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公尺》跑不快的我將一無是處

《一百公尺》跑不快的我將一無是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ひゃくえむ(2018)

ひゃくえむ(2018)


勝負十秒間,你的人生輸得起一次次挫敗嗎?

  在過去跑步並不是什麼熱門的運動,往往是一種運動前的熱身或想減重者快速減下脂肪的方法。但是隨著這幾年下來台灣路跑活動盛行,加上跑步門檻不高,很多老人小孩也樂於參加這樣的跑步活動。

  過去跑步就是一項世界性的競技,尤其時常被各國選手突破新紀錄,其中又以短跑、接力賽運動特別抓人眼球。雖然大家愛跑步,但專精這類運動項目被看見還是略為冷門,近年一直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跑步創作出現,如三浦紫苑的《強風吹拂》,就以大學箱根驛傳的接力賽為主題的小說,被改編成動漫畫、電影。

  運動競技給予運動員的壓力和回應周遭人期待,可能是常人較難理解的。創作出《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的漫畫家魚豐出道作《一百公尺》講述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跑步選手從小學一路到職業人士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於跑步的看法。從小被譽為天才跑者的富樫、埋頭苦幹的小宮,兩位跑者兩種跑法,這一百公尺是條不歸卻讓人上癮的跑道。


raw-image
raw-image


《一百公尺》是什麼漫畫:

  運動類漫畫總是讓人熱血沸騰,不管是乘載80、90年代一代漫迷記憶《灌籃高手》,或是讓人再次關注排球的《排球少年》、還是台日歷久不衰的國球—棒球,從過去就有許多經典:《棒球大聯盟》、《野球太保》、《王牌投手振臂高揮》、《鑽石王牌》等。可以說運動競技在現代可以說是熱門漫畫類別,除了熱門運動外,還有許多冷門漫畫也被搬上檯面,以圍棋競技運動《棋靈王》就是一環,還帶起當時的圍棋熱、此外也有《攀岩少女》、《花牌情緣》、《流汗吧!健身少女》、《舞動青春》等。

  日本從昭和時代後到平成時代,日式漫畫除了棒球之外,拳擊、足球類別也是在日本很熱門的漫畫題材,但很讓人意外的是被稱為「日本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生平什麼漫畫都畫過,但唯獨運動漫畫卻沒有碰觸。

  有一說這是因為手塚治虫當時體弱對於運動有點厭惡,還有就是當時軍國主義下的日本,相當要求身強體魄,讓他厭惡而不想繪製運動漫畫。討厭運動的漫畫家,自然就不可能繪製跟運動相關的題材,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raw-image
raw-image


  「我從以前就很討厭上體育課,學校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很開心,但是每週體育課那幾小時特別難熬。」這是繪製出,出道漫畫《一百公尺》的作者魚豐在訪談中表示,他從以前就討厭體育課、比起運動他更喜歡搞笑,但是他繪製出了這本讓人印象深刻的短跑競技漫畫。

  《一百公尺》故事敘述一位從小學時期就很會跑步的天才少年富樫,雖然表面上與同學、朋友相處融洽,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除了跑步之外他一無是處,這時班上迎來了一個轉學生—小宮。

  小宮個性陰沉自我,長相也不討喜,在班上也成為被人小小霸凌的對象,但富樫卻發現他很努力地跑步,且那種跑法跟他不同,而是拚死的跑,這點讓天生就會跑的他,初次見到相當震驚。兩人小學之後未再見面,經歷過初中、高中、到大學,兩人再次以跑者之姿碰面,天生就會跑的人與過去在後頭窮追的人,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距離有所變化。

raw-image


《一百公尺》分析與延伸:

  一百公尺短跑是田徑項目很經典的賽事之一,因為兼具瞬間爆發力與跑者的心理穩定的程度,通常是最能看見一個跑者能力與跑步才能的運動,故跑贏一百公尺的選手通常也會被稱為「世上最快之人」。

  在但過去運動場上其實少有一百公尺長的跑道,美國、歐洲都是如此,一般都是室內60公尺、室外400公尺的圓環跑道,不過隨著各國對田徑賽事的注重,也漸漸將運動場改成符合田徑競技的訓練場,包含跳遠、跳高等也都不斷針對國際奧委會的規定作出修改。

  許多運動員與短跑運動研究專家學者認為,一百公尺短跑賽除了運動員素質天賦與練習等條件外,比賽的氣候會影響勝負關鍵,尤其是空氣阻力。跑步當天逆風與順風會對選手發揮跑步有所阻礙或提升,故在比賽的紀錄上最特別註明當天的風向如何,因為如果要被大會認定的紀錄,順風會有大會認可的條件標準。此外對於乾濕度、海拔高度等,雖然不是影響短跑賽事的主因,但也會根據大會的狀況標記或紀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漫畫家魚豐讓人熟知的作品是以地動說和天動說之爭的漫畫《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由於題材新營且不落俗套的故事安排,讓人耳目一新。但其實在訪談中漫畫家魚豐曾表示自己其實一開始投稿想畫的都是搞笑漫畫,而非現在我們看到的劇情漫畫作品。

  最初魚豐也繪製過一部以嘻哈RAP為主題的漫畫《Punchline》,獲得《週刊少年Magazine》漫畫比賽的榮譽獎,在之後確定《一百公尺》的連載通過,就決定大學退學全心全意投入漫畫創作中。

  明明很討厭運動,卻創作《一百公尺》以田徑賽事為主軸的故事,對於這點漫畫家魚豐表示他覺得可以藉由跑步競技這個比賽思考人活著的意義。對於短跑選手,會跑步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真是如此嗎?跑者們是怎麼跑步?為了什麼而跑?被稱為天才的跑者會一直都是天才嗎?當職業跑者沒有了跑道那會是什麼狀況?魚豐表示自己是從小就愛想很多的人,也將這些想法投射在創作中,盡力的繪出自己想要的漫畫作品。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一百公尺》值得一看嗎:

  《一百公尺》這部漫畫一開始是在網路連載,是較為短篇的連載漫畫故事,在新裝般本重新出為上、下冊,也是對當時魚豐第一次連載的回顧。但因為是初次連載,整體的故事表現還是後續的《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漫畫較為出彩,在地動說因為橫跨多年,角色的關係也在不斷轉變,並且在學術探討與追尋上,我覺得跟漫畫家魚豐的調性很吻合,故整體而言會覺得是探討一個時代眾人未知的領域,而這個領域不管是好壞都動搖世界的基礎(尤其是宗教)。

  但在《一百公尺》漫畫中,魚豐式風格針對人物跑步情感的抒發與自我追尋探討,就會變得太過於學術性。

  這點雖然在敘述運動員的心理狀況沒有問題,畢竟的確有會不斷懷疑與思考自己為何投入運動的運動員,但是《一百公尺》的問題在於,每個運動員都用近乎相同的方式去探討自身問題點,沒有作出區隔性和角色個性因為篇幅除了主角兩人之外琢磨點太少。甚至主角成長突破的點太過公式化,四次裡就有三次是透過經驗者分享來提升,降低整部趣味與運動漫畫角色的成長曲線。


raw-image
raw-image


  雖然漫畫裡說教的地方過多,人物也全都過度成熟。但我認為在描繪運動員心境的轉變和內心各種調適與對於跑步影響自己和他人的變化,是《一百公尺》很有趣的一點。就像魚豐自己在談論中所說的:這部核心是藉由跑步運動來構建關於人生價值與生死這件事。

  從主角富樫和他的勁敵小宮兩者,為他人而跑與為自我而跑,在跑者人生的旅途中,兩人的價值觀逐漸發生變化和疑惑,到底為什麼跑步?為什麼執著於這一百公尺,比賽如果不拿第一,那自我的價值在哪裡?

  整題而言我覺得《一百公尺》裡面運動員面對跑步的問題都很有日本漫畫的風格,但卻不是日本運動漫畫會有的討論,常見如「友情、努力、勝利」在這本漫畫裡不能說沒有,但並非主軸。比起探討運動競技的,《一百公尺》探討的是生為投入運動競技,一位運動員跑步的價值。這個價值是自我肯定、還是為了旁人喝采?整題來說是一個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探討。雖然嚴肅,但某方面現實人生運動員綻放價值有時候短得殘酷,而這是就回到最初所探討的,你是為了什麼而做某件事,當你持續去做時,這一切值得?不值得。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693會員
806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作品《我的完美日常》是德國導演的日式電影。東京公廁清潔工人每日有著固定的作息和工作內容,井然有序、簡單平靜的日常讓他相當享受每一日,還有那一程不變對音樂與書籍的嗜好,和透過攝影拍下的光影日常。這樣日日美好如同詩意般的小日子裡,不協之音卻悄悄地出現,是過去的債還是未知的後來?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章魚魔爪中的美國:神祕組織調查檔案》是調查記者神秘死亡案的紀錄影集。記者丹尼調查一起美國政壇案件,卻被人發現自殺於飯店浴缸內,親友對此感到疑惑而自行調查。記者導演漢森追尋當年丹尼神秘的死因與事件,在調查之中,政府間諜軟體、原住民賭城秘辛、警察局塵封三十年的資料,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真相在哪裡?
《歡迎來到駒田蒸餾所》是動畫製作公司「工作女孩系列」第五部作品,這次是以酒廠工作為主。敘述新聞記者光太郎對於接到採訪各家酒廠的任務興致缺缺,羨慕著能繼承自家酒廠的女社長琉生小姐。但意外的得知琉生的酒廠其實有著財務困難,並且擔任社長的她執著於重現已故父親的夢幻威士忌「獨樂」,希望能重振酒廠與家庭危機。
《愛麗絲與特蕾絲的虛幻工廠》是部以青春和科幻色彩為主軸的動畫電影,故事講述日本一地方城鎮製鐵工廠發生爆炸,地方時間突然停止運轉,居民被斷絕對外交通,想找尋復原的方法。少年正宗被女孩睦實帶去了鎮上禁止進入的製鐵廠第五高爐,那裡囚禁著一位奇怪的少女,少女似乎在這是特別的存在,她可能就是城鎮崩壞的主因?
西班牙與法國合作的動畫電影《再見機器人》講述有趣且探討友情深度的故事。獨居的單身狗狗因為寂寞,偶然在深夜電視裡看見製作機器人朋友的廣告,決定訂購一個機器人。機器人朋友沒有讓狗狗失望,兩人很快就培養出同進同出的友誼,但在一天沙灘之旅時,機器人卻再也不動了,狗狗很慌張想找尋辦法修理他的機器人朋友。
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作品《我的完美日常》是德國導演的日式電影。東京公廁清潔工人每日有著固定的作息和工作內容,井然有序、簡單平靜的日常讓他相當享受每一日,還有那一程不變對音樂與書籍的嗜好,和透過攝影拍下的光影日常。這樣日日美好如同詩意般的小日子裡,不協之音卻悄悄地出現,是過去的債還是未知的後來?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章魚魔爪中的美國:神祕組織調查檔案》是調查記者神秘死亡案的紀錄影集。記者丹尼調查一起美國政壇案件,卻被人發現自殺於飯店浴缸內,親友對此感到疑惑而自行調查。記者導演漢森追尋當年丹尼神秘的死因與事件,在調查之中,政府間諜軟體、原住民賭城秘辛、警察局塵封三十年的資料,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真相在哪裡?
《歡迎來到駒田蒸餾所》是動畫製作公司「工作女孩系列」第五部作品,這次是以酒廠工作為主。敘述新聞記者光太郎對於接到採訪各家酒廠的任務興致缺缺,羨慕著能繼承自家酒廠的女社長琉生小姐。但意外的得知琉生的酒廠其實有著財務困難,並且擔任社長的她執著於重現已故父親的夢幻威士忌「獨樂」,希望能重振酒廠與家庭危機。
《愛麗絲與特蕾絲的虛幻工廠》是部以青春和科幻色彩為主軸的動畫電影,故事講述日本一地方城鎮製鐵工廠發生爆炸,地方時間突然停止運轉,居民被斷絕對外交通,想找尋復原的方法。少年正宗被女孩睦實帶去了鎮上禁止進入的製鐵廠第五高爐,那裡囚禁著一位奇怪的少女,少女似乎在這是特別的存在,她可能就是城鎮崩壞的主因?
西班牙與法國合作的動畫電影《再見機器人》講述有趣且探討友情深度的故事。獨居的單身狗狗因為寂寞,偶然在深夜電視裡看見製作機器人朋友的廣告,決定訂購一個機器人。機器人朋友沒有讓狗狗失望,兩人很快就培養出同進同出的友誼,但在一天沙灘之旅時,機器人卻再也不動了,狗狗很慌張想找尋辦法修理他的機器人朋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