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設備租賃或直接購置的稅賦效益該如何選擇?

診所設備租賃或直接購置的稅賦效益該如何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診所用於醫療的設備,動輒數千萬之多,究竟應該用買的,還是用租的,往往難以抉擇,畢竟診療設備是一筆不算小的開支,若直接購置的話,所承受的資金壓力,確實非常巨大,但如果是用承租的話,又不希望在支付多年租金之後,落得一無所獲;此時,向租賃公司以融資租賃方式承租,就成為另一項可思考的方案。然而,就稅賦的觀點來看,究竟租賃和購置哪個方式,較具有稅賦上的效益呢?

raw-image


事實上,租賃分成兩種類型,一者為營業租賃,另一者為融資租賃(或稱資本租賃),前者是實質承租,後者乃是以租代買;但就稅賦觀點而言,是無法比較效益的。


一、營業租賃

若是以營業租賃模式承租診療設備的話,確實為實質承租;故診所每月依合約認列租金費用,並以租賃公司開立的發票,做為入帳憑證;由於租賃合約是分期簽署,故診所每月以租金費用的方式,認列到不再承租為止。


二、融資租賃

若是以融資租賃模式承租診療設備的話,則為以租代買,而非實質租賃;故診所在與租賃公司簽署融資租賃合約之後,應認列租賃資產,在取得租賃公司開立的租金發票時,逐期認列利息費用,且每年認列租賃資產的折舊費用,並依據固定資產耐用年限之規定,以耐用年限七年,做為醫療用設備的折舊期間。


由於營業租賃、融資租賃的性質完全不同,故無法做稅賦效益上的比較;再者,由於診所不需申報營業稅,故也不會發生誤將融資租賃發票,作為扣抵營業稅之進項憑證的風險。


是故,診所究竟應該以租賃方式取得診療設備,還是直接購置為佳,主要的關鍵可能在於:

Q.該診療設備會否快速被市場汰除?

A.若會的話,可能營業租賃為宜;至少,可以維持醫療設備須隨時更換的態勢。

Q.一次性的購置會否對診所帶來太大的資金壓力?

A.若會的話,可能融資租賃為宜;至少,在支付租金之後,不會一無所得。


參考資料:

翰鼎會計記帳士事務所

https://www.unicore.url.tw/

Tel: (02) 8661-8603

Mail:info@uniore.url.tw

avatar-img
翰鼎顧問
9會員
42內容數
診所與醫師的稅賦申報,經常是備受關注的查核重點,故本專題,主要在探討私人診所、醫師於稅賦申報時的應注意事項,以及稅賦申報的風險點與相關查稅模式解析,進一步掌握合法節稅的方式與方向,避免錯誤的規劃與違法的安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翰鼎顧問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之間的顧問合約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與合理性問題。文章分析了固定資產建置、耗材統購及資金調度等服務的必要性,以及簽約過程中需防範的合約合理性、顧問費用合理性及其與診療收入的關聯性。若合約不合理或顧問費用過高,可能導致醫師面臨法律風險及稅務問題,進而影響診所的財務健康。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在醫療機構中的角色,以及其經營與法律合規挑戰。重點闡述私人診所的出資者需具執業醫師資格,並分析未具資格的投資人參與經營的風險,包括稅務認定、主管機關通報及合約糾紛等問題。此外,討論醫療投資的現實需求以及控股公司在資金運作中的角色。整體而言,瞭解這些法律框架對私人診所的經營至關重要。
每年五月是診所執行業務所得結算申報的重要時點。本文介紹採行財政部頒定費用率申報和採行帳載核實數申報兩大類方式,提供核對申報資訊的重點項目,以避免錯誤。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之間的顧問合約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與合理性問題。文章分析了固定資產建置、耗材統購及資金調度等服務的必要性,以及簽約過程中需防範的合約合理性、顧問費用合理性及其與診療收入的關聯性。若合約不合理或顧問費用過高,可能導致醫師面臨法律風險及稅務問題,進而影響診所的財務健康。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在醫療機構中的角色,以及其經營與法律合規挑戰。重點闡述私人診所的出資者需具執業醫師資格,並分析未具資格的投資人參與經營的風險,包括稅務認定、主管機關通報及合約糾紛等問題。此外,討論醫療投資的現實需求以及控股公司在資金運作中的角色。整體而言,瞭解這些法律框架對私人診所的經營至關重要。
每年五月是診所執行業務所得結算申報的重要時點。本文介紹採行財政部頒定費用率申報和採行帳載核實數申報兩大類方式,提供核對申報資訊的重點項目,以避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