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悶聲發大財?請參考阿姆斯特丹

2024/02/1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曾兩次被授予“荷蘭年度歷史學家”的黑爾特•馬柯,在他所寫的《北海之心:阿姆斯特丹的光榮與哀傷》(書名直譯為《阿姆斯特丹的一段小歷史》)裡,從歷史、社會還有生活三方面來描繪阿姆斯特丹這座城市。

阿姆斯特丹有許多土地低於海平面,卻孕育了世界最早的股票交易所,誕生了比英國更早出現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早早就透過商船的建造跟航行,將海上跟陸地的樞紐優勢發揮到極致。

為什麼這座城市可以「悶聲發大財」超過千年?

荷蘭人民為了使國家免受海水的侵襲,付出了史詩般的努力和巨大的代價。這給荷蘭人,包括阿姆斯特丹人一種天然的主人翁意識:這片土地是屬於他們的。與此同時,荷蘭內部也形成了一種具有凝聚性的權利關係,這種權利關係集中體現出一種協同一致的妥協性政治文化,可以有效弱化並最終化解最猛烈的代際衝突。

按照全書內容整理起來,我們可以發現這座城市不害怕接受新事物,男女可以同工而不會阻止女人超過男人,歡迎異國的專業移民,對城市充滿驕傲感。而且最贊的是,市民討厭裝腔作勢,並且不會仰視威權。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寫道:「這座城市裏的每個人都與貿易息息相關。他們都只關注自己的得失。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我願意,一輩子都不會有人注意到我。」

去過阿姆斯特丹七次的伏爾泰曾經寫道:「在這裏,沒有人必須要取悅他人;在這裏,也沒有人會聚集在街邊去看親王駛過的車隊;在這裏,人們只知道工作和享受平靜的生活。」

甚至美國《獨立宣言》當中的許多內容,也源自於荷蘭反抗者拒絕承認西班牙皇權所起草過的檔。

所以,阿姆斯特丹根本就一直是,人類古文明發源地雅典諸城邦那類習於被眾人所共同管理的城邦城市。

一直到今天,阿姆斯特丹市民還維持著中國先秦時期《擊壤歌》裡說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為自己而活。

話說,身體上的自由很重要,心理上的自由也很重要。


一年挑戰100本書之12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