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讓孩子擁有安全感與心智強韌的秘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父母的陪伴能影響孩子的大腦?意外翻到《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這本書時覺得腦洞「太神奇了」。因為,自從當媽媽的那一刻,「到底做什麼對小孩才最好?」就成為內心的大哉問,面對成千上萬的育兒知識,難免讓人無所適從,什麼才是那既簡單又合乎邏輯的終極策略?

這本書似乎為育兒焦慮爸爸媽媽提出一個有效解方。研究證明,真正改變孩子一生的,不是昂貴的補習班或豐富的資源,而是父母「是否真正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什麼是「全腦教養」?


《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The Power of Showing Up)是由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與蒂娜・布賽爾(Tina Payne Bryson)合著的一本書,強調父母如何透過「陪伴」來建立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並培養其心智韌性。研究顯示,當孩子感受到穩定的愛與支持時,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容易應對挑戰,擁有更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和人際關係。

全腦教養的核心在於「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也就是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父母都會穩定地支持他們。這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健康,還會影響他們的腦部發展,創造出積極的神經迴路。


為什麼「陪伴」如此重要?


教養過程中提供豐富的資源與活動對孩子的發展確實有益,但其實,真正影響孩子未來的是「你是否真正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陪伴不只是身體上的在場,而是讓孩子知道:我被看見(Seen)、我感到安全(Safe)、我被安撫(Soothed)、我擁有安全依附(Secure)。這四個元素決定了一個孩子是否能發展出穩定的內在世界,並影響他們的未來。

陪伴如何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

許多腦科學方面研究顯示,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大腦發展有這些幫助: 

1. 強化大腦神經連結 

孩子的大腦在幼年時期發展,神經連結的形成與環境刺激息息相關。如果父母穩定回應孩子的需求,正向的互動會強化大腦中負責情緒調節、社交與學習的神經通路。 

研究發現,孩子獲得父母的正向陪伴,大腦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發展得更成熟,而擁有更好的決策力、專注力與自我調節能力。 

2. 減少壓力反應,提升安全感 

當孩子感受到壓力或焦慮時,大腦的杏仁核(Amygdala)會變得過度活躍,導致身體釋放大量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但如果父母能夠安撫孩子並提供安全感,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將會啟動,幫助孩子冷靜下來。 

這帶來長期影響,經常獲得安慰的孩子,未來面對困難較不容易陷入過度焦慮或恐懼。 

3. 促進語言與社交能力發展

孩子的語言能力與社交技巧,與早期的親子互動密切相關。當父母與孩子有頻繁、高品質的對話,會促進負責語言的布洛卡區(Broca’s Area)發展,讓孩子更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研究發現,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在學齡期往往表現出較強的語言能力與人際互動能力。 

4. 增強前額葉皮質的執行功能

前額葉皮質是大腦負責計劃、解決問題與控制衝動的區域。當孩子知道父母會穩定支持他們時,他們的前額葉皮質發展更完整,使他們在面對挑戰時更能冷靜應對,而不是陷入恐慌或衝動行為。 

可以這麼說,有安全依附的孩子,未來更能適應變化與壓力,擁有更強的心理韌性。 


陪伴一定要花很多時間嗎?


許多父母擔心工作忙碌,每天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事實上,「陪伴的品質」比「陪伴的時間長短」更為重要。高品質的陪伴不一定需要全天候圍繞在孩子身邊,而是專注且有意義的互動,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安全。在多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高品質的陪伴才是我們所追求的,以下來分享我的「陪伴心得」。 

什麼才是高品質的陪伴?如何落實在生活中?

 

1. 專注互動,而非分心應付

 陪伴的關鍵在於「全心全意地在場」,而非一邊滑手機、一邊心不在焉地應付孩子。即使短短 15 分鐘,只要全神貫注,對孩子來說勝過數小時的敷衍陪伴。 

曾有一次,我一邊「陪伴」孩子一邊用手機處理事情,還自以為高效,小朋友忍不住提醒我:「螢幕時間!」我發現對她來說,這就是無效的陪伴,要是有緊急的事情,與其一心多用,不如直接跟孩子說,「給我五分鐘,讓媽咪處理一下這件緊急的事。」再回來全心全意地陪伴。(不過,孩子長大,角色顛倒。嘿~現在誰來全心陪伴我啦~) 

所以,我學會當孩子與我說話時,放下手機,專心給她我的眼神。這個簡單的動作,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值得被關注。 

2. 建立親子專屬時光


高品質的陪伴不一定昂貴,一起動手做料理、畫畫、拼拼圖、甚至是一起散步。這些共同經歷,不但構成珍貴的回憶,也強化親子間連結。 

每天安排一段固定的「親子時光」,不需要長時間,晚餐時聊天、睡前故事、或是週末一起玩遊戲。固定時刻能讓孩子期待,也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重視。不過,這樣的專屬時光隨著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也會不同,就隨著小朋友的身心發展彈性調整! 

3. 情緒上的共鳴與回應

 

當孩子與你分享心情時,無論是快樂或煩惱,試著給予共鳴,避免在第一時間否定情緒,有時候確實有點反直覺,比如說,小朋友和我說煩惱的事情,我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不用擔心」,但是我漸漸發現用「是什麼讓你感覺煩惱呢?」更能夠讓孩子敞開心扉。這種情緒上的理解,比單純的「我陪在你身邊」更具力量。 

小結:你的陪伴,塑造孩子的大腦與未來


陪伴孩子看似無意義、沒有目標,而且還挺累,但是《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一書從科學證明,父母的陪伴不是額外的「選擇」,而是決定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因素!孩子除了吃喝等生命需求外,還需要穩定的愛與安全感。 

很多父母都很願意花時間精力在孩子的教育,其實透過優質陪伴就能幫助孩子形塑一顆正向的大腦發展,也讓他們擁有更強的心理韌性,能夠更自信地迎接人生的挑戰。這是不是才是最划算的投資呢?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還有,我最想說的,就是,媽媽們,爸爸們,你的陪伴,超級有價值的

 

那個媽媽嘮叨幾句:


在育兒路上走得越久,越能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家庭的情況也不同,除了愛,沒有一個套路可以用在所有孩子身上,所以這裡的育兒內容僅供參考,放寬心細細體會與摸索和孩子的互動就是最好的。謝謝你的閱讀,育兒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那個媽媽的沙龍
107會員
50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那個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阿曼達陶德的故事,十三年前震驚全球,也持續提醒著我們網路霸凌與兒少性剝削的嚴重性。本文回顧阿曼達的遭遇,探討事件背後的社會議題,並提供因應網路犯罪的建議,包含尋求專業協助管道與相關資源連結。
Thumbnail
2025/04/07
阿曼達陶德的故事,十三年前震驚全球,也持續提醒著我們網路霸凌與兒少性剝削的嚴重性。本文回顧阿曼達的遭遇,探討事件背後的社會議題,並提供因應網路犯罪的建議,包含尋求專業協助管道與相關資源連結。
Thumbnail
2025/04/01
隨著黃子佼事件等負面新聞引發社會關注網路兒童安全問題,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及觀察,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防範措施及應對策略。文章強調網路潛藏風險,並呼籲社會共同努力創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Thumbnail
2025/04/01
隨著黃子佼事件等負面新聞引發社會關注網路兒童安全問題,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及觀察,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防範措施及應對策略。文章強調網路潛藏風險,並呼籲社會共同努力創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Thumbnail
2025/02/26
文章探討父母如何平衡對孩子職業選擇的期待與不安,鼓勵尊重孩子的探索與選擇,並透過生活中的互動引導孩子瞭解自身特質與職涯方向。
Thumbnail
2025/02/26
文章探討父母如何平衡對孩子職業選擇的期待與不安,鼓勵尊重孩子的探索與選擇,並透過生活中的互動引導孩子瞭解自身特質與職涯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親子共讀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很重要。透過親子共讀,孩子可以培養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溝通技巧,並且建立親密親子關係。本文介紹了親子共讀的好處,以及注意事項,並分享瞭如何營造愉悅的閱讀氛圍。
Thumbnail
親子共讀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很重要。透過親子共讀,孩子可以培養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溝通技巧,並且建立親密親子關係。本文介紹了親子共讀的好處,以及注意事項,並分享瞭如何營造愉悅的閱讀氛圍。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為人父母的我們很需要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尋求伙伴與資源、建立支持系統。與其他大人連結,能夠給你支持、鼓勵、滋養和力量,幫助你保持冷靜,彼此陪伴、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為人父母的我們很需要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尋求伙伴與資源、建立支持系統。與其他大人連結,能夠給你支持、鼓勵、滋養和力量,幫助你保持冷靜,彼此陪伴、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Thumbnail
正念同在對於父母和孩子都有重大幫助。父母可以透過正念提升耐心、活力和幸福感,孩子能夠因此獲得更多安全感、自信心和學習能力。
Thumbnail
正念同在對於父母和孩子都有重大幫助。父母可以透過正念提升耐心、活力和幸福感,孩子能夠因此獲得更多安全感、自信心和學習能力。
Thumbnail
文字世界,需要透過腦袋分析、轉譯各種修辭,搭配字典,結合生活經驗,想像出作者想傳達的意涵(費力,完美,深入思考)。從圖像到文字,我們增強腦力了!
Thumbnail
文字世界,需要透過腦袋分析、轉譯各種修辭,搭配字典,結合生活經驗,想像出作者想傳達的意涵(費力,完美,深入思考)。從圖像到文字,我們增強腦力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