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手機腦》:手機,大腦的多巴胺點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安德斯.韓森(Andres Hansen)為瑞典精神醫學專家,另一著作《真正的快樂處方》,以大腦科學角度向大眾述說運動如何帶給人快樂,並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這次安德斯.韓森同樣以他的專業向世人揭露:為甚麼手機輕易就盤據了我們的生活,並且讓我們都成了離不開它的「手機腦」。

圖片取自金石堂官網

圖片取自金石堂官網


求生的大腦:手機的俘虜

即便科技發展迅速,許多人或許已難以回想行動網路尚未普及的時代,但是生物體的演化,是一以萬年為單位的緩慢歷程。故事實上,我們的大腦還認為自己是草原上的狩獵者。為能在資源匱乏、危機圍繞的環境生存,大腦會激勵以下能提高生存的行為,給予多巴胺的獎賞:

探索新事物 -

在狩獵時代會到新地點找尋食物來源者的生存率,較守株待兔者高。

把時序拉回現在,腦部對新事物的渴求依舊,當滑動手機時,比起此刻正觀看的頁面,我們更著迷於「下一頁」。從時間統計來看,有5分之1左右的頁面,目光停留時間不到4秒,而會花費10分鐘以上觀看的頁面僅佔4%而已。

挑戰不確定 -

當我們的祖先面對天意難料的大自然,儘管無法確保一定有所回報,依然有嘗試的衝動,即使失敗了也不放棄;才能提高獲取食物的機會,增加存活率。就像面對一顆偶爾才會結果的樹,光站在樹下,是無法確認有沒有果實的,非得要爬上去才行。

這種隱含在人體內對不確定結果的偏愛,社群媒體的開發商深諳此道。

當通知鈴聲響起時,人們便忍不住想:「或許」有重要訊息,「說不定」我的PO文獲得了讚/愛心...。大腦在聽到通知聲時,所分泌的多巴胺含量,要比實際讀取內容時還要來的多。

多工以備戰 -

在稍有差池就會葬送性命的時代,必須分散注意力,對眼前出現的一切事物即刻反應。雖然現代生活已不須時刻警惕猛獸四伏的威脅,卻需時時留意各種3C設備、應用程式的聲聲召喚。


多工的自傲,專注的自戕

「人類並不擅長多工。說自己很拿手的,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Earl K. Miller (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教授)

在環境如此紛擾的數位化生活中,我們似乎已習慣多工,甚至自認擅長多工。

真相是,我們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上,即使自以為同時進行著多項工作,實際上只是在它們之間來來回回而已。而且還會有「注意力殘留(attention residue)」的問題,你以為只是花個幾秒鐘讀Line,但參考實驗數據,要再回頭達到百分百的專注可能得花上數分鐘才行。

或許你現在心想:為避免被手機干擾,調成靜音不就行?

然從前面的論述,對還活在狩獵時代的大腦來說,手機簡直是「多巴胺針劑」!大腦很難忽略掉這個一天能讓它得到上百回多巴胺的東西。

科學家讓800人執行以螢幕方式進行專注力的測驗。結果,將手機放在其他房間,比轉靜音收在口袋裡的人,成績更好。甚至,科學家改為在一半受試者進行測驗的螢幕旁,擺放不屬於本人的手機,也被禁止碰觸;另一半則改放記事本。結果顯示,分配到記事本的人表現較佳。

另個實驗,讓30名受試者與陌生人閒聊10分鐘,變因仍為手機是否擺在桌上,同樣禁止使用。實驗發現,被擺放手機的人會感覺聊得不太開心,也對對方難有信任感與共鳴。

看來,光是與手機共處一室,就會不斷攫取我們的專注力,連帶也降低了對周遭事物的興趣


手機如何讓大腦忘東忘西

我們已經知道,多工實際上是注意力分散的表現,現在講講它們如何影響記憶。

大腦是最需要能量的器官,在無法隨時補充能量的狩獵時代裡,大腦需要節省能量

將短期記憶轉換為長期記憶的過程,稱為記憶固化(memory consolidation),是腦部最耗費能量的工作。如果我們沒有對某件事給予積極關心、投以專注,大腦便會認為這件事不重要,不值得消耗珍貴能量來進行記憶固化。因此,專注力與記憶力習習相關

谷歌效應(Google Effect)或數位失憶(Digital Amensia),指:資訊被保存在其他地方時,腦部便不會主動想要記住的現象。也是相同道理,既然資訊隨手可查得,又何必耗費能量去記憶呢?

同時,多工也會造成記憶錯置

不同類別的記憶會保存在不同部位。和事實、經驗相關的會存入海馬迴,和騎腳踏車、游泳等技能相關的,會存入大腦基底核的紋狀體。

若同時進行多項工作,如:邊滑手機邊讀書,資訊常常會進入紋狀體,也就是說,腦部將有關事實的資訊送錯了位置。一旦回復到只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改送回海馬迴。


滿足人類大腦的社群媒體

回想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輕而易舉能推斷出自己花費最多時間的項目——社群媒體。

為甚麼社群媒體如此受到歡迎,不管有沒有發文,每天都要上去看一看?

因為人類天生就具有社交性

觀察新生兒能發現到,比起一般的線條,新生兒更容易聚焦在形狀與臉相近的圖形上。而不論成人或孩童,大腦顳葉都有著對臉部聚焦的細胞。

同時,社群媒體提供了一個讓我們盡情述說自己的平台,而人類在生理結構上,就是個「愛說自己」的生物。科學家發現,相較於談論他人,當在述說自己的時候,大腦的獎賞中樞:伏隔核便會積極運作。


後記

在閱讀的過程,真的非常享受於作者在書中,不只是列舉手機對人體的影響,更不厭其煩地從演化角度、大腦機制,來說明何以現代人被手機禁錮於此窘境。我覺得,當深刻理解「為甚麼」時,有助進行更好的決策判斷與行動方案。

由於也意識到自己著實有許多時間虛耗在手機上,我所採取的作法是:將比較容易使我分心的社群軟體移除,加上盡量關閉其他APP的通知鈴聲,並將手機設定在晚間10點至早上7點間會限制使用。明顯發現,我使用手機的時間從每天平均2小時以上,大幅縮減至約1小時左右。

當然作者在最後有針對他所提及的手機各項負面影響,給予使用建議。我想,在這人手一機的數位時代裡,《拯救手機腦》真的是本非常實用的手機使用指南。

avatar-img
9會員
11內容數
想、寫、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瑄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真正的快樂處方》,如果光看書名,還以為是某種關於自我探索、身心修養的書籍。 但其實作者: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是瑞典的精神醫學專家,以醫學角度進行剖析,揭櫫真正的快樂處方——運動。 為甚麼運動會讓人快樂? 本書是以壓力、憂鬱症等角度切入。
5/5真正的快樂處方
唐鳳,第一次聽見這名字時,是從工程師友人Gianni Hong口中說出;當時正值報稅季節,對方激動的分享著報稅系統的改變,言談間也表露出對唐鳳的崇拜之情。自此「唐鳳」二字,便定錨於我的記憶中,她的新聞報導、訪談節目、演講影片…,開始漫天鋪地的向我席捲而來。
本書作者:Susan David,副標:哈佛心理學家教你4步驟與情緒脫鉤。所以書寫的脈絡便依循著4個步驟: 1. 勇敢現身,坦然面對。 2. 跨出去。 3. 聽從內心呼喚,依循價值觀而行。 4. 向前走:(1)以微調方式,微調心態、動機、習慣 (2)以翹翹板方式(在壓力和舒適圈中取得平衡)。
脫北者,是基於怎樣的理由想出走?又是甚麼原因,讓他們不顧一切的要奔逃?朴研美的答案不言而喻:為了想吃飽,為了活下去。 1993年出生,適逢北韓大飢荒時期。挨餓受凍,是生活的一部份;屍橫遍野,是日常可見的景色。作者透過追憶童年,將國家極其扭曲的統治方式,以及人民在困頓中奮力求生的掙扎。
4/5為了活下去
《真正的快樂處方》,如果光看書名,還以為是某種關於自我探索、身心修養的書籍。 但其實作者: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是瑞典的精神醫學專家,以醫學角度進行剖析,揭櫫真正的快樂處方——運動。 為甚麼運動會讓人快樂? 本書是以壓力、憂鬱症等角度切入。
5/5真正的快樂處方
唐鳳,第一次聽見這名字時,是從工程師友人Gianni Hong口中說出;當時正值報稅季節,對方激動的分享著報稅系統的改變,言談間也表露出對唐鳳的崇拜之情。自此「唐鳳」二字,便定錨於我的記憶中,她的新聞報導、訪談節目、演講影片…,開始漫天鋪地的向我席捲而來。
本書作者:Susan David,副標:哈佛心理學家教你4步驟與情緒脫鉤。所以書寫的脈絡便依循著4個步驟: 1. 勇敢現身,坦然面對。 2. 跨出去。 3. 聽從內心呼喚,依循價值觀而行。 4. 向前走:(1)以微調方式,微調心態、動機、習慣 (2)以翹翹板方式(在壓力和舒適圈中取得平衡)。
脫北者,是基於怎樣的理由想出走?又是甚麼原因,讓他們不顧一切的要奔逃?朴研美的答案不言而喻:為了想吃飽,為了活下去。 1993年出生,適逢北韓大飢荒時期。挨餓受凍,是生活的一部份;屍橫遍野,是日常可見的景色。作者透過追憶童年,將國家極其扭曲的統治方式,以及人民在困頓中奮力求生的掙扎。
4/5為了活下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人手機成癮成為一種危機,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如何聰明使用手機,逐步戒除成癮。該建議包括改善使用習慣、限制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等。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結論,並提出實際行動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Thumbnail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Thumbnail
該如何盡可能長時間博取他人關注呢?戳中人類心理的弱點就對了,就是給他打那麼一點點多巴胺。── Sean Parker 臉書前執行長 「新聞快報!即將上市!快閃!抽獎!買一送一!折價卷!限時動態!」對這些詞感到熟悉嗎?沒錯,我們都一樣,看到這些關鍵字,就忍不住再看一眼。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重訓、運動時,你也習慣帶著手機聽音樂、看影片、刷社群媒體嗎?這樣的習慣可能會減低運動對你的吸引力,這篇文章從多巴胺分泌來談其間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Thumbnail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得到放鬆及休息,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及觀念,幫助投資心智,用來對抗壓力,化危機為轉機,協助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一個中國同學問我寒假有做什麼事嗎,我回出去玩、唱歌和打羽球,實在太短了;他又問,有看什麼書嗎,我回最近剛下單兩本閒書,《僧人心態》和《拯救手機腦》,感覺很有趣。他接續問,後者是有關生產力嗎,我回不算,比較像是反思現代人過度使用手機所帶來的影響,一個瑞典心理學家寫的。後來發現這好像不是他想聽到的答案,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人手機成癮成為一種危機,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如何聰明使用手機,逐步戒除成癮。該建議包括改善使用習慣、限制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等。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結論,並提出實際行動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Thumbnail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Thumbnail
該如何盡可能長時間博取他人關注呢?戳中人類心理的弱點就對了,就是給他打那麼一點點多巴胺。── Sean Parker 臉書前執行長 「新聞快報!即將上市!快閃!抽獎!買一送一!折價卷!限時動態!」對這些詞感到熟悉嗎?沒錯,我們都一樣,看到這些關鍵字,就忍不住再看一眼。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重訓、運動時,你也習慣帶著手機聽音樂、看影片、刷社群媒體嗎?這樣的習慣可能會減低運動對你的吸引力,這篇文章從多巴胺分泌來談其間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Thumbnail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得到放鬆及休息,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及觀念,幫助投資心智,用來對抗壓力,化危機為轉機,協助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一個中國同學問我寒假有做什麼事嗎,我回出去玩、唱歌和打羽球,實在太短了;他又問,有看什麼書嗎,我回最近剛下單兩本閒書,《僧人心態》和《拯救手機腦》,感覺很有趣。他接續問,後者是有關生產力嗎,我回不算,比較像是反思現代人過度使用手機所帶來的影響,一個瑞典心理學家寫的。後來發現這好像不是他想聽到的答案,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