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完《滯留生》之後,腦子裡面只有一個念頭:這是那種好萊塢已經不願意再拍攝的電影。
一部現代速食主義的世界無法欣賞的電影。
《滯留生》故事簡介:
故事發生在1970年新英格蘭的一所寄宿學校,一位性情孤僻、脾氣暴躁的歷史老師被迫留在校園內,照顧在這聖誕假期期間無處可去的幾名學生。
然而他最後卻和其中一名心靈受創、非常聰明但調皮搗蛋的學生,以及才剛因為越戰失去一個兒子的學校主廚建立了意想不到的緊密關係。
在這段期間,他們發現彼此其實在內心中都是無處可歸,只能滯留於此的無助之人。(取自台灣VOGUE網頁介紹)
對於《滯留生》整部電影的呈現方式,我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
「老派」
它的敘事節奏如同老派學院電影一般穩妥、演員表現出色,通過探討心靈的孤獨生動地描繪了一個「滯留於此」的故事,整體風格就如聖誕般在嚴酷的寒冬中點燃一道溫暖的燭光,在迷茫退縮的人生中找到指引前行的燈塔。
但也因此,它過於緩慢的節奏以及衝突極小的故事走向,難免會讓人感到些許沉悶。
但我很喜歡它以「一個被迫滯留在校園內度過聖誕假期的學生和被迫負責照顧他的老師」的故事,牽引出真正的「滯留」並非來源於地點或時間,而是來源於內心的自我束縛這件事。雖說免不了給人一種心靈雞湯的氣味,但至少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雞湯,讓人在看完之後可以反复咀嚼、回味,思考人生的意義。
嘴上誇誇其詞卻始終不敢走出小鎮的教授;內心渴望逃離卻又不知去向何處的學生;無法捨棄家庭回憶而滯留在廚房的餐廳主廚共聚一堂。
他們看似隨時隨地都能離開,卻始終被心裡的陰影和對於未來的恐懼感阻礙,只能永遠膽怯地被困在偏僻的小鎮內,無法真正踏出那一步。
直到這一場突兀起來的假期到來,三個不可能共度聖誕的人共度了一次聖誕假期,短短的10天內所經歷的歡聲笑語與失望難受,都成為他們在人生路上邁出步伐的勇氣。
無論日後選擇離開或是留下、幸福或是悲傷,至少從今天起他們都不再是滯留於小鎮的滯留之人了。
看完《滯留生》的當下,我其實沒有很喜歡這部電影——皆因它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而已:穩,很穩,超級穩,穩得不錯,穩得讓我無話可說。
穩得讓我希望它能夠在奧斯卡成功斬獲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剪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