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做有意義的事[心經啟示1-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還記得慈悲的寓教故事,慈悲的母親帶著孩子上山崖採野菜,要孩子在每個覺得有危險的地方畫蓮花,做記號提醒後面來的人那兒不要去。

孩子他一直畫,從原不會畫,到慢慢的會畫了。他每想要畫一朵蓮花來告訴人那有危險時,他照著母親的話,先恭敬的合掌,再恭敬的將合掌描下來…。



raw-image


感覺哪裡較危險,就留個記號來提醒人,後面來的人看到了,便會多一份留意,多一分收心攝神更加謹慎,也許就避開了因為誤闖或是一時的疏忽大意,進入了險道。


一個日常片刻的起心,養成了替人著想、默默行善的心念,這樣的舉止是如此貼心。


就這樣孩子在做記號中,養成慈悲待人;在做記號中,母親的慈悲傳給孩子了。

無論是發慈悲心、行慈悲事,都是默默的、靜靜的,是心存恭敬的。


孩子想要畫上合掌的記號,先恭敬的合掌,再恭敬的將合掌畫下來。

這個恭敬,讓他專注的收斂心神,因為他專注在描畫自己的合掌,他不會在乎到底會不會有人看到,他畫的好不好,更不會想到別人看到會有什麼反應,而只有一心。

真正在慈悲中,就只有一心,就是恭敬心。


回想自己的工作歷程,在第一份工作時就開始省思,內心有個呼喊,我想要的是一份能看見自己成長且也能幫助人的工作,這是我認定有意義的工作。

在這過程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但卻走得不順遂,跌跌撞撞,有些無法成事、有些無法勇敢承擔,有些甚至搞砸了、延誤了,因小失大。內心的矛盾日積月累,我想將事情做好,也做了所謂有意義的事,但卻總在關卡被自己打敗,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成了說空話的放羊孩子。


學了啟示後,慢慢體會到,我確實被自己打敗,被自己的心打敗,這一路的大小事都是要讓我來學習如何慈悲,而不是被我用來證明我會做什麼。慈悲的背後,能感受到美好與意義,而祂的條件是要絕對的恭敬。


這恭敬,是一點一滴累積的,慢慢刻畫從心地裡培養出來的。

在感到畏懼、不知怎麼做時、心散漫不定時,恭敬是來幫助自己靜下來、穩下來,克服困難,而若能克服心的障礙,一一收斂在恭敬裡,只有一心恭敬時,又有何畏,其心無比堅定。這時再回首看自己,才會發現,在恭敬心裡,看到自己的成長。


恭敬心,不是古板,也不是生疏的距離感,孩子畫的蓮花記號留下的是真心、是貼心的關懷;

恭敬心,是陪伴自己克服人生難關,有成熟穩健的步伐,找到人生意義的重要基石。

avatar-img
7會員
51內容數
台灣傳統文化有珍貴豐富的內涵,特別是人性質樸良善的一面,其背後藏著深厚的思想底蘊。為了研究傳統民俗精神,促使我踏入了經典學習。學習之路沒有終點,而它帶著我認識自己、明白生命的價值,知道怎麼重新走出生命中有意義的每一步,讓身心充實健康快樂。在此,記錄與分享這一路”心”生活的反思與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的其他內容
心經啟示的故事,開始於一個慈悲母親寓教孩子的故事。 有個慈悲的母親帶著孩子往山崖邊採青草、野菜,母親向孩子說:記得,一些你走過覺得危險,或是會迷路的,或是我說不可以去的地方,你都要留一些記號。 留記號是為什麼呢?留一個讓人家一看就知道說,那個地方是不能過去的記號。
心經開頭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自在,容易嗎?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自在,或者我們錯以為開心就是自在,能恣意而為就是自在,也許我們從未停下來想過自己自在嗎?也可能從不知道怎樣才是真的自在。 自在,是這本經要帶給大家的,免於心中的苦難枷鎖,能如浮雲遊水輕鬆自在,帶我們去看為何不自在,走出不自在,重回自在。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人的意識、習性很不容易察覺,有時讓你覺得都是很理所當然的,即使遇到瓶頸,回頭檢視自己,你也看不出問題出在哪裡。因為這些習性、意識,不一定看起來是惡的、壞的,當初也是因為自己認同或允許這樣的觀念或方式、做法,便拿來使用,而逐漸養成了自己習以為常的作法與想法。
在某一種情境下,自己可能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有著莫名的恐懼,變得沒有自信,很不安,猜疑心跑出來了,對事情總是捉拿不定。...
心經啟示的故事,開始於一個慈悲母親寓教孩子的故事。 有個慈悲的母親帶著孩子往山崖邊採青草、野菜,母親向孩子說:記得,一些你走過覺得危險,或是會迷路的,或是我說不可以去的地方,你都要留一些記號。 留記號是為什麼呢?留一個讓人家一看就知道說,那個地方是不能過去的記號。
心經開頭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自在,容易嗎?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自在,或者我們錯以為開心就是自在,能恣意而為就是自在,也許我們從未停下來想過自己自在嗎?也可能從不知道怎樣才是真的自在。 自在,是這本經要帶給大家的,免於心中的苦難枷鎖,能如浮雲遊水輕鬆自在,帶我們去看為何不自在,走出不自在,重回自在。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裹足不前、猶豫不決,也許是百樣人個性中的一種,而我就是如此。 總是被動地做決定,總是很不確定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違背他人的意思。 我不會"決定"了,我拿很多人曾說過的話來想,對於自己所下的決定,有一個別人的話來做理由,支持我為何做這個決定。這過程卻完全看不到自己為這件事情那份盡心、投入的心。
人的意識、習性很不容易察覺,有時讓你覺得都是很理所當然的,即使遇到瓶頸,回頭檢視自己,你也看不出問題出在哪裡。因為這些習性、意識,不一定看起來是惡的、壞的,當初也是因為自己認同或允許這樣的觀念或方式、做法,便拿來使用,而逐漸養成了自己習以為常的作法與想法。
在某一種情境下,自己可能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有著莫名的恐懼,變得沒有自信,很不安,猜疑心跑出來了,對事情總是捉拿不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講到做母親,我想起多年前ㄧ個年輕媽媽的故事。 當時孩子還很年幼,時常會帶他到中庭散步走走,中庭對他來說頗大,住戶們又植了許多花草樹木,他喜歡亂撿些不知名的植物種子回家種。 有次碰見一位小姐,聊了幾句才知道她也是個媽媽,她透露出帶孩子的壓力,她有在上班工作,很難想像我是全職媽媽,若換作是她
Thumbnail
有個同修開了補教班,怕小孩子受教權影響,讓家長拖欠學費,怎知食而知味的家長卻因此長期不繳錢,造成同修壓力頗大。
Thumbnail
六月芒種節氣,「 安苗」任務跟著指令「走節氣」的意識。 看著種子發芽的孩子們,應該很開心吧~ 而看著孩子很開心的爸爸媽媽,一定更開心。 在節氣任務裏,挑戰了許多行動。 走出門買豆苗,準備容器把豆苗種下去, 看似簡單,不過就是個種綠豆, 但這行動是生活中多出來的小事, 要做小事,得要有特
Thumbnail
在很多座山之間,有一座菜園,裡面種滿了許多高麗菜,也是小男孩和爸媽的家。 「然後,『豬山先生說⋯』⋯」 「阿葉呀,來幫忙!你要唸故事書等等再念吧。」遠處傳來婦人的聲音。 「喔,好。」男孩朝遠處回應。
三歲孩童,撒尿拉屎,無法自理,萌生喜樂,自然探險。 四歲孩童,認字繪畫,貴在隨性,自在玩樂,學習合群。 五歲孩童,跑跳笑叫,道德萌芽,似懂非懂,團結一心。 六歲孩童,教育嗔恚,內在的愛,重生不易,絕非明智。 一直想篇寫道德教育,總覺得還能挖取,這次試下以詩進行。
Thumbnail
採集花朵對孩子充滿樂趣,賞玩花朵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心靈也會變美麗.... 花朵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引導孩子欣賞花與植物之美、讚美花朵,甚至可以和植物對話,《植物的秘密生
Thumbnail
  在陽光灑落的後花園路上,有著新海城班因為課程討論而種植的綠豆, 這天~孩子們在帶著紙、筆紀錄的同時, 觀察到了走道上有著附近榕樹掉落的葉片...... 孩子:「老師,妳看~」 老師:「哇~好可愛耶!」 孩子:「對呀!我是撿地上的樹葉畫的。」   在孩子樂於分享、帶點被誇獎
Thumbnail
在這週某天的下午,老師收到訊息, 是翔皓媽媽撿了好多桃花心木的種子想要分享給小朋友們, 所以老師在收下後,利用早晨的玩樂時間,讓孩子們認識及體驗。 先帶孩子介紹桃花心木和種子的外觀, 在玩之前,老師要分享玩法時,有舊經驗的孩子就很踴躍的表達知道玩法, 緊接著就示範給大家看,大家看到
你知道黃色風信子的花語是什麼嗎?代表『有你相伴很幸福』,是園長跟我爸買的,她特別交代要種黃色風信子,因為幼稚園有小朋友們的相伴,就會很幸福喔!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講到做母親,我想起多年前ㄧ個年輕媽媽的故事。 當時孩子還很年幼,時常會帶他到中庭散步走走,中庭對他來說頗大,住戶們又植了許多花草樹木,他喜歡亂撿些不知名的植物種子回家種。 有次碰見一位小姐,聊了幾句才知道她也是個媽媽,她透露出帶孩子的壓力,她有在上班工作,很難想像我是全職媽媽,若換作是她
Thumbnail
有個同修開了補教班,怕小孩子受教權影響,讓家長拖欠學費,怎知食而知味的家長卻因此長期不繳錢,造成同修壓力頗大。
Thumbnail
六月芒種節氣,「 安苗」任務跟著指令「走節氣」的意識。 看著種子發芽的孩子們,應該很開心吧~ 而看著孩子很開心的爸爸媽媽,一定更開心。 在節氣任務裏,挑戰了許多行動。 走出門買豆苗,準備容器把豆苗種下去, 看似簡單,不過就是個種綠豆, 但這行動是生活中多出來的小事, 要做小事,得要有特
Thumbnail
在很多座山之間,有一座菜園,裡面種滿了許多高麗菜,也是小男孩和爸媽的家。 「然後,『豬山先生說⋯』⋯」 「阿葉呀,來幫忙!你要唸故事書等等再念吧。」遠處傳來婦人的聲音。 「喔,好。」男孩朝遠處回應。
三歲孩童,撒尿拉屎,無法自理,萌生喜樂,自然探險。 四歲孩童,認字繪畫,貴在隨性,自在玩樂,學習合群。 五歲孩童,跑跳笑叫,道德萌芽,似懂非懂,團結一心。 六歲孩童,教育嗔恚,內在的愛,重生不易,絕非明智。 一直想篇寫道德教育,總覺得還能挖取,這次試下以詩進行。
Thumbnail
採集花朵對孩子充滿樂趣,賞玩花朵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心靈也會變美麗.... 花朵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引導孩子欣賞花與植物之美、讚美花朵,甚至可以和植物對話,《植物的秘密生
Thumbnail
  在陽光灑落的後花園路上,有著新海城班因為課程討論而種植的綠豆, 這天~孩子們在帶著紙、筆紀錄的同時, 觀察到了走道上有著附近榕樹掉落的葉片...... 孩子:「老師,妳看~」 老師:「哇~好可愛耶!」 孩子:「對呀!我是撿地上的樹葉畫的。」   在孩子樂於分享、帶點被誇獎
Thumbnail
在這週某天的下午,老師收到訊息, 是翔皓媽媽撿了好多桃花心木的種子想要分享給小朋友們, 所以老師在收下後,利用早晨的玩樂時間,讓孩子們認識及體驗。 先帶孩子介紹桃花心木和種子的外觀, 在玩之前,老師要分享玩法時,有舊經驗的孩子就很踴躍的表達知道玩法, 緊接著就示範給大家看,大家看到
你知道黃色風信子的花語是什麼嗎?代表『有你相伴很幸福』,是園長跟我爸買的,她特別交代要種黃色風信子,因為幼稚園有小朋友們的相伴,就會很幸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