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對方不可能改變」才能有效溝通──《在家不要談政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家不要談政治》/ 《人選之人》劇照

《在家不要談政治》/ 《人選之人》劇照

2024年初台灣大選甫結束,很幸運地在大選前看到《在家不要談政治》,作者Jeanne Safer是一名心理治療師,本身政治傾向為自由派,但丈夫是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的資深編輯Richard Brookhiser,本書以2016年川普開始選總統後各地爆發了驚人的「川普分手潮」為基底,透過作者自身經驗還有書中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及伴侶們的故事,窺見在立場衝突中該如何保有原本的親密關係,或者在對話裡更了解自己與家人的想法。


▍在家真的不能談政治?

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日常裡,從飯桌的菜餚、瑣碎的生活習慣到下班後電視遙控器由誰掌握⋯⋯每日的生活早已有許多大小事可以成為彼此爭鋒相對的理由,而扯到政治又是另一種層級的打架擂台。


《在家不要談政治》書中,每個前來與作者諮詢的人們背後的故事,都像是自己的隔壁鄰居或者朋友之間的情景,有的是跨足兩代或三代的爭吵,也有人結交新對象後發現對方的政治立場跟自己南轅北徹,或者有人反而能夠在不斷的理性溝通裡,知道如何在對話裡尊重他人在意的價值和信念。


作者在書中提到,「不管是家人、夫妻、或是朋友之間,改變對方都是不可能的目標。若是能認清這點,我們才有機會嘗試更有用的方法,不再進行別有目的的溝通。」


無論是現在的伴侶、家人、親人、朋友,因著彼此的成長背景、性別、年紀、職業、在意的價值觀⋯⋯的不同,造成每個人擁有不同政治立場,然而因為許多人認為政治立場是身份認同裡很大的一部分,故當在親密關係裡遇到立場不同時,便希望能夠改變或說服對方,但真的要為了政治而放棄關係嗎?抑或者,我們只是在關係裡尋找自身的投射?


▍比起政治理念,經營關係才是核心價值

藉由書中的種種例子,得以看見作者給予人們的忠告跟建議,而在末章作者也大方分享了「政治達人保證不再吵架的十大妙招」,像是談政治不要提高音量、喝酒不聊政治、如果真的聊不起來,就不要開啟話題、不要用 line 或 email 吵政治等等十分實際的招數。

另外因著科技普及,如今選舉早已不只限於紙媒傳遞,如何在無所不在的假新聞、長輩圖、惡意留言當中慎選自己接觸到的資訊更是一大要事,作者分享到,在與他人討論政治議題時,盡量用自己的話說明,而非直接轉貼文章跟出處,這樣不只能夠在溝通前後更明白自己想傳遞的內容,也在整理中自我檢視跟探究,相信便能在對話中更加釐清彼此的觀點。


作者也鼓勵讀者,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一直都存在,如果因此不再來往而錯失了一段珍貴的關係,就無法打開自己的世界觀,也無法因為立場不同而更能去了解自己想捍衛的地方,而當能夠懂得欣賞對方的特質、願意傾聽以及用對方的角度看自己、欣然接受彼此的妥協,關係之間才會開啟真正的交流。


▍2024台灣大選後,台灣要走向何方?

2024台灣大選甫結束,有媒體形容這是一場「沒有勝利」的選舉,但卻也是一場引起全球矚目的選舉,蔡英文總統在開票之夜分享道:

「選舉期間,各種對於國家發展的不同思考,對於各項重大政策的想法和辯論,選舉之後,都可以是執政團隊最珍貴的參考,也可以是朝野共同集思廣益的起點。

所有的國人同胞,選舉結束就是團結的開始。今天,無論你把票投給誰,你支持的候選人是否當選,民主台灣都因為你我的決定,再向前邁進一步。」


理性溝通很難、先傾聽再表達很難、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很難、控制音量不發怒很難⋯⋯彷彿世界上無論是哪個國家,人們只要論及政治,總能搞得關係四分五裂,然而在作者與她的先生的真實故事裡,他們相識四十二年以來,彼此的政治鴻溝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拉近,在墮胎與生命權議題上兩人始終沒有達成共識,卻仍能在一次次分歧和共識裡維持長久的婚姻。


無論每個人的關注的議題是什麼,意識形態如何,知道衝突不會一下就消失,也明白溝通無法一次到位,只要記得政治脫離不了生活,並且從此刻開始更關注自身在意的議題、監督執政者及上位者、持續關注腳下所踩的這片土地⋯⋯相信在這個小小的島國裡,儘管前進的路始終坎坷,但在實現民主的路上,應能凝聚眾人所想像的更好的台灣。


今年年底美國也將迎來大選,推薦大家一起來讀本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書與它們的產地
15會員
43內容數
▍上班賣書下班看書的愛書人 ▍壓力太大就會狂煮飯 ▍早上不能喝奶但燕麥拿鐵殼以
2025/02/27
曾經,鄭南榕這號人物對我而言,僅是課本上的某一篇章草草帶過的歷史事件中的人,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再也不會把他僅視為「知道」就好的人,而是要銘記他的訴求與犧牲,才能理解台灣人是如何走到今日。
Thumbnail
2025/02/27
曾經,鄭南榕這號人物對我而言,僅是課本上的某一篇章草草帶過的歷史事件中的人,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再也不會把他僅視為「知道」就好的人,而是要銘記他的訴求與犧牲,才能理解台灣人是如何走到今日。
Thumbnail
2025/02/23
關於跑步、夢想與人生的反思,閱讀《強風吹拂》不僅深刻感受到選手們在過程中成長與蛻變的心路歷程,更是看見隊友們勝過血緣的羈絆,讓人十分動容,而就算努力了不一定會實現夢想,那又如何,重要的是去感受只有當下才能經歷的一切。
Thumbnail
2025/02/23
關於跑步、夢想與人生的反思,閱讀《強風吹拂》不僅深刻感受到選手們在過程中成長與蛻變的心路歷程,更是看見隊友們勝過血緣的羈絆,讓人十分動容,而就算努力了不一定會實現夢想,那又如何,重要的是去感受只有當下才能經歷的一切。
Thumbnail
2024/08/23
在《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一書中,作者透過與全盲的白鳥先生一起造訪美術館,探討了「看見」的真正含義,不只挑戰了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引發讀者對看見與理解的思考。無論是個人的經歷還是在美術館的巡禮,這本書都激勵人們以更開放的心態來欣賞藝術和生活的多樣性。
Thumbnail
2024/08/23
在《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一書中,作者透過與全盲的白鳥先生一起造訪美術館,探討了「看見」的真正含義,不只挑戰了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引發讀者對看見與理解的思考。無論是個人的經歷還是在美術館的巡禮,這本書都激勵人們以更開放的心態來欣賞藝術和生活的多樣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在婚姻裡的相處之道是創造和諧,而不是過招比輸贏。 關係是需要彼此努力經營,而不是隨意地摧殘、破壞,與其吵到感情消失殆盡,倒不如為了彼此從爭吵中做更好的調整。
Thumbnail
在婚姻裡的相處之道是創造和諧,而不是過招比輸贏。 關係是需要彼此努力經營,而不是隨意地摧殘、破壞,與其吵到感情消失殆盡,倒不如為了彼此從爭吵中做更好的調整。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在家不要談政治》探討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處理政治立場的差異,作者透過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及伴侶的故事,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建議,並分享了面對政治差異時的心得。
Thumbnail
《在家不要談政治》探討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處理政治立場的差異,作者透過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及伴侶的故事,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建議,並分享了面對政治差異時的心得。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溝通成長
Thumbnail
溝通成長
Thumbnail
人生容易嗎?經營一個家庭,容易嗎?如果能夠共同攜手,相互體諒相互合作,相互幫忙相互成全。彼此的人 生,可能會容易一些。
Thumbnail
人生容易嗎?經營一個家庭,容易嗎?如果能夠共同攜手,相互體諒相互合作,相互幫忙相互成全。彼此的人 生,可能會容易一些。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男友家是政治狂熱分子,剛好與我立場不同,每次到了選舉都會鬧不愉快,該怎麼辦呢?」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各自看手機不一起看政論節目就好。」「不要聊到政治,也不要企圖說服對方。」「為政治放棄感情不值得啦!」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男友家是政治狂熱分子,剛好與我立場不同,每次到了選舉都會鬧不愉快,該怎麼辦呢?」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各自看手機不一起看政論節目就好。」「不要聊到政治,也不要企圖說服對方。」「為政治放棄感情不值得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