓劇情順著人物內心的發展和掙扎而去推進結局的走向,而是先訂定了結局,再去片段地截取人物某個瞬間的情緒,把關鍵的情感轉折給拋棄了,於是留下這般尷尬的人物關係。

 

最後最為要命的是,意念和主旨先行的意識太重,對話的說教感太重了。感覺這部的後半段與花田十輝所犯下的過錯類似,不信任觀眾的理解能力,而像害怕改作文的老師不懂似的,拼了命地把所有重點和主旨往結尾塞,造成了這樣混亂而糟糕的局面。


但是岡媽是有進步的,更成熟了,她的嘗試令我感動,那是一種相對內斂冷靜的突破。

 

(PS:一開始我覺得男女主之間的感情線進展太快,太唐突,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是可以合理解釋的。男女主的關係並不是一個青春戀愛的完整過程:萌動—曖昧—確認情感,而是一個直接來到了後戀愛的關係。從一開始,他們就已經完成了戀愛的前半過程,兩人都已經互相知曉彼此的情感了,那麼留給我們觀眾所能看見的,就只剩兩人之間那奇特而微妙的關係互動了。我想,這下或許能解釋得通,為何兩人之間某些過於親暱和自然的舉動在後半段不會顯得突兀,不會令人覺得進展太快了,那是因為戀愛的萌動早已經結束。)

 

 

青春的騷動、世界異變、陰冷懸疑的風格

我覺得這次創新的點在於,把青春的騷動和無聊日常的不滿,與世界的未知異變相聯繫在一起,像這種很像世界系的東西,新海誠早已玩過,玩得還更好,但真正有意思的是,岡媽把那種青春的各種迷茫的經驗,選擇用一種詭異、破敗、不安的方式去呈現,或許可以說是又一個青春殘酷劇本的變體,但在動畫方面,這還是我第一次看見,讓我有些興奮。

 

那寫得快爛的青春不再是某種陽光與雨後清爽疼痛地豁出去,而是某種詭異陰冷的壓抑超出,是伴隨著某種捨棄與遺憾。

 

青春當中的情緒是具有絕對的負面意義的,它帶來的可能會是萬劫不復的結局,正如同那些身體出現裂縫,一個個被吞噬消失的人一樣,不能用「就是有這些酸澀苦痛,才算是青春」來掩蓋其切實帶來的不安與恐懼。

 

學生們總嘗試著某種帶來疼痛的遊戲,那是因為他們逃不出去,於是以這樣詭異的方式去對抗這樣的一成不變,以及去盡可能貼近真實世界,即所謂的正常人的世界。這些情節都讓人感到心疼。岡媽真的想要用更為認真的、宏大的方式去對待她存於她心中始終的青春命題,雖然最後手還是伸了一些回來,不敢完全給予虛幻世界消失,使得故事的決意變得不夠貫徹。

 

但,她確實有前進。

 

她嘗試了這樣陰鬱詭異的風格,在這樣的風格中,我看到了岡媽新的可能,或者說,反樸歸真的蛻變,如同真實之淚的冰冷與遺憾,這部電影也留下了切實而不允許抹滅的冰冷與遺憾。

 

 

劣化漂流少年與成熟的隱喻意象

這一次,我覺得岡媽最成熟的地方展現在這,她開始試著把隱喻藏得深,以及將環境的背景歷史的隱喻也融入整個故事,成為重要的象徵。

 

隱喻藏得深,不是說不講人話,搞謎語,而是把隱喻與情節的物件融合得天衣無縫,通常看過去就算了的小細節,最後卻被賦予了重要的象徵。比如開頭電台的備考生的抱怨來信,其實正是他們小鎮的現狀。

 

或者,始終在畫面中出現,圍繞整個環境卻不多加解釋的象徵。比如在現實中那座已然逝去的鋼鐵廠。

 

鋼鐵廠和鋼鐵小鎮,有某種破落的殘破的感覺,同時災難導致的隧道坍塌、海陸堵塞等等對外的交通阻塞,都加強了那種主角口中所說的哪裡都去不了的無力感。

 

不過,我很想插段話,這實在是讓我感覺太熟悉了,這妥妥的是東北大下崗的意象挪用啊!

 

看的時候滿腦子想到的都是東北敘事中鋼鐵工業的衰敗,基本上是同樣意義的挪移過來。東北的鋼鐵廠象徵著曾經的穩定、繁華、充滿希望、帶著點生活的驕傲的日子一夕之間坍塌,留存下來的便是一種對生活一蹶不振、殘破的失望。在電影裡,鋼鐵廠是一直以來這座小鎮賴以生存的存在,如今卻漸漸衰退了,而在發生了異變後的日子裡,它象徵的是同樣一蹶不振、殘破、什麼都沒有、把小鎮的人們困住的存在。這種類似的象徵出現,還是挺有意思的。

 

此外,故事還有另外一個雷同的點,那就是它的設定與所表達的內核,其實與《漂流少年》很相似。

 

同樣是某個不被需要的存在,同樣是不該活下來的存在,同樣是某個瞬間被分裂出來的人們,同樣是逃不出的異世界。

 

我們一群人是被現實遺棄的存在,我們是本不應該活下來的,這樣強調自己是不合法存在的概念,是與青春高度相關的。岡媽用這樣的設定去隱喻青春就像是進入一個曖昧停滯、沒有未來、甚至是不允許存在的異空間,這並不是一段誤闖異世界的冒險,我們不會在磨難困境之後回歸現實,跌跌撞撞地成長為大人,而是,有可能從一開始就無法成為大人,這樣虛幻的世界正是那些逃不出青春的困苦的人們所走向的失敗的IF線世界。

 

一蹶不振、從此行屍走肉地賴活在世界上,或者,自殺而死。

 

而在這樣無論怎麼努力也沒有未來的世界裡,岡媽給出的答案是:沒有未來也無妨,只要開心,感受自己當下的生命就好。這就是正宗在看見父親筆記後所說的答案。結尾,五實被送回到現實,而其他人留在了被保存下來的虛幻的世界裡,則正是兩個不同的選擇:一方從青春裡走了出來,成為了大人;一方仍沒辦法從青春的愁悶裡逃出,但是,他們已經不再沉溺於消極之中了,相信就算沒有未來,也可以有意義。

 

我會說是劣化版的《漂流少年》,是因為岡媽沒有徹底抹除存在希望的大膽,而且故事劇本的呈現太過混亂,阻礙了核心的傳達。這是非常可惜的一點。

 

漂流少年們是捨棄了所有所貫徹的決意,但岡廠的人們卻還讓虛幻世界繼續留存,從立意上就輸了一大截。

 

 

總結:在世界中心呼喊意義的少年少女

如果要我說這部電影,我一方面覺得講得亂七八糟,一方面又是很喜歡其意義,岡廠在我這是又好又爛,這種兩邊極端的情緒在拉扯,很矛盾,但我卻能坦然接受各自的極端。

 

少年少女們衝出世界時的吶喊,是有一種死中向生的意味在。我覺得這就是很寫實的青春。逃不出去成為必然,那種無法成為大人的愁苦情緒或許將蔓延一生,不是所有人都很幸運可以回到正常人的世界,平安地倖存下來,然後時間流動地安穩長大。他們的吶喊反抗,像是在告訴我,就算我們是失敗的人,就算我們永遠也無法成為正常人,就算無法成功地看見更為廣大的那個世界,也要活下去,接納缺憾,感受生命,便是被拋棄下的我們的意義。

 

在這一點上,我非常共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影一方的沙龍
20會員
31內容數
關於影評、分析、美學的「非日常」切入。主為動漫心得影評,主觀美學體驗和感想。偶爾加入文本分析,試圖斜目而視,另闢蹊徑,在動漫的呈現基礎之上,發現嶄新的意義與闡釋。
文影一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充滿野心卻粗糙失控的邪典動畫。本文總評價Mujica的劇情、角色塑造、以及其大膽的演出方式,並分析其結局所帶來的空虛感與意猶未盡的感受,探討作者與讀者間權利讓渡的議題。Mujica的成功與否值得商榷,但其高熱度討論與兩極評價,已使其成為原創動畫史上的里程碑(正向抑或負向)。
Thumbnail
2025/04/03
充滿野心卻粗糙失控的邪典動畫。本文總評價Mujica的劇情、角色塑造、以及其大膽的演出方式,並分析其結局所帶來的空虛感與意猶未盡的感受,探討作者與讀者間權利讓渡的議題。Mujica的成功與否值得商榷,但其高熱度討論與兩極評價,已使其成為原創動畫史上的里程碑(正向抑或負向)。
Thumbnail
2024/09/03
如果創作一無是處,總是帶給人痛苦和孤獨,那為什麼要創作呢?藤本樹給的答案比起是樂觀,我更傾向於是一種無奈下的不得不然。正因為我們染上了名為創作的詛咒,所以才會捨棄玩樂的時光,捨棄與他人相處的時間,捨棄享受青春與悠閒的日子,埋頭進沒有盡頭的刻苦練習,在陰暗裡忍受無法與他人言說的孤獨。
Thumbnail
2024/09/03
如果創作一無是處,總是帶給人痛苦和孤獨,那為什麼要創作呢?藤本樹給的答案比起是樂觀,我更傾向於是一種無奈下的不得不然。正因為我們染上了名為創作的詛咒,所以才會捨棄玩樂的時光,捨棄與他人相處的時間,捨棄享受青春與悠閒的日子,埋頭進沒有盡頭的刻苦練習,在陰暗裡忍受無法與他人言說的孤獨。
Thumbnail
2024/08/01
 這是Girls Band Cry 的分集評論集結: 作品本身的核心在於想要證明自己沒錯,即使不被認可離經叛道也決心堅持下去的叛逆。
Thumbnail
2024/08/01
 這是Girls Band Cry 的分集評論集結: 作品本身的核心在於想要證明自己沒錯,即使不被認可離經叛道也決心堅持下去的叛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小說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從充滿幻想的少女到實現夢想成為小說作者,再到遇到創作倦怠期的挑戰,最後重新振作的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也表達了對未來的祝福和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小說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從充滿幻想的少女到實現夢想成為小說作者,再到遇到創作倦怠期的挑戰,最後重新振作的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也表達了對未來的祝福和期許。
Thumbnail
兩個成長環境與個性都天差地遠的女孩,在7歲那一年偶然相遇,一起玩的時光是秘密,也是最大的快樂。
Thumbnail
兩個成長環境與個性都天差地遠的女孩,在7歲那一年偶然相遇,一起玩的時光是秘密,也是最大的快樂。
Thumbnail
那些年愛做夢的時光裡, 我盼望著天空湛藍如洗, 河流清澈能映出心底。 奶的純粹散發著甜蜜, 真實的胸脯微微伏起。 心像紅玫瑰般熱烈無比, 問題簡單得無需費力氣。 童話中的公主還在演繹, 生活中的愛情令人期許。 成長路上喜悅常伴左右, 年少的夢想似璀璨星斗。 我懷著少女的溫柔情懷
Thumbnail
那些年愛做夢的時光裡, 我盼望著天空湛藍如洗, 河流清澈能映出心底。 奶的純粹散發著甜蜜, 真實的胸脯微微伏起。 心像紅玫瑰般熱烈無比, 問題簡單得無需費力氣。 童話中的公主還在演繹, 生活中的愛情令人期許。 成長路上喜悅常伴左右, 年少的夢想似璀璨星斗。 我懷著少女的溫柔情懷
Thumbnail
一個陰錯陽差,花對學長撒了失憶的謊,其實就像是愛麗絲前述的假想一樣,幻想一場不存在的愛情,然而成長說穿了便是不斷的弄假成真,在承受的起與承受不起之中鍛鍊出足以扛起現實的肩膀。不過,花與愛麗絲卻不是這樣,她們就像遊戲般地編排著可能的劇情,她們假扮情敵、故作疏離反倒凸顯了少女共謀的親暱......
Thumbnail
一個陰錯陽差,花對學長撒了失憶的謊,其實就像是愛麗絲前述的假想一樣,幻想一場不存在的愛情,然而成長說穿了便是不斷的弄假成真,在承受的起與承受不起之中鍛鍊出足以扛起現實的肩膀。不過,花與愛麗絲卻不是這樣,她們就像遊戲般地編排著可能的劇情,她們假扮情敵、故作疏離反倒凸顯了少女共謀的親暱......
Thumbnail
因為我們的痛苦,真的沒有人知道。要是我們現在變成大人,我們的痛苦或許就會顯得冷清可笑,讓人可以毫無顧忌地追憶。可是,在這段變成大人之前的漫長討厭的時間裡,我們又該如何生活呢?本文由此開始指出,痛苦無法等價
Thumbnail
因為我們的痛苦,真的沒有人知道。要是我們現在變成大人,我們的痛苦或許就會顯得冷清可笑,讓人可以毫無顧忌地追憶。可是,在這段變成大人之前的漫長討厭的時間裡,我們又該如何生活呢?本文由此開始指出,痛苦無法等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