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看了一本書《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真是太寫實啦。尤其是3C產品的使用,一直是我內心的隱憂,給與不給,什麼時間給,都讓人頭疼。

我先生不太滑手機,他在家的時間都是以做家事為主,我想以身作則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跟孩子吃飯時我也不使用手機,好好對話、專心聆聽。這個部份我想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也時常讓我的孩子看我使用手機都在做些什麼,像是回訊息、打文章、找資料,盡量讓他知道,手機是一個便利的物品,它本身沒有好壞,端看你怎麼運用它。

作者在不同階段有給予不一樣的建議,小學其實還好,我們家也的確是每天半小時卡通,平板就是用來複習英文,而且都是連父母手機的WIFI ,小朋友不太會有意見。

我自己最在意是孩子國中階段,就如同作者所寫,父母要以「幫助小孩做好自我管控」為由,由親子雙方一起討論「違約時要付出的代價」,這真的是很重要的提醒。我自己認為重點在於有了手機前後的狀態要一致,如果影響生活太多就代表孩子需要你的協助了!

這本書給我許多啟發,可能也是因為我很常接到青少年父母的求助,甚至有朋友告訴我,不知道為什麼小孩進入國中就好像變成一個極度討厭的人。我想這本書裡可以為你解些許疑惑,因為我也還沒太多經歷,只知道其中提到青少年很好懂,就是「我」,非常的自我中心。在說話前先深深深呼吸,好好相處的親子關係才是重中之重。

avatar-img
174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個講述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溫馨時光和有趣的對話。文章中包含了孩子對歷史和國家的好奇,以及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感悟。很珍惜與小孩相處的時光!
之前看到一句話,寫著「我沒希望你成才,而是希望你成人。」我很喜歡,忖度著能寫出這句話的人,應該也是有故事的人吧。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特別的,換句話說,不是用金錢、身分地位或是健康與否就能衡量誰比較有價值。同樣的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生了一樣的病,每個人的病程都不盡相同。
購入OLAY膠原大紅瓶時是冬天,受不了自己被風吹痛的臉頰,第一晚試著敷一層然後去睡覺,結果隔天一早真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我覺得皮膚完全就是被滋潤過的有彈性,摸起來很光滑,之前被冷風吹的粗糙感完全摸不出來,而且才第一晚,當時我好震撼。連做臉時幫我服務的小姐都說在冬天能將皮膚保持這麼滋潤感的人真的很少。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位於湖口的好客文創園區是我們二二八走訪之地。昨晚跟孩子說了很久二二八事件,他似懂非懂,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很多無奈,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也為在當時被錯待的被害者及他們的家人表達深深的遺憾。 每個人讓自己幸福,滿足自己的需求,應該是集體改寫歷史的最佳解。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這是一個講述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溫馨時光和有趣的對話。文章中包含了孩子對歷史和國家的好奇,以及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感悟。很珍惜與小孩相處的時光!
之前看到一句話,寫著「我沒希望你成才,而是希望你成人。」我很喜歡,忖度著能寫出這句話的人,應該也是有故事的人吧。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特別的,換句話說,不是用金錢、身分地位或是健康與否就能衡量誰比較有價值。同樣的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生了一樣的病,每個人的病程都不盡相同。
購入OLAY膠原大紅瓶時是冬天,受不了自己被風吹痛的臉頰,第一晚試著敷一層然後去睡覺,結果隔天一早真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我覺得皮膚完全就是被滋潤過的有彈性,摸起來很光滑,之前被冷風吹的粗糙感完全摸不出來,而且才第一晚,當時我好震撼。連做臉時幫我服務的小姐都說在冬天能將皮膚保持這麼滋潤感的人真的很少。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位於湖口的好客文創園區是我們二二八走訪之地。昨晚跟孩子說了很久二二八事件,他似懂非懂,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很多無奈,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也為在當時被錯待的被害者及他們的家人表達深深的遺憾。 每個人讓自己幸福,滿足自己的需求,應該是集體改寫歷史的最佳解。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不管是電腦還是電視都有使用方法 。 一旦用錯方法就無法開機,胡亂操作的話,甚至還會故障。 和媽媽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因為職業的關係,外出時總是會對於父母和孩子如何互動,特別留意。 有次看到一位爸爸帶著目測約兩歲的孩子走到戶外,爸爸拿起手機幫孩子拍照紀錄後,接著就埋頭於手機中,不再理會孩子。 孩子指著大樹,回頭呼喊爸爸,爸爸對孩子點頭示意後,又繼續回到他的手機世界裡,剩下愣愣站著的孩子一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不管是電腦還是電視都有使用方法 。 一旦用錯方法就無法開機,胡亂操作的話,甚至還會故障。 和媽媽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因為職業的關係,外出時總是會對於父母和孩子如何互動,特別留意。 有次看到一位爸爸帶著目測約兩歲的孩子走到戶外,爸爸拿起手機幫孩子拍照紀錄後,接著就埋頭於手機中,不再理會孩子。 孩子指著大樹,回頭呼喊爸爸,爸爸對孩子點頭示意後,又繼續回到他的手機世界裡,剩下愣愣站著的孩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