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十念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念佛的修持方法


印光大師十念法

念佛的修持方法

念佛的方法,要用印光大師的辦法。印光大師是中國淨土宗最近的一代祖師,他所教的當然最適合現在人的根性。他念佛不用念珠,念佛最重要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這是最高指導原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功夫就得力了。我們現在最困難的,我們沒辦法攝心,妄念太多,收攝不住,這樣念功夫不得力。

印祖教給我們攝心的方法,佛號從心中生起,從口裡頭念出,念得清清楚楚,不要念快,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念四個字,阿彌陀佛,念慢一點,念得很清楚,每個字都清楚,耳朵聽,聽自己念的佛號,聽得清清楚楚。

還有一個,記得清清楚楚,我這一句是第幾聲佛號,記不要用數字,只用心去記,記得清楚,只記第一句到第十句,到了十句,再從第一句到十句,念多少別管它,就是這十句,我這一聲佛號是十句裡頭的第幾句。

你試試看,很攝心,為什麼?一有妄念來就錯了,錯了就不算,從頭再念。一般人大概念個一個星期,就不會錯了,妄念就進不去了。

如果妄念太多的人,印祖教給我們,你把這十句分作兩段,第一段一到五,第二段不能又是一到五,一到五,那就不叫十念了,是五念,第二段是六到十,清清楚楚。實在講,心定下來,專念不困難。

如果五句都念不下來,都會有雜念,你就用三三四,你就這個記法,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用這個方法。慢慢成熟之後,可以從一到十,都清楚,不要記多,不要二十、三十,那個就難了,只記一到十。

有時間就念,出聲念,可以,大聲小聲都可以,不出聲也可以,人很多的時候,不方便,我心裡默念,心裡默念的時候,一樣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三個清楚,你就這樣一直念下去。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念佛三昧寶王論》 —飛錫法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妙叶禪師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蓮池大師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avatar-img
13會員
361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嘉惠後學。而機薪既盡,後人逐彙其嘉言,以使萬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編《印光大師全集》堪稱完備。然世事倥傯,時人或難一窺全貌,故李淨通大德,擇其精要,彙而刊之曰,《文抄菁華錄》理顯真常至精極粹,故被化者廣,得度者眾,契機利生,功莫大焉!
淨土決疑論「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者,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直下成佛而已。」— 印光大師.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與未熟,惡業之若輕若重。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臨命終時,定蒙彌陀垂慈接引,往生淨土。俾善根熟者,頓圓佛果。即惡業重者,亦預聖流。
「就是華嚴會上,已證等覺的善財童子,普賢菩薩還教他和華藏海眾,以十大願王,迴向極樂,以期圓滿佛果。譬如天下的人,個個都要吃飯,亦個個都要念佛的。」 — 印光大師 開示
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嘉惠後學。而機薪既盡,後人逐彙其嘉言,以使萬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編《印光大師全集》堪稱完備。然世事倥傯,時人或難一窺全貌,故李淨通大德,擇其精要,彙而刊之曰,《文抄菁華錄》理顯真常至精極粹,故被化者廣,得度者眾,契機利生,功莫大焉!
淨土決疑論「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者,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直下成佛而已。」— 印光大師.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與未熟,惡業之若輕若重。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臨命終時,定蒙彌陀垂慈接引,往生淨土。俾善根熟者,頓圓佛果。即惡業重者,亦預聖流。
「就是華嚴會上,已證等覺的善財童子,普賢菩薩還教他和華藏海眾,以十大願王,迴向極樂,以期圓滿佛果。譬如天下的人,個個都要吃飯,亦個個都要念佛的。」 — 印光大師 開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唸。或默唸。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
Thumbnail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槃、金剛、圓覺,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一一輪閱,皆無不可。
Thumbnail
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佛法,雖為出世間法,實在世間法中做出。見三編復周伯遒書。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于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築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
Thumbnail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見正編勸愛惜物命說眾生沈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沈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別耳。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
Thumbnail
念佛的方法,要用印光大師的辦法。印光大師是中國淨土宗最近的一代祖師,他所教的當然最適合現在人的根性。他念佛不用念珠,念佛最重要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這是最高指導原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功夫就得力了。
Thumbnail
印光大師<淨土決疑論> [1] 民國三年,狄楚青居士以端甫回籍,13期報料不足,令作一二篇以助熱鬧耳。……文雖鄙菲,而於斷疑生信,不無少補。至於「永明〈料簡〉」訓釋處,須仔細參詳。若不如是信向,便成虛文。此不慧數十年痛心疾首者,於此以發揮之。萬不可以今人所說為的,致辜負永明大慈悲心也。<復永嘉某居士
Thumbnail
釋德森《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序: 眾生根性,千差萬別,具足八萬四千煩惱。如來悲憫,觀機設教,廣說八萬四千法門,以為對治。就中求其圓頓超妙,直捷了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統攝諸法者,唯有依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迦葉、阿難、馬鳴、龍樹、諸大尊者。及此土遠公、智者、清涼、
Thumbnail
兒女教育・始於幼教(2) 大修和尚 禮記、左傳,則選其于身心有益,于世教有大關係者讀之。小兒愛偷人東西,須平日為彼說,人不可做屈(ㄑㄩ)心(ㄒㄧㄣ)〔違背良心〕事。若做屈心事,縱使人始終不知,而自己常時心中抱(ㄅㄠ)愧(ㄎㄨㄟ)〔感到羞恥〕。況天地鬼神佛菩薩,無一不知。汝何以不知自勉,作此下流事。
Thumbnail
產後餵飼 大修和尚 自己餧(ㄨㄟˋ),僱奶母餧,都是一樣。生了大氣,萬不可餧兒奶,須當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氣和,過半天再餧。餧時先把奶擠半茶(ㄔㄚˊ)盌(ㄨㄢˇ)〔碗 飲食用的器皿〕倒了。 凡兒女小時病,多一半是其母生氣之故。少一半是自己命該早死。天下古今由毒乳所殺兒女,不知有幾恒河沙數,可不哀哉。
Thumbnail
經期念佛 大修和尚 若女人生兒子時,當於未生前即念。及至臨盆,雖裸體不潔,亦宜出聲。此時有性命相關,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不得論儀式不莊,污穢不淨等也。女人難產,不是與所生兒女有怨,便是宿世怨家,障不許生,令其受苦。能念佛,幷旁邊料理之人同為念佛,則彼等怨家聞佛聲,當即退避,不敢為礙矣。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唸。或默唸。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
Thumbnail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槃、金剛、圓覺,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一一輪閱,皆無不可。
Thumbnail
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佛法,雖為出世間法,實在世間法中做出。見三編復周伯遒書。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于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築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
Thumbnail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見正編勸愛惜物命說眾生沈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沈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別耳。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
Thumbnail
念佛的方法,要用印光大師的辦法。印光大師是中國淨土宗最近的一代祖師,他所教的當然最適合現在人的根性。他念佛不用念珠,念佛最重要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這是最高指導原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功夫就得力了。
Thumbnail
印光大師<淨土決疑論> [1] 民國三年,狄楚青居士以端甫回籍,13期報料不足,令作一二篇以助熱鬧耳。……文雖鄙菲,而於斷疑生信,不無少補。至於「永明〈料簡〉」訓釋處,須仔細參詳。若不如是信向,便成虛文。此不慧數十年痛心疾首者,於此以發揮之。萬不可以今人所說為的,致辜負永明大慈悲心也。<復永嘉某居士
Thumbnail
釋德森《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序: 眾生根性,千差萬別,具足八萬四千煩惱。如來悲憫,觀機設教,廣說八萬四千法門,以為對治。就中求其圓頓超妙,直捷了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統攝諸法者,唯有依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迦葉、阿難、馬鳴、龍樹、諸大尊者。及此土遠公、智者、清涼、
Thumbnail
兒女教育・始於幼教(2) 大修和尚 禮記、左傳,則選其于身心有益,于世教有大關係者讀之。小兒愛偷人東西,須平日為彼說,人不可做屈(ㄑㄩ)心(ㄒㄧㄣ)〔違背良心〕事。若做屈心事,縱使人始終不知,而自己常時心中抱(ㄅㄠ)愧(ㄎㄨㄟ)〔感到羞恥〕。況天地鬼神佛菩薩,無一不知。汝何以不知自勉,作此下流事。
Thumbnail
產後餵飼 大修和尚 自己餧(ㄨㄟˋ),僱奶母餧,都是一樣。生了大氣,萬不可餧兒奶,須當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氣和,過半天再餧。餧時先把奶擠半茶(ㄔㄚˊ)盌(ㄨㄢˇ)〔碗 飲食用的器皿〕倒了。 凡兒女小時病,多一半是其母生氣之故。少一半是自己命該早死。天下古今由毒乳所殺兒女,不知有幾恒河沙數,可不哀哉。
Thumbnail
經期念佛 大修和尚 若女人生兒子時,當於未生前即念。及至臨盆,雖裸體不潔,亦宜出聲。此時有性命相關,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不得論儀式不莊,污穢不淨等也。女人難產,不是與所生兒女有怨,便是宿世怨家,障不許生,令其受苦。能念佛,幷旁邊料理之人同為念佛,則彼等怨家聞佛聲,當即退避,不敢為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