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場的行人:馬來西亞雪蘭莪州Selangor的道路設計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台灣交通的文章,並投書到〈天下獨立評論〉。

文中提到,我一直不覺得台灣是行人地獄,是開始騎自行車之後才感受到台灣交通道路的問題。

為何我認為單車路權比行人低?

我來到馬來西亞的雪蘭莪,第一個衝擊就是糟糕到不行的人行道。但我後來發現,雪蘭莪的道路上,行人似乎根本不存在。本來是想說「馬來西亞」的,但平心而論這一次僅造訪了雪蘭莪州,不清楚其它地方的狀況,且後面幾天在吉隆坡,人行道似乎就好一點,(不太確定,因為我幾乎都在室內或坐車,比較少走路)所以只討論我看到的雪蘭莪。

分界清楚的城市規劃

從市中心坐到下榻處所在的車站,由於前一站轉彎處有一棟漂亮建築和設施吸引了我的注意,從地圖上得知似乎是印度教的廟宇,再往前一點還有清真寺。我決定 Check in 之後徒步往回走一站,前去一探究竟。

從地圖上得知,晚上點燈挺有氣氛的。我走到轉彎處,前面是一條非常大的馬路,我根本不敢過。只能看著就在對面的寺廟乾著急。

截自街景地圖。我本來站在草皮位置,雖然已經知道雪蘭莪沒有人行道要直接過,但初來乍到還是不敢過去,尤其附近也沒有其他行人。

截自街景地圖。我本來站在草皮位置,雖然已經知道雪蘭莪沒有人行道要直接過,但初來乍到還是不敢過去,尤其附近也沒有其他行人。

這是從毘濕奴寺廟對角線拍攝的

這是從毘濕奴寺廟對角線拍攝的

四處可見的高牆與柵欄

徘徊許久,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跟隨地圖沿著高架橋往地鐵站的方向走。

我跟著地圖指示,走在住宅區。一整趟路足足十多分鐘腳程,住宅區都和馬路中間隔著一道高牆。

一直到差不多該轉彎的地方,我還是只看見高牆。我只好問我後方不遠處的阿伯,該如何去車站。他問了一句要去車站嗎?我說對,他便徑直走到我前方,我以為他要帶路趕緊跟上。阿伯走到路的右側靠牆處,我也依然跟著,畢竟往車站確實該右轉。阿伯回頭看我跟著他,對我大吼一聲:Go away!又走回馬路左側靠住宅區之處。

我嚇了一跳,不敢再跟著,只希望前面有缺口可以讓我走到車站。幸好終於找到一個非常非常小的缺口,可以走到天橋過馬路。

已經走到車站旁邊,但柵欄圍住不得而入

已經走到車站旁邊,但柵欄圍住不得而入

走到車站附近時,有一條柵欄,我不加思索地走在外側。到是走到車站處,才發現自己困在柵欄外進不去,趕緊詢問旁邊的路人大姐,大姐說她覺得前面應該有缺口繞進去,我也確實看見似乎有個缺口,趕緊走到缺口處,卻發現柵欄只是往內了一些,仍無法進入。又問了經過的路人,她說她不覺得再往前會有缺口可以進車站,建議我回到柵欄最前方。

從大眾運輸工具的高架橋往下看,可以看到整齊的住宅區和分隔道路的圍籬。

從大眾運輸工具的高架橋往下看,可以看到整齊的住宅區和分隔道路的圍籬。

其實在當地還是遇到友善的人居多,只有第一次問路時遇到的阿伯很兇。

第三天認識18歲的馬來西亞華人,問我對馬來西亞人的印象,我提到這次問路經驗,並強調我覺得是人的問題,與國家種族無關,他還是替阿伯向我道歉。


缺乏人行道設施

我在雪蘭莪看到的斑馬線寥寥可數,且痕跡模糊不清,大概是很久以前劃設,很有沒有重新標示了。

我在馬來西亞第一個室外經驗就是吉隆坡市中心車站。當時天都還沒亮,我想要走到對面逛逛,可是沒有人行道可以讓我行走,也沒有斑馬線,不知道該怎麼去對面拍破曉前的城市。一位阿伯倒是很自在地直接穿過馬路。

鄰近清晨7點左右仍未破曉的吉隆坡中央車站附近

鄰近清晨7點左右仍未破曉的吉隆坡中央車站附近

raw-image

前往下榻處時也是,我要過馬路時,發現沒有人行道標誌,想著等同向的車道綠燈再走,這點就是台灣交通設計的邏輯。大約等了一分鐘左右,一位女生徑直穿越我面前因待轉而停止中的車陣,走到小小的中島上,又確認沒有來車後,直接過了馬路。

從中島的位置拍攝。過馬路要自己鑽過車陣。

從中島的位置拍攝。過馬路要自己鑽過車陣。

躊躇之際,又有一個男生過馬路。這次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跟緊再說。後面幾次來回車站和下榻處,都是直接過馬路。但有一回看到車子駛來,趕緊小跑步過馬路,卻被摩托車按喇叭提醒。

早已不甚清晰的斑馬線

早已不甚清晰的斑馬線

沒什麼印象有在雪蘭莪看到過行人號誌,只有在吉隆坡看到過。

很少見到的人行道

從車站往下榻處的人行道可說相當坎坷,只能安慰自己「好歹有人行道」,因為其他地方就算沒有人行道可能也都不奇怪。



很多地方根本沒有我認知中的人行道。

很多地方根本沒有我認知中的人行道。

總結

經過這次的經驗,我認為台灣的交通確實不至於太差。之前也寫過蘇黎世因為多單線道且交通工具多元而造成彼此爭道的問題,只能說各地的道路設計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住宅區和道路分開,可以避免小孩在自家附近遊玩時遭遇橫禍,但光是從家門往馬路走可能就要開車五分鐘以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irley LEE-avatar-img
2024/02/16
地大人少的地方較少人行道吧?!都市車多會較完整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44會員
154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5/03/24
趁著連假,參加了一個花蓮石平部落的旅遊。 我們認識了一些台灣的植物、射擊體驗、原民美食,還有藤編課程,最後坐上鐵牛車兜風。
Thumbnail
2025/03/24
趁著連假,參加了一個花蓮石平部落的旅遊。 我們認識了一些台灣的植物、射擊體驗、原民美食,還有藤編課程,最後坐上鐵牛車兜風。
Thumbnail
2024/12/21
第一次參訪台灣博物館,直接被我列為必帶外國朋友參訪的地方。 入門門票僅要 30 塊,當天的票券還可以參訪對街的古生物博物館,超級划算。 台灣博物館展出的範圍非常廣,從自然生物,到文化歷史,包羅萬象。外國友人可以很快地從不同面向認識台灣。
Thumbnail
2024/12/21
第一次參訪台灣博物館,直接被我列為必帶外國朋友參訪的地方。 入門門票僅要 30 塊,當天的票券還可以參訪對街的古生物博物館,超級划算。 台灣博物館展出的範圍非常廣,從自然生物,到文化歷史,包羅萬象。外國友人可以很快地從不同面向認識台灣。
Thumbnail
2024/12/02
我很喜歡吃火鍋,不過過去一直沒有機會吃六扇門,直到最近慶功宴才光顧。 這一吃,六扇門直接成為我心目中第一名的火鍋品牌。
Thumbnail
2024/12/02
我很喜歡吃火鍋,不過過去一直沒有機會吃六扇門,直到最近慶功宴才光顧。 這一吃,六扇門直接成為我心目中第一名的火鍋品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有了前一天被導航帶到奇怪小路的經驗,這天我盡量自己找路,順利許多。在嘉義逛了很喜歡的花磚博物館,也吃了心心念念的嘉義美食。
Thumbnail
有了前一天被導航帶到奇怪小路的經驗,這天我盡量自己找路,順利許多。在嘉義逛了很喜歡的花磚博物館,也吃了心心念念的嘉義美食。
Thumbnail
以下兩張圖是神戶溫泉街的景色 乍看之下好像全是行人天國 但不是,旁邊是車道 右邊有台白色車輛正在行駛 如果是在台灣 人行道上會塞滿機車 然後窄窄的馬路旁應是畫出雙向停車格 台灣人在台灣觀光時總是好像腿斷掉似的 一定要開到店家門口購買東西 但是這些腿殘的台灣人到了日本 就能一天走二十幾公里逛街賞花 無
Thumbnail
以下兩張圖是神戶溫泉街的景色 乍看之下好像全是行人天國 但不是,旁邊是車道 右邊有台白色車輛正在行駛 如果是在台灣 人行道上會塞滿機車 然後窄窄的馬路旁應是畫出雙向停車格 台灣人在台灣觀光時總是好像腿斷掉似的 一定要開到店家門口購買東西 但是這些腿殘的台灣人到了日本 就能一天走二十幾公里逛街賞花 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