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場常聽到情勒、情緒勒索等等的字眼,每個人都在講誰誰誰情勒我,好像這個社會到處都存在著這種負面的行為。但又有幾個人真的明白所謂的情緒勒索是什麼嗎?
妻:那個年底的家族旅遊預計要去日本東京,到時候一起去好嗎?
夫:那裏我沒興趣耶!讓我在想想~
妻:我希望你一起去麻!家族的旅遊是在創造回憶阿!
夫:別這樣,我會覺得被你情緒勒索了~
媽:寶貝,快點去刷牙洗臉,該睡覺了!
兒:不想要,我還想玩~
媽:做你該做的事情,這是說好了該睡覺的時間,再不去我要生氣了!
兒:媽~你知道你這樣是在威脅我情勒我嗎?
人際關係很多種形態,伴侶、朋友、親子、職場從屬...,每一種關係都有他伴隨而來該承擔的事情,就比方說親子間有教養的責任,工作當中也有酬庸的權利義務等等。現在的社會風氣自由,人人都在喊著要注重個人自我,一個一言不合,就直指人家情勒,給別人扣上一頂大帽子,但這些人真的明白情緒勒索嗎?
簡單的講情緒勒索,就是在關係當中,一方利用對方的義務、恐懼、罪惡感或者威脅等方式,迫使另一方同意的行為,這樣的條件下才算是情緒勒索。現在的人不明白其中要件,總喜歡將情勒兩字掛在嘴邊,把情勒無限擴張,甚至用來當作拒絕深入溝通的擋箭牌,好似只要我不喜歡不同意對方就不能夠多說什麼,不然就是在情緒勒索我。
人是情感動物,過著群居的生活,不管是哪一種關係當中,一定會伴隨著權力與義務,這底層的意義包含著某程度的妥協,彼此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價值觀與邏輯不可能一模一樣,當思想衝突的時候,應該是靜下心來互相溝通,找到一個舒服的相處距離,否則每個關係都是這樣我行我素不顧他人,是很難經營下去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當「我希望」這個詞得不到對方的認同回應,就會被視為情緒勒索的話,那麼父母該怎麼教育懵懂無知的小孩?老闆該怎麼管理員工績效?朋友伴侶之間該怎麼說出真實的內心話?
人與人之間是該有界限,告訴別人彼此尊重不同點,但是適度的在關係當中讓步也是很重要,它讓人際關係有彈性,有空間,更柔軟合諧,可以創造更多的可能,如同雙人跳舞有進有退,才能完成美麗的舞姿!所以,別再隨便用情勒這個字眼來句點別人,然後也將彼此的關係給句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