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曾經現場參加喬宜思的講座。當時「 人類圖」還不是顯學,多數人不理解它的涵義,只覺得像是西洋占星、中國易經與印度脈輪結合的「四不像」,卻又晦澀難懂。
當時,喬宜思已是亞洲人類圖學院的負責人。她在臺上魅力非凡,丈夫與她一同研究、教授人類圖,擁有三名子女,家庭美滿,事業成功。
喬宜思在二十年前接觸人類圖後,宛如被電到一樣,開始了以人類圖為志業的人生。她成立亞洲人類圖學院,翻譯人類圖書籍等,致力於人類圖的推廣與教學。
書市上相關於人類圖的書籍不少,但大多數是教授這門學科的教科書。書中會仔細詳盡地列出每一個能量中心、通道、閘門的特質,像是一本字典般提供讀者資訊。
而2024年由采實文化出版的《人類圖,自私的覺悟》卻不是這麼一本教學面向的書籍,它是喬宜思學習人類圖這麼多年來的感悟,真正將人類圖落實在生活中,覺察自己、放過自己的筆記總結。
書籍的第一章「果類圖的誕生」,荒謬地為本書開場。
每一種水果都有自己的怨、自己的恨、自己的不解:長得可愛的草莓恨自己嬌貴纖弱,不耐放也不管飽,它想當一顆地瓜,起碼在飢荒時還可以救助大家。葡萄不懂為什麼大家都要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即使他已經被培育成宛如糖果一樣甜,還是有人說他酸。
當我們困惑著每種水果的怨恨與煩惱時,忍不住浮現一句:「你也想太多了吧?」
然後為之停頓。
我們是不是都有被別人說過這句話呢?當我們抱怨、生氣時,旁人是不是流露出了微微困惑的表情,說出這句:「你也想太多了……」
原來,果類圖是一則則隱喻。人類就像這些水果一樣,各有各的煩惱、怨恨、憤怒。但追根究柢,這些煩惱、怨恨與憤怒,都來自於不接受自己。可能是別人不接受自己,也可能是自己不接受自己。
當我們看著水果的煩惱時,可以很溫柔地說出它們的價值:草莓不管飽,但是香味、甜度和可愛的外型完全就是蛋糕上的主角,是每個孩子都希望擁有的生日蛋糕。葡萄完全已經是媲美糖果的甜度,但又多了一絲清爽。
各種水果我們都能看出它們的好,為什麼我們卻無法看到別人的好,甚至是自己的好?
不管你是什麼品種的芒果,都能邁向最終極的優雅,向造物者致敬。
原來,不管我們的人類圖是長怎樣的設計,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力,我們都可以好好地活出自己最美的樣子。
「愛自己」這個概念(或說法)大約從十年前就流行到現在,但直至今日,我們都還在摸索著什麼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如果你養到荒野狼的孩子〉讓我邊看邊苦笑,因為我和喬宜思的孩子一樣,也是人生角色 6/2,又有兩條荒野狼通道的人。
如果你生到荒野狼的小孩,以我的經驗可以告訴你,不能逼,無法逼,逼了也沒用。
這樣的人,逼不得也強迫不來,我們只做自己真正有回應的事情。如果再加上個體人的設計被「荒野狼」強化,會更加地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難免被人冠上自私的標籤。
自私,也是我前半輩子的課題。
我的原生家庭已經是非常開明的氛圍了,但身為長女的我,仍舊會被灌輸需要為妹妹著想的觀念。加上我有 27-50 家族人的通道,所以我可以接受這種「給妹妹當個好榜樣」、「帶個好頭」的要求。
慶幸的是,我在這方面所受到的制約真的是很少很少了。我一直認為我的父母有著超越他們年代的前瞻思維。對我,他們真的大多時間是放牛吃草,讓我做我想做的事情,過我想過的日子。
而當我有了小孩,我更是理解到無論小孩有沒有荒野狼,都是很難強迫他們去做沒有回應的事情。
如果真的強迫了他們,不是過程非常不順利,就是大家的心情很差,差到我的內心會忍不住嘀咕:早知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別讓他做了!
養小孩,真是為人父母更深刻的去制約之旅。
一張人類圖分為紅色和黑色兩種顏色,紅色是我們的身體,黑色是我們的頭腦。明明都是同一個人,為什麼還分紅色、黑色,身體、頭腦呢?
因為我們的其中一項制約就是太看重頭腦及理性了。我們都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我們的身體,也就是用頭腦主導;但實際上卻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很喜歡看各種手工藝的教學影片,無論是畫畫、編織或是黏土。這些影片的留言,最多的除了讚美製作者心靈手巧,更多的是:眼睛看會了,手沒學會。
而近年來最熱門的一個關鍵字「自我覺察」,其實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體的感受上,而不是用頭腦合理化身體不舒服。
人類圖不斷強調提昇自我覺察,從某種程度來說,是避免頭腦不斷地自動化下指令,強迫身體去執行頭腦認為是正確的選項。
現今我們的課題之一,是過於理性地分析,卻忽略真正的感受,認為自己可以忍一下、假裝一下。但是這些假裝與忍耐,就像不斷否定真正的自我的感受。
還記得果類圖嗎?當我們無法接受真正的自我時,帶來的是更深層的憤怒與怨恨。而最健康的方式,莫過於真實地活著。
常有人開玩笑地勸我不要太過投入身心靈,因為「開始修行後就會離婚」。事實上,喬宜思目前也是單身的狀態。
我想,會因為修行而離婚的,多半是在婚姻中已經有過太多的不合拍。不一定是衝突,而是不合拍。
所有你喜歡的電影、文學、創作、影像,對方皆無共鳴,是物種獨自存活的孤獨感,累積到某個無法承受的關鍵點,靜默在心底徹底爆炸。
在愛情裡面,本該最親密的兩人原來是如此相對無言,原來在對方心中兩人已經隔了一個銀河這麼遠。這種時候,如果還要自己為了孩子再假裝、忍耐一下,這股強大的孤獨感,是否會變成怨恨,轉向孩子呢?
人與人之間的相聚,每段關係都具備不同的意義,不論是一起工作,一起合作,共享的是一個更大的目標,彼此互惠,所以需要攜手合作去達成。
人與人之間的相聚分離,或許同樣自有宇宙的用意。每段關係,或許都可以視為一個專案,只是我們不知道合作終止的時間。如果長達一輩子,那很好;如果短短幾年,但彼此相處愉快,也未嘗不可。何況,或許還有下次合作的機會也說不定。
有時候你的痛苦,來自於一開始不切實際的期待。
放下這個期待,讓自己好好活著,好好與自己相處。我們都需要先和自己好好相處,才能和別人好好相處。
從我得知「人類圖」至今,也快要十年了。一邊學習、一邊觀察的過程中,很感恩我的父母用了最適合的方式讓我長大。
現在,我也成為人母,同樣看著孩子的人類圖,看著他們的行為,不免在內心感嘆「你長得真健康」的同時,又被氣得牙癢癢的。
誠如喬宜思所說的:「養小孩,真是為人父母更深刻的去制約之旅。」相較於教科書般的人類圖書籍,《人類圖,自私的覺悟》雖然在硬知識方面提及較少(本書的第四章是滿滿的人生角色,含金量極高),但卻是喬宜思充分實踐後的體悟。
比起天書般的教科書,書中的文字更有力量、也更能引起思考。書中花了一些篇幅,討論與自己相處的,也有與他人相處的部分。我最喜歡的是喬宜思書寫一段關於體驗:
每一種體驗,每一次體驗,都有開始也有結束,就像花束會凋謝,總有一天配額會用盡,用盡也很好,那將是盡興後,愉悅的告別。所以在配額用盡之前,我將痛快地、放肆地,讓自己享受每一次美麗的體驗,每一次美好的相遇,對我來說這就是擁有的意義。
對於有閘門 36 我的而言,是重要的訊息。每一次的相遇,都是體驗,我們能把握的就是當下、現在、此時此刻。我們不會知道生命中各式的配額什麼時候用完,但追求的是愉悅的告別。
一期一會,讓每次相遇、每個事件,都是我們生命中精彩的一筆。這樣的精彩,才會帶來驚喜,才會找到熱情。一如喬宜思走在實踐人類圖的路上,義無反顧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