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籍全名: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簡體書名:掌控習慣:如何養成好習慣並戒除壞習慣
英文書名: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作者:James Clear 詹姆斯˙克利爾 

  • 研究習慣、持續成長的作家與演講家,著有《原子習慣》
  • 個人網站:jamesclear.com
  • 開創「習慣學院」(The Habits Academy)線上課程


  這是一本方法論+勵志的書籍,好習慣養成與壞習慣破除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書店網站搜尋「習慣」這兩個字,結果有五百多頁,可見其廣大需求。本書通過幾個案例故事以及研究結果說明,並提供簡易的圖表與行動公式供理解,是一本簡單易讀的書籍,難怪是好一段時間的暢銷書籍...但有時候太暢銷的書我反而沒有特別想看,直到讀書會成員崔希選了這本書~


raw-image

  在《原子習慣》中,作者將習慣養成拆成四個步驟:提示→渴望→反應→獎勵,是很明確、通用的模型,一個完整的習慣「動作」,總是從環境或身體需求的提示開始,可以是看到了手機、感覺到壓力大、肚子餓了等等,大腦接收到提示後,產生渴望(可能是潛意識的),想要看看IG或者咬些東西,接下來就不經思考的進行反應,拿起手機打開IG、拿起餅乾一口一口吃,動作完成後,我們得到了滿足渴望的獎勵,進一步強化這個反映迴路,也完成一個習慣循環。想要養成好習慣,或者戒除習慣,就從這四步驟下手,可以讓每個步驟更容易,強化循環的建立,也可以加大難度、打破循環,進而戒除壞習慣。
從這四個步驟中演變出習慣養成(或戒除壞習慣)的四個定律:

 第一定律:讓它顯而易見  |  讓它脫離視線
 第二定律:讓它有吸引力  |  讓它缺乏吸引力
 第三定律:讓它簡便易行  |  讓他難以施行
 第四定律:讓它令人愉悅  |  讓它令人厭惡

書中有大量案例詳細說明這四個定律,舉例書中幾個我印象較深刻的方法:

  1. 改變環境使其有利於習慣養成
    有意志力的人不需要常常考驗自己的意志力,讓一個工具/環境對應一件事,盡量不要混用,最常見的例子是書房用來工作、臥室用來睡覺。
    相反的,手機因為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情(閱讀、聊天、玩遊戲、收信、看新聞...)所以我們也常常因此分心。
    (意志力和肌耐力一樣,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有計劃地使用;好消息是,意志力也可練習與強化。相關可參考經典書籍:《輕鬆駕馭意志力》)
  2. 利用人的從眾效應,找習慣夥伴、群體、標竿人物(如偶像)等。
  3. 習慣養成階段,應重視次數,而不是時長。
    例如,一天做一個俯臥撐也可以。關鍵是重複開始,讓大腦與身體習慣這件事,強化習慣的循環迴路,而不是追求完美。伏爾泰說,「因追求最佳而丢掉了足够好。」我們要避開完美主義的陷阱。
    (更多此方法可搜尋「微習慣」,另一本我也很推薦的習慣養成書籍)
  4. 想辦法讓獎勵及時
    例如將習慣可視化(打卡),或者找一個問責夥伴監督,也可以跟朋友約定,如果沒有早起打卡,就請吃飯。


  接下來我想討論一些「反面」的個人想法。書中前面的章節提出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結果→過程→身份,我們要建立符合自己身份的習慣,我們越是以自己身份的某一方面為傲,就越有動力保持與之相關的習慣,換句話說,日常的生活習慣是體現我們身份的方式。因這本書算是勵志書籍/成功學,可能因此沒有提到這種認知的反面:「我做不到,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人,所謂的放棄努力、躺平,我就曾聽過身邊的人說:「反正計畫每次都會失敗,幹嘛還要擬訂計畫呢?」失敗太多次,連失敗都變成一種習慣。改變習慣是如此困難,和基因、環境、生長歷程有高度相關,甚至當前科學研究提出了「人沒有自由意志」的說法,那這些方法論真的有用嗎?

  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修改目標,跟自己和解,不一定要成為他人眼中美好鮮明的形象。或許這個一直做不到的目標就不適合我,也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找個中間點,可以是微小的改變,可以是適合自己的生活型態。就算不喜歡每天運動又如何?無法早起又如何?這就是我喜歡的生活型態,我清楚知道這有什麼利弊,我決定選擇這樣的生活,我要能接受這種生活型態的後果,我要可以對他人的評論坦然接受,我不會因這樣的習慣而感到自責內耗,認識你自己、接納你自己、成為你自己。

raw-image


內容總結
原子習慣
4
/5
12會員
24內容數
快半拍是小小的進步,每天前進一點點,發現微小進步中的光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2/10-EP103【手感筆記】《原子習慣》「日本版」!到底別人都是如何養成好習慣的?《最強習慣養成》3#習慣 #原子習慣 #語言 #思考 #停止倒帶 #自我否定 #自我洗腦#有利的錯覺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習慣 #覆盤 #筆記 #最強習慣養成 #吉井雅之 #讀書共和國
Thumbnail
avatar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
2024-02-09
2/8-EP103【習慣筆記】《原子習慣》「日本版」!存肌肉和存股很像!《最強習慣養成》3🎯PODCAST節目大綱:【社畜逃脫筆記】 #習慣 #原子習慣 #負面情緒 #用語 #語言 #思考 #停止倒帶 #自我否定 #自我洗腦#有利的錯覺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習慣 #覆盤 #筆記 #最強習慣養成 #吉井雅之 #讀書共和國
Thumbnail
avatar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
2024-02-07
讀後筆記│《原子習慣》:習慣養成單靠意志力苦撐難以為繼,仰賴系統化的行為改變法則才能事半功倍享譽全球的《原子習慣》,在台灣書店排行榜或各大書評網也霸榜多年,初版推出可回溯至2019年,但我手上這本是2023年5月第167刷,可見其在台灣受歡迎程度。作者James Clear是專門研究習慣、決策及如何持續進步的作家與講者,電子報多達數十萬訂閱者,旨在讓更多人透過習慣建立,打造理想生活或工作。
Thumbnail
avatar
喬安小事
2023-10-13
讀| 《原子習慣》想成為怎樣的人,先改變你的身分認同今天原本已經更新過一篇文章,但晚上在閱讀這一章節時,突然發現自己對於寫作這件事稍微怠慢了,於是希望在午夜前再寫出一篇文章。 對於我的首頁「記得要永遠以終為使」是我將我的定位放在我是一個「寫作的人」 於是我便有了每天必須更新一篇文章的習慣。到目前為止,這個習慣我都還在適應。有時候不小心沒有更新到,也必
Thumbnail
avatar
蘇涯|人生不論「輸贏」
2022-12-11
《原子習慣》-天天細微改變,會累積成巨大差異!《原子習慣》說「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而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呢?
Thumbnail
avatar
Rena想說說
2022-09-16
《原子習慣》:你採取的每個行動都像一張選票,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一種人你是否常常說要減重、多看書、戒菸或是要運動,卻總是半途而廢,開始沒幾天就放棄了?你是否想要培養更多小習慣,取代原本邋遢或貪嘴吃零食的壞習慣?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Thumbnail
avatar
牡羊座不跟你講道理
2022-04-27
《原子習慣》養成習慣不再半途而廢!3分鐘熱度者也能堅持的習慣養成之道本篇告訴你如何不再靠自制力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avatar
角落女子芙蓉
2022-02-04
【書籍推介】《原子習慣》── 養成習慣的輕鬆指南每次經過書店,相信大家都會在最暢銷書本一欄中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到底《原子習慣》有著怎樣的魔力,讓那些多的人都要抱它回家呢?接下來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啦!
Thumbnail
avatar
沒有名字的桃子
2022-01-29
📝閱讀心得📝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開始打造習慣黃金圈 | 《原子習慣》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或者常常做事拖延到最後,甚至敷衍了事? 非常推薦閱讀《原子習慣》,讓你徹底建立屬於自己的「習慣」。 為何不是打造「好」習慣?我認為習慣是因人而異的,就像是有些人習慣早起,另一些人習慣晚睡,每個人的好習慣是不同的。 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
Thumbnail
avatar
YiPeng
2021-06-26
「焦點永遠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原子習慣》去年有一天聽了朋友推薦原子習慣中的「兩分鐘理論」後,我直接回家照著做,居然就連續一個月做了一直想做的事:寫日記、冥想,跟運動。原子習慣都還沒看,這本書就已經讓我冥想持續時間從5分鐘進步到20分鐘,日記一直持續寫到現在已經快半年。 「焦點永遠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實際看完後,這是整本
Thumbnail
avatar
Gigi 居居
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