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分析-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情感與真相:一位老師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剛好手上正處理著學生的事件,備受煎熬著。很多人可能會想,「是學生很難帶吧?現在的學生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的學生真難管......」每次我和朋友或是家人談到教學上遇到的問題及反思時,大多數人會同同情的眼光給予的反應是如此,但只有在教育現場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我才知道,好多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在《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最觸動我的片段有很多,但王澄憶休學這一段是最近經歷的事件後,最令我有感悟的。故事裡,集美貌、智慧於一身的徐錦瑟在泳池跌倒,當時站在旁邊的王澄憶被指控是推倒錦瑟的「兇手」,並且都沒有人要相信王澄憶的證詞。

「王澄憶注視著自己的雙手,沒看向任何人,小聲地說,我只是想要問徐錦瑟一些問題,是他突然往後退......踩到地上的水......就滑倒了。我沒有伸手。」

但徐錦瑟的父親卻憤慨不已,直指自己女兒會後退是因為不想再受王澄憶的糾纏,認為王澄憶做錯事情了還不承認,實在太過分。而一邊在緩頰兩邊家長情緒的教官及校長,卻對老師說了這樣的話:

「吳老師,這樣明天會很難收尾,你就不能勸一下王同學嗎?」

吳依光說:「洪教官,如果王澄憶真的沒有做,我要怎麼勸?這不是在逼他嗎?」

洪教官靜默半晌,才語重心長地說:「吳老師,那我就得提醒你一句不太重聽的話,明天場面不會太好看。」

而最後,王澄憶的爸爸在眾人面前打了她一巴掌,王澄憶因此休學了。

沒有人再去提起「真相」,站在王澄憶的立場,徐錦瑟是自己滑倒的。但徐錦瑟卻認為若不是王澄憶靠近他,他也不會後退而滑倒。但被迫低頭的王澄憶卻因此付出更大的代價,沒有人相信他,所以他休學了。

徐錦瑟的爸爸甚至將這個事件與葉永鋕的事件比擬在一塊,用過往事件來推論似乎是談事情時最好的武器,校方為了緩和受害者家屬的情緒,讓王澄憶犧牲了。但,一個十七歲少女的選擇及未來,誰為他主持公道?我不禁不寒而慄,這難道是權衡利弊後的最好的做法了嗎?故事裡的吳依光雖然相信自己的學生,但是卻沒在王澄憶被扣上莫須有罪名時為她說話;現實生活裡的自己,雖然站出來說話了,但卻被說是袒護學生。

「你真的是N同學的貴人啊」

陽光終於在接連幾日的陰雨之後,任性又恣意的透出雲層,為潮濕許久的籃球場帶來暖意。我站在穿堂看著孩子們在球場追逐嬉鬧的身影,站在一旁的生教組長這麼說著。那也許是僵持了近一個月的校園事件終於看到一絲轉機,也可能是我始終堅持的信念終於有了可信的眉目,事隔一個月,看著抄球以後準備上籃的N,我的心才踏實了起來。

N在學校是體育比賽的常勝軍,舉凡籃球、棒球、合球、田徑,都有他能叱吒場上的身影與機會。不得不說以身為導師的角度來看,在運動場上的他總比在教室裡的他多了不少傲氣。那或許是身為籃球隊與棒球隊長的自信,國語與數學等學科只是囚住這個孩子的緊錮咒,這也使得在球隊與班上同學對他的評價總是天差地遠。

鋒芒太過的孩子,就這麼捲入了一場校園意外事件之中。

二月的某天下課,二班老師出現在我的教室門口,找了N問話。而後鐘響,我便開始上課。下課以後N告訴我,二班老師剛剛來找他的原因。二班有個孩子在下課時和同班同學一起打籃球,不慎受傷後手骨折了。然而N告訴我,他開始打球的時候,劉同學已經受傷被送進健康中心了,他主張不是他所為,我相信了他。

過了一個多禮拜,二班老師才告訴我劉同學的家長已將N當作讓自己兒子受傷的「肇事者」,義憤填膺地要求N為此道歉。連假過後的早自習,我陪同N的媽媽準備和劉爸爸道歉。

「你再不來找我,我就要把妳兒子送進少年監獄!」

「你知道你兒子是學校出名的小霸王嗎?」

面對沒來由地指責與攻擊,N的媽媽瞬間紅了眼眶,哽咽地聽著。

「老師,N到底在學校做了什麼事?我竟然什麼都不知道。」

N的媽媽哽咽的自責,看著他搖晃的身影,一個女人孤獨地為了孩子去承擔砲火,淚眼婆娑,那一刻我的心滿是顫動。身為與孩子最貼近的我,即使站出來幫N說話、澄清,竟也只是立場偏頗的袒護之詞。我不禁陷入無限的反省,N在班上一向表現良好,即使學業不是最頂尖的孩子,但他上課會提醒同學注意規矩,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品行沒什麼問題,甚至人緣不錯,為什麼會被冠上這個「罪名」?我到底錯過了什麼或是錯認了什麼,才會讓學生成為在我面前做一套,私底下卻是另一套的「小霸王」?

而一個老師,究竟能為學生做到什麼程度的事?為什麼相信學生卻會變成過度袒護?正義和真相變得不再是事件發生的首要,而是情緒。我無論有再通透的思維,只要立場一不對,就連出場的講話的機會都沒有了。

後來,我找到監視器畫面,企圖還原事件的真相。但卻被指過度推理、想幫學生脫罪,甚至引來一陣恐嚇與責罵。回到已經夜幕低垂的教室裡,我第一次放聲大哭。我再次反思身為一個老師,是不是為學生做得太多了?多到可能把自己也賠進去。可是我如果不幫N說話,他是不是要像王澄憶一樣,就這樣成為為了快速化解這個事件的犧牲品了?

「那是你身為老師,願意站出來幫學生說話所要付出的代價。」爸爸這麼和我說道。

在這個事件裡我有太多年少尚還方剛的傲氣與鋒芒,非得查出真相才至死方休,忘了去同理每個人的立場及情緒。作為受傷孩子的父親,他們對於誰造成孩子受傷這件事憤慨不已,因此當我想要站出來為他們認為的「兇手」講話時,會有情緒的波瀾在所難免。而我為了保護學生,為他蒐集證據,證明清白,本就要承受不同立場的聲音及攻擊。

「N真的是這樣的孩子(小霸王)嗎?」

身邊很多人聽完N的故事以後,這麼問我。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呢?回想事件最一開始,N就告訴我自己與事件無關,我能做的就是相信他。看著事件過後回歸賽場的N,我的心裡百感交集。作為一個老師,我只能盡力去做我該做的,或許遍體鱗傷,或許滿腹委屈,但對學生來說,有那麼一個人願意相信自己,便足夠了吧。


avatar-img
16會員
51內容數
嗨歡迎登陸疑問的星球 YOLO的生活態度、慢活的人生哲學、幽默的處世之道 我的韓文名字의문在韓文中有Question的意思,如同我本人總是給人一種神祕感,希望認識我的人都能從我身上挖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疑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透過課堂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臺灣民主發展歷程,以及總統的職責。讓孩子在閱讀政見,以及進行課間提問時,自由發揮並理性思考,培養尊重不同意見的觀念。
這篇文章寫於我帶完第一屆學生以後的覆盤日記。那是一段且戰且走的歲月,原以為大家會體恤第一次當老師的我,原以為「年輕」是試錯的理由,但沒想到職場才是讓我這樣的小白鳥大澈大悟的現實的修羅場,什麼都不懂的我孑然一身的撲向教育現場,咬著牙根硬撐下來的傷痕,是成長的印記。 - 萬事起頭難,凡事都有第一次。
每到十二月,生活忙碌之餘也別忘了營造儀式感。教學幾年以後才發現,重要的都不是數學會算幾題,國字會認幾個,要實施品格教育的基礎,就是先營造好的班級氛圍。老師的用心,便會在日常中蔓延,學生若知道老師很用心經營班級,自然而然也會配合老師。在緊繃無聊的校園生活裡有20-30分鐘的電影時刻,豈不是很好呢?
國小高年級的國語課文越來越能作文本深入探究,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經驗並能同理課文內容,補充資料也變得很重要。我習慣在學生午餐時間播放電影約20分鐘給學生觀看,若能搭配教學,讓電影時間變的深刻有意意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相信大家對於數位教學有很多疑問,該怎麼開啟智慧教室?學生拿到平板不受控怎麼辦?除了在課堂前向學生清楚說明平板於課堂的用途,還有很多小眉角必須注意,科技帶來很多方便,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又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廣博的知識,但也造成了很多科技亂象。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透過課堂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臺灣民主發展歷程,以及總統的職責。讓孩子在閱讀政見,以及進行課間提問時,自由發揮並理性思考,培養尊重不同意見的觀念。
這篇文章寫於我帶完第一屆學生以後的覆盤日記。那是一段且戰且走的歲月,原以為大家會體恤第一次當老師的我,原以為「年輕」是試錯的理由,但沒想到職場才是讓我這樣的小白鳥大澈大悟的現實的修羅場,什麼都不懂的我孑然一身的撲向教育現場,咬著牙根硬撐下來的傷痕,是成長的印記。 - 萬事起頭難,凡事都有第一次。
每到十二月,生活忙碌之餘也別忘了營造儀式感。教學幾年以後才發現,重要的都不是數學會算幾題,國字會認幾個,要實施品格教育的基礎,就是先營造好的班級氛圍。老師的用心,便會在日常中蔓延,學生若知道老師很用心經營班級,自然而然也會配合老師。在緊繃無聊的校園生活裡有20-30分鐘的電影時刻,豈不是很好呢?
國小高年級的國語課文越來越能作文本深入探究,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經驗並能同理課文內容,補充資料也變得很重要。我習慣在學生午餐時間播放電影約20分鐘給學生觀看,若能搭配教學,讓電影時間變的深刻有意意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相信大家對於數位教學有很多疑問,該怎麼開啟智慧教室?學生拿到平板不受控怎麼辦?除了在課堂前向學生清楚說明平板於課堂的用途,還有很多小眉角必須注意,科技帶來很多方便,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又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廣博的知識,但也造成了很多科技亂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今天有個女學生一口氣噴了好多個問題給我 雖然我不喜歡每次找我都是有事的事實 但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讓我感覺我有義務回答 也許這是深藏在我心裡的老師魂吧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不提補教業的辛勞了,這一次看看我在這幾年間犯過的傻吧😜洋洋灑灑打上三個小故事讓大家笑笑。 亮點1:聽到ㄗˇ ㄒㄧㄤ,你會想到什麼? 亮點2:能想像在課堂上有個不小心噴出髒話的老師嗎? 亮點3:穿高跟鞋走路,有什麼建議事項嗎? 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Thumbnail
曾聽學生說,‘’老師‘’,就是會給人壓力,不管這個老師兇?還是不兇? 也曾經,納悶一位和藹可親的同仁,為什麼他的導師班學生會那麽‘’怕他‘’? 前幾日,班上一個孩子,英文課時,在走廊用手機錄自己的英文口說;我恰巧經過,便走去探望看看她在做什麼?她回頭發現我時,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
今天有個女學生一口氣噴了好多個問題給我 雖然我不喜歡每次找我都是有事的事實 但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讓我感覺我有義務回答 也許這是深藏在我心裡的老師魂吧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不提補教業的辛勞了,這一次看看我在這幾年間犯過的傻吧😜洋洋灑灑打上三個小故事讓大家笑笑。 亮點1:聽到ㄗˇ ㄒㄧㄤ,你會想到什麼? 亮點2:能想像在課堂上有個不小心噴出髒話的老師嗎? 亮點3:穿高跟鞋走路,有什麼建議事項嗎? 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Thumbnail
曾聽學生說,‘’老師‘’,就是會給人壓力,不管這個老師兇?還是不兇? 也曾經,納悶一位和藹可親的同仁,為什麼他的導師班學生會那麽‘’怕他‘’? 前幾日,班上一個孩子,英文課時,在走廊用手機錄自己的英文口說;我恰巧經過,便走去探望看看她在做什麼?她回頭發現我時,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