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之後的建築發展 - 20世紀的文化轉變與建築師的思考

2024/02/28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一、 現代主義之後典範轉移的原因

經歷工業革命後,20世紀人們的生活水平改變,人們不在只是注重解決需求問題,因為物質生活有了更高的基準線(赤貧線)。現代主義建築因為材料與設計形式的大量生產,建築形式的設計出現了趨同現象,此般現象也造成對於充滿科技感的理想城市的幻想逐漸破滅,建築師們開始進而對於趨同的城市反思新的可能性。

在瑞士一群建築師組成CIAM(Congrès International d'Architecture Modern,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從1928年到1956年的會議中思考當時的生存空間的基本標準到機能城市出現僵化的問題。山崎實(Minoru Yamasaki)的Pruitt-Igoe Housing作為美國都市計劃失敗的縮影,其影響性不只是對都市計畫的不信任,更是撼動人們對於現代主義信仰的美好城市想像破滅。1960年代出現許多變動危機,從二戰戰爭到五月風暴(法國學潮)在整體社會中開始出現不同的聲浪,並且受到科技的影響,嬉皮文化(hippie)、登入月球、電視機的出現改變當時人們基本生活消費的標準,對美好生活有新的想像方式。

現代主義之後典範轉移的原因,能從20世紀重要的三本建築(理論)著作來解析時代發展的核心意識。1.現代主義(Modernism)的Le Corbusier《邁向建築》,主張採用新材料新的結構系統,強調建築應該跟隨時代而有所變化, 並且能夠解決實用的功能問題,創造新的建築形式風格。2.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Robert Venturi《建築中的矛盾與複雜》認為建築所隱藏的意義應該大於簡單明確的設計準則,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Less is more」的現代主義設計思想口號,而Robert Venturi認為「Less is bore」建築需要被賦予更多的意義。3.歐洲理性主義(European Rationalism)Aldo Rossi的《城市建築》書中批判建築對城市缺乏更多的了解,並認為城市是人們生活的集體記憶,建築更應該重視與都市配合的關係,而非重視單一建築存在的意義更高角度的思考。

二、後現代主義:符碼抽象與具象的建築

受到時代的演變與科技的進步,社會出現新的消費方式運作,電視技術、消費主義、普普藝術對當時的藝術和審美觀上產生新的變化與思想的轉變,在後建代主義的建築表現上對於現代主義的反思,從普遍的建築型式轉變至符號建築形式。

Robert Venturi在《建築中的矛盾與複雜》(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一書中認為完整建築所隱藏的意義應該大於簡單明確的設計準則,追求具體化中所應該具有隱藏的意義達到兼容並蓄的設計語言;在建築實踐上,他以不協調的韻律和方向、對立和不相容建築原件、不分主次的二元並列等手法進行設計。

後現代主義反映當時大眾、多元化、幽默、象徵、裝飾等各種複雜、碎片化的聲音,當時懷舊思潮產生了「歷史主義」、「直接復興」、「地域主義」、「文脈主義」隱喻與形而上等的後現代建築語言。從抽象符碼到具象的建築,反映著「現代主義之後」的建築未來可能性思考,裝飾性與符號的表現凸顯當時的建築象徵與其隱藏的意義。

Michael Graves, Walt Disney Headquarter將迪士尼的卡通人物作為建築立面的裝飾,凸顯建築獨特性與可識別性,人們能夠快速辨別建築與迪士尼的關係;Michael Graves,Dolphin and Swan Hotels在度假酒店的建築立面上塗上對比的紅綠符號,並以巨大的天鵝與貝殼來做為建築物的象徵,當人們在建築的識別可以猜測建築物與水的活動有關,並且使建築符號產生記憶點;東方的後現代主義建築能夠以李祖原的設計作為指標識別,宏國大樓以西方設計的形式為主體,在立面的結構與裝飾出現大量中國建築的結構形式與東方神獸的象徵符號;中台禪寺以東方佛教的寓意作為建築造型設計概念,且運大量佛教符號的裝飾作為建築的具體象徵。


A.De-Architecture:建築計畫

20世紀末,新的科技帶來新的材料、技術及工法出現,建築師能夠在建築設計上,有更多元的方式介入建築設計思考並且描繪想像。此時的建築師們嘗試跳脫傳統的建築計劃方法,提出不同形式的建築設計思考的見解。其中有以非建築(De-Architecture) 的概念以1. 否建築(Non-Architecture) 2.非建築(De-architecture)3.反建築(Anti-Architecture),但仍然是建築的思考方式來看待建築。

20世紀經歷後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與多元消費性文化的思想,生活方式受到科技影響而有所轉變建築師們思考住宅(Schema for a House)與非住宅(Schema’for a House)之間的關係,將住宅不在只是視為過去住宅的標準模式的搭配,而是定義成一種個人化與私密性的商品,專為特定的消費者所設計的生活商品。住宅空間變成是一個場所(Place)與發生(Take Place)事件的地方,Herzog & de Meuron, Napa Valley,設計的「Kramlich Residence and Media Collection」住宅中置入了投影機;Frank Lupo / Daniel Rowen 設計的「Lipschutz / Jones Apartment」的住宅中置入了電視;Rem Koolhaas的「Maison a Bordeaux」住宅替身體殘障的業主設計了沖壓電梯,讓即便身體不方便移動的人也能在不同樓層移動,改變了住宅的基本空間配置的方式。重新對住宅有了全新的思考定位,像是家與辦公室的空間模式再定義、新科技介入生活所帶來的體驗改變、家庭組織的配置模式轉變、變遷中的居住空間,住宅因此成為建築設計具創造力的實驗。MVRDV的「Two Houses on Borneo Sporenburg」以雙層空間作為住宅設計的操作手法;Mac Donald的「Kuttner Apartment」以科技性的材料與流線造型重新對空間定義;Steven Holl的「Y House」透過建築象徵符合與材料的實驗找尋築住宅的可能性。

B.結構主義建築:空間組織蘇格蘭格子

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反思與反對能夠從CIAM、TEAM X(1959)、Aldo van Eyck、Third Generations、(Dutch) Structuralism以上的建築團體、建築師、藝術派別的思想來找到其中的脈絡。

以結構主義來說,結構主義是建立於現代主義的架構上試圖打破過去的平面配置架構,結構主義在量體的空間組織有了新的想像力,結構主義強調藝術加哲學的敘事,並且其中有兩種派別。第一種是以烏托邦建築為想像的派別,其中代表建築電訊派(Archigram)與日本的代謝派(Metabolism);第二種則是以人類學建築思考(聚落空間)的Aldo van Eyck與Herman Hertzberger兩位建築師,結構主義架構在「現代主義」之後的建築垂直、均分的基本原則中試圖打破其中的均質狀態。

Aldo van Eyck利用幾何與比例模矩關係,來建立空間中的主要空間與次要空間的尺度,在「Sculpture Pavilion for Sonsbeek」設計中以打格子作為設計模矩準則,並加入大小不同的弧形牆面,打破在平面配置的均質與實體空間中的比例。

Herman Hertzberger在設計上以蘇格蘭格子的概念手法,將建築物的結構細化為更小的柱結構與結構牆,運用空間比例上大小的關係,區分出主要空間、次要空間、服務空間的三種空間層次。一個主要空間有四個次要空間與服務空間組織架構,其中的空間變化能從次要空間與服務空間的架構調整來創造不同的空間組織效果。在「Head Offices Centraal Behher」配置上不同的空間尺度建立起建築龐大的量體關係,並且透過觀察能發現在配置上運用角度的轉換打破現代主義的方正、垂直、水平的意味,「Town Hall Amsterdam」的設計中建築量體的配置保持看似對比但其中又存在統一的協調性架構,並且,在辦公室的設計上運用了環形陣列的空間配置置入於空間之中,能發現在除了空間組織上的變化業能發現當代的輔助性的指令在幾十年前就有這些概念存在。

C.解構建築:符號的意義瓦解

在全球化多元文化的興起,當時的時代精神(Zeitgeist)從對於現代主義的反省與從後現代主義形式的反思,解構主義試圖顛覆建築的本質、符號的意義瓦解、多元論、消費文化、重新思考後資訊時代空間組合的新可能與資訊複製的危機。解構建築是針對於材料與量體拆解想像,將建築熟悉的基本形式,進行誇張的分解與重組,打破傳統建築觀念的消解與淡化,重組既有結構的整體性,運用非線性的幾何之間的關係來產生造型誇張的形變與位移,從俄國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立體主義(Cubism) 角度交錯疊的線條、風格派(De Stijl)幾何抽象的表現、未來主義(Futurism)對於人物的動態繪畫,對於解構主義的抽象拆解有相當大的影響。

Frank O. Gehry與Peter Eisenman是第一批提倡將電腦輔助設計(CAD)導入建築的建築師。Frank O. Gehry從後現代主義的符合形式建築設計,其中著名Chiat-Day Building 以望遠鏡的符號作為設計的原型,將現成物的概念運於建築設計上;Frank O. Gehry看到Robert Rauschenberg)與(Jasper Johns的廢棄物雕塑藝術作品,重新反思建築物是否能像雕塑一般的呈現,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1997)由於材料技術有了新的進步,設計運用金屬打造流線形的建築立面,創造出不規則的圓弧曲面、不規則的自由造型,並且對於當式的運算工程有了進一步的影響。Peter Eisenman對語言和符號學的興趣,在一系列的建築中運用視覺的手法來談論其中的「深層結構」,在設計中的基礎形式原理中試圖找出新原則,嘗試在建築設計中創造不連續、可遞迴及自相似性的效果。Peter Eisenman與哲學家Jacque Derrida合作,透過虛與實、建造與未被建造的、在場不不在場的辯證,加入建築設計思考當中,但作品總是以未完成的狀態呈現。


更多詳細近代建築脈絡可參考探尋近代建築形式操作脈絡


12會員
11內容數
建築研究所畢業。擅長將日常觀察到生活經驗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關注方向從地方文化、社會議題與設計理論、流行文化、藝術…等。現今專注於數位科技與環境議題之研究,專題研究方向建構於生活現象觀察和議題分析來展開現象的探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