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曼達·陶德事件反思兒童網路安全 (危機處理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文章為保護級。

日光之下無新事。十三年前, 阿曼達·陶德 (Amanda Todd) 被發現自殺於位於加拿大BC省自家的臥室裡,當年她才16歲。

阿曼達·陶德事件

阿曼達過世前將自己的遭遇以一張一張的手寫字卡錄製成八分鐘的自白影片,上傳到YouTube,傾訴她過去遭遇的惡意、威脅、霸凌、這時人們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阿曼達,一名害羞的齡家女孩,喜歡唱歌和跳舞,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她上網認識新朋友,就讀中學的她透過攝像機,與朋友在網路聊天室與陌生人閒聊,新鮮的網路世界無疑給了她舞台,也給了她歸屬感。

整件悲劇的開端始於一次網路聊天室。不知基於什麼原因,阿曼達在鏡頭前拉起上衣flash (裸露上半身)。據說,此前長達一年的時間,有一名陌生網友用"stunning, beautiful, perfect”這些話奉承她的美麗,並慫恿她在鏡頭前裸露。當時她並不知道為這個衝動的決定所將付出的代價。

於是,事情的發展如滾雪球一般,這"一時興起"被網友側錄存檔,阿曼達被惡意的"網路獵人"盯上,在FB傳訊息給她,威脅如果不傳給他三部自拍的不雅影片,就要把聊天室的影像傳給她的朋友。

阿曼達果斷拒絕,結果壞人就把照片放到網站上,並且發給她所有FB好友,包括她的父母也收到了。當年她才12、13歲。

這位女孩的生活急轉直下。同學用惡毒的話霸凌她,後來即便搬家與轉學,網上壞人還是又傳威脅訊息給她,照樣威脅著,如果不趙他說的做,他會把照片傳給新朋友所有新的交友圈,於是惡夢又重演了。讓人糟心的是,當時的加拿大皇家騎警沒有意識到嚴重性(或許當時是新型犯罪),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打擊罪犯,讓阿曼達覺得相當無助。

CBC News 做出了報導影片(Stalking Amanda Todd : The Man in the Shadows - The Fifth Estate),影片中一開始的阿曼達還是堅強的Fighter,但隨著不被同儕理解,壓力與日俱增,她終究不再出門。最後跟媽媽要了馬克筆和白紙說要做一個Project - 也就是後來在YouTube流傳的影片、然後終結了自己生命。

在影片裡,她的媽媽說阿曼達永遠是他公主,她說,大家都誤會了,認為那是一個自殺影片,不是的,她說,阿曼達要的是,她的故事被看到被聽到

後來,如女孩所願,這案件中的壞人Aydin Coban終於落網,他竟然遠在荷蘭,可怕的是,受害的不只阿曼達,Aydin Coban的獵物是全球的孩子,他懷著惡意,主動出擊,不放過每個機會



阿曼達萬念俱灰,因爲她感覺擺脫不了陰影,雖然有人可能想如果一開始沒有做出"不智之舉"不就什麼都不會發生了,但這年少輕狂做出的衝動舉動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太沉重了?

這不公義在於,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卻被有心人士利用,做出衝動的決定;這不公義在於,受害者沒有同意隱私被拍攝,被記錄,也受害者沒有同意可以把影像傳播到網路,甚至變成圖謀利益的商品。

而13年過去了,許多孩子仍然在類似的害,遭遇或許跟阿曼達不同,甚至有些手段還更加惡劣,但這些不該是他們所該受的。

不雅的從來不是影像,而是醜惡的人心、扭曲的心靈。


看了這個事件後,我思考到底當時可以做什麼阻止悲劇發生?阿曼達的故事能重寫嗎?

我想說,把網路帳號刪掉、搬家轉學、換個名字、重新開始……或許有用?我不確定,但我想對孩子有幫助的都是好方法

但心靈上的傷害需要的是理解接納,並且身邊的人以良善的心面對,這樣的不幸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我們會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讓受害者好好走出陰霾、開啟新頁呢?

自己也有孩子,感受無比痛心,如果有機會,我想跟阿曼達說 : 不要否定自己的價值,那些詆毀妳的人不值得妳上心,妳是媽媽永遠的公主、妳在上帝眼裡是無價的珍寶!妳很勇敢!妳不孤單!舊事已過!這不是妳的錯!


※ 警語 : 眼前的困難不能限制未來的希望。如需諮商或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面對網路性剝削犯罪,我們可以怎麼做?


*面對網路的威脅,一定要告訴大人,報警處理。

*爸爸媽媽一定要先冷靜,蒐集證據、報警和尋求專業幫助,切勿第一時間責怪孩子。

*善用資源,一定有人可以幫忙,正如同多多益善網站上所說的「是的,沒有人想要遭遇性勒索或私密影像外流,然而,一旦這類事件真的發生了,也絕不是世界末日。」

*如果發現有兒少遭受性剝削,立即向專業求助:如113保護專線、或web885網路諮詢熱線、各縣巿家防中心,並且向110報案。

*如果發現網路上有散布或暗示使兒少與人發生性關係的訊息,亦請向「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申訴。


相關參考資料:

少年報導者- 孩子身陷網路性剝削的四大陷阱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補充 :

上篇網路世代孩子的安全指南(預防篇) ,提到的"網路使用原則" 主要是在小朋友開始接觸網路花花世界,個人認為滿必要的提醒。我自己會和孩子討論"如果..."可能有什麼結果,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而非寫死的規定。

然而,網上並非所有的陌生人都不好,還有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像是格友是吧?! ) ,而網路社群創造情緒和知識價值,都可以是很積極正面的。面對風險與機遇,隨著小朋友認知與判斷力發展,終究他們能夠成熟做決定且自律,勇於拒絕不合理的要求,自然也就無需限制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果真的被盜拍 在台灣的話 警察通常不太會受理 因為很難抓 但我們可以這樣做... 1.發出聲明 說有假帳號盜用自己的照片合成 散播 請有看到的人幫忙檢舉 因為今天是我 明天或許就是你 2.以此說法要求學校幫忙聲明 甚至是警局(不受理 但能做筆錄) 3.建議看身心科 或是暫時離開自己的生活圈 能搬家當然最好~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8
林燃(創作小說家) 感謝分享❤️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4/08
驚恐,不幸! 被奪去的純真和生命,令人扼腕,且憤怒。 澳洲可能很快立法通過,十六歲(含)以下的孩子,手機裡頭不准有任何社群APP。如何執行,還不清楚,至少有法源,可以不要一直流於擔心或撻伐而已。大人有責任,在複雜的科技時代,有效保護新生代的安全。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8
安立格 是啊,只能教自己小孩多加注意。 沒想到澳洲有這樣的立法方向,這類「干涉自由」的舉措一般不容易通過呀。
宇牛-avatar-img
2025/04/08
真的很難杜絕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8
宇牛 我覺得很難😓
麻吉-avatar-img
2025/04/16
"心靈上的傷害需要的是理解與接納"....的確如此,陪伴也很重要。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6
麻吉 是的,有時無須多言,陪伴就很好。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5/04/10
別說孩子了,大人都有可能會犯錯,但現在經由網路不斷的散播、放大,讓犯錯的後果如影隨行地跟著人們,真是可怕。 謝謝那個媽媽整理網路安全的注意事項及處理原則。❤️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1
陽台觀察者 真的是這樣,都在想以前成長過程沒有手機也沒網路,好險 ! 再大的糗事笑一笑就過了~
avatar-img
那個媽媽的沙龍
105會員
49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那個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隨著黃子佼事件等負面新聞引發社會關注網路兒童安全問題,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及觀察,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防範措施及應對策略。文章強調網路潛藏風險,並呼籲社會共同努力創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Thumbnail
2025/04/01
隨著黃子佼事件等負面新聞引發社會關注網路兒童安全問題,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及觀察,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防範措施及應對策略。文章強調網路潛藏風險,並呼籲社會共同努力創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Thumbnail
2025/03/20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大腦發展至關重要,優質陪伴勝過長時間陪伴。文章從《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出發,探討安全依附、高品質陪伴的重要性及具體實踐方法,並強調陪伴對孩子大腦神經連結、壓力反應、語言及社交能力、執行功能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20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大腦發展至關重要,優質陪伴勝過長時間陪伴。文章從《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出發,探討安全依附、高品質陪伴的重要性及具體實踐方法,並強調陪伴對孩子大腦神經連結、壓力反應、語言及社交能力、執行功能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26
文章探討父母如何平衡對孩子職業選擇的期待與不安,鼓勵尊重孩子的探索與選擇,並透過生活中的互動引導孩子瞭解自身特質與職涯方向。
Thumbnail
2025/02/26
文章探討父母如何平衡對孩子職業選擇的期待與不安,鼓勵尊重孩子的探索與選擇,並透過生活中的互動引導孩子瞭解自身特質與職涯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泰勒絲在事業低潮期,持續放大自己的優勢,同時嘗試轉化她的弱勢點,透過經歷公關危機後的強勢回歸,擁抱黑暗,再次以創作轉化過去所接收到的惡意攻擊。
Thumbnail
泰勒絲在事業低潮期,持續放大自己的優勢,同時嘗試轉化她的弱勢點,透過經歷公關危機後的強勢回歸,擁抱黑暗,再次以創作轉化過去所接收到的惡意攻擊。
Thumbnail
在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故事中,瑪波小姐住在聖·瑪莉米德村,是個天生的偵探,年齡大概60-70歲,終生未婚,是一個典型的鄉下老姑娘。
Thumbnail
在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故事中,瑪波小姐住在聖·瑪莉米德村,是個天生的偵探,年齡大概60-70歲,終生未婚,是一個典型的鄉下老姑娘。
Thumbnail
安雅出生於美國,幼年在阿根廷度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小時候最著迷的東西是「蛋」,因為蛋能孵化出小雞或小鴨,但礙於父母不提供她孵化器,安雅心想不如自己來孵,每個晚上都去廚房偷蛋。家庭合影裡,五歲的小安雅捧著蛋,只因爲她堅持「蛋也是家中的一份子」。
Thumbnail
安雅出生於美國,幼年在阿根廷度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小時候最著迷的東西是「蛋」,因為蛋能孵化出小雞或小鴨,但礙於父母不提供她孵化器,安雅心想不如自己來孵,每個晚上都去廚房偷蛋。家庭合影裡,五歲的小安雅捧著蛋,只因爲她堅持「蛋也是家中的一份子」。
Thumbnail
至此,謎題揭曉,不過,我想親自到Anne Frank的House去看看,因為這本書說「阿姆斯特丹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城市」,過去悲傷的記憶。如果成行,下篇再談☺️🙏
Thumbnail
至此,謎題揭曉,不過,我想親自到Anne Frank的House去看看,因為這本書說「阿姆斯特丹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城市」,過去悲傷的記憶。如果成行,下篇再談☺️🙏
Thumbnail
一頭紅髮、綁著兩條辮子的12歲女孩安,原本是住在孤兒院的孩子。一個陰錯陽差的情況下,讓本來想收養男孩來幫忙農場事務的馬修和瑪麗兄妹,決定讓安留下,一起住在他們綠色屋頂的家中!安和其他的年輕女孩一樣,有著許多古靈精怪的想法,喜歡流行的膨袖蕾絲洋裝,偶爾也會因為調皮搗蛋惹出一些麻煩。
Thumbnail
一頭紅髮、綁著兩條辮子的12歲女孩安,原本是住在孤兒院的孩子。一個陰錯陽差的情況下,讓本來想收養男孩來幫忙農場事務的馬修和瑪麗兄妹,決定讓安留下,一起住在他們綠色屋頂的家中!安和其他的年輕女孩一樣,有著許多古靈精怪的想法,喜歡流行的膨袖蕾絲洋裝,偶爾也會因為調皮搗蛋惹出一些麻煩。
Thumbnail
戒毒十八個月的瑪洛莉得到一份保母工作,搬進麥斯威爾夫妻家庭院的小屋中,照顧他們的五歲兒子泰迪。泰迪不和其他孩子交朋友、每天都只穿同一款紫色條紋上衣,還會畫出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畫,畫中會出現長髮飄飄的幻想朋友「安雅」。
Thumbnail
戒毒十八個月的瑪洛莉得到一份保母工作,搬進麥斯威爾夫妻家庭院的小屋中,照顧他們的五歲兒子泰迪。泰迪不和其他孩子交朋友、每天都只穿同一款紫色條紋上衣,還會畫出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畫,畫中會出現長髮飄飄的幻想朋友「安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