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紅豆湯的生命教育,一堂生動的《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

2024/02/1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邀請,當初聆聽中華點亮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劉桂光校長分享這本書時,我以為這本書是關於哲學討論或是難以理解的倫理學理論,卻發現這本書是一位哲學父親跟孩子的對話,充滿著為父期待孩子能明白的倫理學價值觀準則,用提問對話的方式,幫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生命,並在生活中努力實踐它。

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這本書,是由西班牙馬德里中央大學哲學系教授費南多‧薩巴特,寫給自己兒子的倫理學對話。副標題是:「哲學大師的倫理學邀請:過更好的生活。」確實,倫理學就是探求如何生活得更好的一種理智行為,雖然人的生活是複雜的,但我們更應該堅持以一種不隨意的方式過活,才能忠實於自已所選擇做的那個人格,有智慧選擇正確的路,做擁有真正純粹崇高自由的人。

生命教育,教育我們去思考什麼是「正確的路」 

書中對話輕鬆,談吐幽默有趣,但卻直接觸及非常深刻的生命教育課題,例如:

◆ 如何辨別好壞?怎樣成為一個好人?
◆什麼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你是憑自由意志還是被迫做出選擇?
◆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尋找和實現生命的價值?
◆如何給自己一份好生活?
raw-image

生命教育的精隨在於啟發思考,並且讓我們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種智慧,能使你活得比現在更好,要相信有一種本能,能使你贏得愛與幸福的陪伴。

生命教育的探索不僅僅是找到確切答案的過程,更多的是一種自我成長和理解的旅程。每個人的經驗和理解都是獨特的,人生中的許多難題,與其聽別人的答案,不如在實踐與體驗中找到自己的答案!每一段思考的過程,都是生命的禮物。其中我最喜歡這則關於紅豆湯的故事討論,我也將我思考沉澱後的想法,簡單書寫記錄,提醒自己也分享給大家。

從創世紀一碗紅豆湯的故事,思考什麼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在《聖經》中創世紀第25章27-34節,講到了以掃用紅豆湯向雅各交換長子名份的經典故事,對基督教的我來說,這段對話反思也讓我瞬間茅塞頓開,請容我先簡述一下這則故事:

以掃跟雅各他們是雙胞胎,從母親的肚子裡出來時,以掃是哥哥,因此就被賦予了長子的身份,這在當時,長子的身份是一件重要的大事,表示他可以接手父親以撒全部的產業跟權力。不過以掃跟雅各兩個人個性迥然不同,以掃喜歡狩獵冒險,但雅各喜歡在家裡做菜。有一天,以掃從田野裡打獵回來,飢腸轆轆、疲憊不堪,雅各正好煮了美味的紅豆湯,而以掃除了聞到撲鼻的香氣和滿腔的口水外,什麼也沒有。以掃想喝湯,便央求雅各給他一碗紅豆湯,弟弟雅各回答說,當然可以,但不能夠白白的給你,必須要用你長子的名份來交換。這時候,以掃心中可能這樣想:「現在我餓死了,我只想要紅豆湯,那長子的名份跟繼承父親事業的事情還不知道有多遙遠,說不定我比我弟弟還要早死呢!」於是他就點頭同意,用長子的名份跟權力,交換了眼下的美味。

你說,這碗紅豆湯喝在以掃嘴裡,真的是要多香有多香,甚至在吃飽喝足後,以掃也沒有後悔自己做的是虧本生意。不過這個故事,確實很可以讓我們來討論,到底什麼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你看,以掃想喝湯,他確實喝到了,卻也落得繼承權盡失,代價好大。不過我們要問的問題是,這碗紅豆湯,到底是以掃真正想要的?還是他在那一刻想要的?如果他稍微留心靜下來想一下,就可能會意識到紅豆湯真的值得他等上一會兒,不必為此破壞了獲取根本利益(繼承權)的可能性,不是嗎?

raw-image
但有意思的是,到底是什麼,讓以掃決定選擇眼下的紅豆湯,放棄未來的遺產跟繼承權?

其實是「死亡的陰影。」以掃可能這樣想:「無論如何,我最終都會死,也許我會比我的父親更早死去,那我為什麼要在這件事情上自尋煩惱呢?也許我明天就會死去,但我現在就想要喝紅豆湯,因此趕緊幫我把湯端上,其他什麼我都可以不要。」

對以掃來說,死亡的確定性,讓他覺得生活不值得眷戀,一切都無所謂,但讓一切變得不一樣的,其實不是生,恰恰是死。由於懼怕死亡,以掃決定活得像已經死去一樣,看輕所有人事。

所以,你覺得以掃是真正完成他想做的事,還是死亡把他催眠了、麻痺了他的意願?

選擇的代價:理智的思考,我該如何讓生活過得更好?

透過以掃的紅豆湯故事,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關於瞬間慾望與長期目標的經典案例,也引發了對我個人在選擇時的深刻反思:

● 當面臨選擇時,我們如何平衡短期的快樂與長期的福祉?這是否提示我們有時應該重新評估短期滿足的真正價值?
● 考慮到以掃的自由意志,他的決定是否能被視作理性的?這是否展示了即使是自由選擇,也可能不完全基於理智的判斷?
● 此外,我們在追求個人慾望時,是否有時忽略了對他人的影響和責任?以掃的故事是否提醒我們要思考個人選擇對周圍人的長遠影響?

人類的選擇經常呈現出矛盾,如年輕人渴望冒險駕駛卻害怕交通事故,期望在學業上取得高分卻也想享受休閒時光,追求獨立自主但在經濟上仍依賴家人……這種矛盾,其實是很正常的,表示你是一個有追求,渴望擁有更好生活的人,因為你不希望以隨意的方式過生活,所以心中才會有這種價值觀的衝突跟矛盾。

raw-image

舉個生活化的例子。例如小強非常想參加學校的籃球隊,但加入校隊就表示他每天放學後需要練習到很晚,但他的家庭需要他放學後幫忙照顧弟弟,因為父母都還在工作。在短期的慾望 (追求自己的興趣加入籃球校隊) 跟長期的家庭責任 (照顧弟弟) 之間要取得平衡,我們可以建議小強試著問自己一些問題:

自問:小強為何想參加籃球隊?
自答:他熱愛籃球,並且想通過這項運動提升自己的技能,與朋友共享樂趣。
自問:照顧弟弟對小強來說意味著什麼?
自答:這是他對家庭的一種責任和承諾,顯示了他對家庭的愛和支持。
自問:如果小強選擇了籃球隊,他會失去什麼?
自答:他可能會失去履行家庭責任的機會,這可能會讓他的家人感到失望或困擾。
自問:如果小強選擇照顧弟弟,他會得到什麼?
自答:他會得到家人的感激和尊重,並維持家庭和諧。但他也可能會錯過籃球訓練,從而失去發展自己興趣和技能的機會。
自問:小強應該如何平衡這兩者?
自答:小強需要權衡兩者的重要性。他是否能找到時間管理的方式,既能參加籃球訓練,又能履行家庭責任?例如,他是否可以與家人商量,找到其他時間或方法來照顧弟弟?
自問:在這個情境中,什麼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自答: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家庭價值、個人興趣和責任感之間的平衡。小強需要考慮他的選擇對他自己和他的家庭成員會有什麼影響。

生命教育其實不是要給我們一個標準答案,或是模仿任何人的答案,生命教育的反思其實是要讓我們思考跟評估不同的後果,了解不同結果背後的價值,並且運用思考方法深思考慮更全面的情況,而不僅僅是依據一時的感受就下決定。

生命教育就是以「人」的態度對待「他人」

raw-image

人無法僅僅靠紅豆湯就可以過生活,為什麼呢?因為好的生活並非僅是擁有某些金錢、名畫、物品,這些喜好跟物品都把好生活簡化了,他們都是生活的某個方面,但卻不是生活的全局。

以掃為了獲得他的紅豆湯,犧牲了太多他生活中重要的部分,簡單說就是,他把自己的生活過度簡化了。而以掃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行動,是因為在死亡的逼近下做出的選擇,死亡是一個巨大的簡化器,把一切都簡化到無需眷戀。

但是,生活是一個複雜體,而且往往會越來越複雜。紅豆湯可以解飢,卻不能幫助你學習法語。如果人類夠單純的話,事物所提供的其實已經夠了,但因為人的複雜性,我們不夠純粹,因此總需要一些事物不具備的東西,我們想要更多。這也是最大的問題,當我們以對待物品的方式跟人交往時,我們從中得到的,也就只會是物品的待遇。

我們若用「物」的方式對待人,確實可以得到服務、微笑,但得不到友誼、尊重跟愛,動物也無法取代補足這點,因為這個基本的複雜性只存在於同類之間,存在於我們被當作人彼此對待之間,我們才會有真誠的欣賞、自發的關心、用心的陪伴。我們內心深處真正想要過的幸福生活,都不能缺了「物」,更不能缺少「人」,我們不能用對待物的方式對待人,因為做為人,沒有任何物可以取代,因為人是有價值的。 

人最重要的不是他們的行為在我眼中是否合適,而是從人的意義上來說「適合我嗎?」和「時刻牢記以人的態度對待他人」。因為不管人有多邪惡,他們的人性都與我相同。

raw-image
哲學家皇帝奧理略曾說:「無論一個人如何搶劫、燒殺擄掠、背叛施暴,他也不會因此不能成為「人」。在這個時候,語言很容易會有蒙蔽性,因為當他被貼上「不光彩」的標籤時,我們很容易忘記他還是一個人,而由於他仍然跟你我一樣為人,還是可以重新改造回適合我們的不可或缺的模樣。」

所以,請一定要相信,有一種智慧可以使你活得比現在更好;要相信,有一種本能可以讓你贏得幸福的陪伴。期許大家,透過反思自己生命的本質,有智慧選擇正確的路,才能做一個真正自由的人。而這種追求過上更好生活的一種理性思考,就是生命教育的本質呀!


內容總結
生命教育的精隨在於啟發思考,並且讓我們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種智慧,能使你活得比現在更好,要相信有一種本能,能使你贏得愛與幸福的陪伴。
5
/5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