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上「有耳無嘴」、「大人說ㄧ是一」、「叫你往東,你膽敢往西?」⋯等之類的「乖」。
我一直誤會我自己,是個遵守大人給予規範,好好執行的孩子,也就是大人口中的「乖孩子」。一直等到我慢慢長大,心中總有一股氣悶在心中。隨著「星座」、「人類學」、「紫微」、「命盤」、「面向」⋯等越來越流行。好奇心驅使,我開始進入了解自己原廠設定的道路。
一直知道有社恐的我,不喜歡交際、不善於交流,但透過各種幫我理出「原本的我」的方式下,我訝異地發現,我是個「群聚」的人格,我非常需要「人際關係」,甚至有「領導」特質。剛發現時,我無法接受!太極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