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處方》:運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誠品線上官網

圖片來源:誠品線上官網


《真正的快樂處方》,如果光看書名,還以為是某種關於自我探索、身心修養的書籍。

但其實作者: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是瑞典的精神醫學專家,以醫學角度進行剖析,揭櫫真正的快樂處方——運動

為甚麼運動會讓人快樂?

本書是以壓力、憂鬱症等角度切入。不得不承認,現代生活情境愈加複雜,人們時常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更甚者還會引發憂鬱症。



壓力的影響

面對壓力時,杏仁核會被觸發使壓力賀爾蒙:皮質醇激增,過量皮質醇則會導致海馬迴細胞死亡;海馬迴又具記憶的功能,這也是為何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會讓人記憶力下降的原因。


另外,更讓我驚訝的是:壓力會催生壓力。

海馬迴不只掌管記憶,更有限制杏仁核的作用。

如前述所提,杏仁核有啟動壓力預警的效用,當海馬迴細胞死亡、功能下降,便難以與杏仁核抗衡。當接收到外界刺激時,杏仁核會產生過度的壓力反應,而陷入:「壓力催生壓力→皮質醇上升→海馬迴細胞死亡→無法限制杏仁核→產生壓力」的惡性循環中。


運動提高抗壓性

運動過程中,皮質醇會隨之上升,因為體力消耗對身體來說是種壓力。但運動規律進行,皮質醇在運動中增加的幅度則會漸趨減少。

若是堅持運動,即使感受到與身體活動無關的壓力,皮質醇濃度也會越來越低。

從此生理機制看來,運動實實在在的增強了身體對壓力的耐受性。


運動之於憂鬱症

科學家更透過實驗發現,運動對於憂鬱症的療效與藥物相同,甚至復發率更低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布魯門塔(James Blumenthal),將156名憂鬱症患者隨機分成3組:

  • 一組服用藥物
  • 一組每周運動3次且每次30分鐘
  • 一組既運動又吃藥

4個月後的檢查結果是:運動組別的症狀改善人數比例,與吃藥組相同。

之後,布魯門塔又讓這群受試者自由選擇:運動、接受治療課程,或服用藥物。在此6個月的時間內,選擇運動的人,復發比例為10%至12.5%;服用藥物者的復發比例,則有33%至38%。


為甚麼運動對憂鬱症的療效與藥物相同?

因為藥物是藉由提高以下神經傳導物質進行治療,而這些是憂鬱症患者較缺乏的:

  • 血清素:具抑制作用,能夠鎮定過度活躍的腦細胞以減少擔憂和焦慮。
  • 去甲基腎上腺素:影響警覺性、注意力和專注度,低濃度的去甲基腎上腺素會使人感到疲憊和沮喪。
  • 多巴胺:大腦的獎勵系統與核心,影響著人的積極性與意志力,對於注意力與決策十分重要。

運動可以有效增加血清素、去甲基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濃度


但令人困惑的是,在血清素、去甲基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濃度提升當下,患者的感受並不會馬上跟著轉變,無論是運動或藥物,通常需要數周才能出現抗憂鬱的效果。如果這些物質對於情緒那麼重要的話,為甚麼沒有立刻見效?

隨著研究,科學家注意到了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BDNF是在大腦皮質和海馬迴中製造的一種蛋白質。能夠保護腦細胞、抵禦損傷,幫助新生腦細胞存活,增強腦細胞之間的連結,最重要的是——使大腦細胞再生

憂鬱症患者的大腦有萎縮的傾向,雖然人類從25歲開始,大腦體積每年會減少0.5%,但憂鬱症患者的減少速度會更快一點。

科學家當前的想法是:憂鬱症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新生腦細胞所造成。

那麼,讓負責腦細胞再生的BDNF濃度增加方法是甚麼?

答案就是:運動!


運動的其他好處

在閱讀這本書時,無不著迷於運動對大腦的各種正向影響,不但能使大腦更具可塑性,還能讓海馬迴、額葉,灰質、白質的體積變大,並提高記憶力與創造力


人類不能不運動

我覺得,種種的運動好處不斷的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自己從何而來。

每每在看到以一天24小時作為比例尺來說明歷史的進展時,仍不免為之動容:

如果將人類歷史濃縮成一天24小時,在晚上11點40前,我們都是狩獵者。
直到11點59分40秒,人類社會才進入工業化時代。
到了11點59分59秒,也就是24小時結束前的一秒鐘,人類才進入數位時代,開始使用網路。

雖然社會發展在這麼短暫時間有如此巨大改變,但演化需以萬年為單位而有進展。事實是,我們的大腦和身體,還活在大草原上的狩獵時代。對遠古人類來說,為了生存就必須動起來:逃跑、狩獵、找尋食物或住所,所以大腦會對於提高生存的行為予以獎勵,影響至今。


怎麼動比較好?

知道了運動的這麼多益處,那是否有特定的運動形式或種類,才能達成?

其實從本書觀點看來一點都不困難:只要有動,就會有益,只是散步也可以!

然若想對大腦產生最佳效益,有氧運動會是最好的選擇,且達成每周3次、每次45分鐘的頻率,並確保提高心率。但也千萬不要偏廢了重量訓練,因為有些對記憶的特殊影響只能透過重訓發揮效果。

凡事也記得適可而止,因為運動過度反而會造成身體過量的壓力,導致記憶力變差;運動的優點,並不會與運動強度形成永無止盡的正向關係。


結語

最後,作者特別強調,他著書闡述運動對於憂鬱症的療效,並非提倡以運動代替藥物,也絕對不建議讓患者因此停止用藥,最好是兩者並行以使功效最大化。也能夠給服藥效果不佳,或有強烈副作用的患者,提供不同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想提醒大眾,千萬不要低估了運動為身體帶來的好處

內容總結
真正的快樂處方
5
/5
9會員
10內容數
想、寫、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每週一篇.長篇樂評】你是真正的快樂?Serrini《愉快動物病》因為愉快,所以我們不愉快。從前的我們,沒有愉快的概念,吃著動物餅,笑得多開心;現在為了愉快,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不愉快,手中的動物餅不見了,只剩下愉快動物病。
Thumbnail
avatar
閱評流
2023-09-23
《真正的朋友,是創造雙贏人生劇本的那個人》「朋友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孤獨感,但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地體驗到孤獨的存在。真正的朋友應該是能夠接受你的孤獨存在,不斷地支持你和鼓勵你。他們是能夠在你需要的時候陪伴你走過孤獨的旅程的人。」~~叔本華
Thumbnail
avatar
PY CHEN 人生花滿院
2023-04-11
《真正的風險》查理蒙格說:「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一輩子不去那個地方。」 好,那你真的知道會是哪裡嗎?你真的知道自己在承擔什麼風險嗎? 就以借貸投資來說,你知道真正的風險是什麼嗎? 我認為借貸投資的最大風險就是。你還不起你借的錢。 對,就是還不起。不要跟我說你覺得可能會怎樣怎樣,所以你可以這樣這樣做,就沒
Thumbnail
avatar
關於指數化投資的補充說明
2022-11-24
《真正的快樂處方》以及《為何麼要睡覺》的啟示  在二十幾歲時筆者的快樂的處方是「把當下工作完成」,對我來說學好語言如:日文和英文,每天固定的跑步為自我規律菜單,隨著工作越來越忙時,語言和跑步時間相繼地越來越少,隨著自己精神匱乏越來越差,在這樣的狀況下,我離開了第一份工作,開始了第二份工作,不過筆者的思維依然是努力完成工作,身體與身心伴隨著每份
Thumbnail
avatar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
2022-09-24
《清涼池畔》009《真正的給予》二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你會問 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 想到這裡,實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停留。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 那麼你們的心將會得到寧靜, 而痛苦也會立即止息! 良因曰:
Thumbnail
avatar
鋼骨佛心
2022-07-17
《清涼池畔》008《真正的給予》一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你會問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真正的給予 我們有些人修行是為了想要得證涅槃,然而這種欲求並不能讓我們獲得它。「希求」平靜是自然的事,但卻不真的正確,我們必須毫無所求的修行。 良因曰:
Thumbnail
avatar
鋼骨佛心
2022-07-16
《僧人心態》書摘 - 如何透過僧人思維模式,找到真正的快樂希望藉由《僧人心態》讀書心得分享,祝福大家在挑戰的狀態中,能找到內心一絲平靜。
Thumbnail
avatar
魔菇人
2022-06-24
◇ 汪喵愛畫劇 漫畫版 《真正的寶藏》世界因為手機變近了,卻讓某些東西離得更遙遠。 偶爾放下手機,一起活在美好的現實世界吧!
Thumbnail
avatar
a.cheng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