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到社會 三個守則幫助你順利度過成長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不同的時期總有脫離父母關照的階段,少則幾天的營隊,多則去外地唸書,需要自己照顧自己,努力完成學業,盡力貢獻社會,經營社交生活,賺取維持生活的金錢。

人類的成長之路其實不輸小海龜從沙灘遊向大海,或是鮭魚返鄉迴遊出生地,可能遇到的天敵危險處處存在於天地之間。

或許我是在人人皆知8+9發源盛地的三重埔成長,從小到大,爸媽警示性的告誡話語不斷。「不要跟陌生人講話」這樣模糊的提醒,似乎不足以在三重做為唯一的生存之道。爸媽做為三個女兒的養護者,有幾個耳提面命的重要守則。

守則一:「入夜之前,要趕快回家」

除了國中的晚自習之外,記憶中到17歲開始談戀愛之前,一直遵守天黑前回家的規則。出國自助旅行時,更是嚴格自律,不管到治安多好的新加坡,還是市區遊民皆是的舊金山,絕對是在太陽公公下山前,就回到旅館或住處。這個守則讓我和女兒單獨在國外生活時,平安渡過到處都是槍擊案和恐攻的北美社會亂象。

守則二:「避免眼神接觸」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社交原則。但在「特別」的地方,要有更嚴格的守則。有時「眼神」的外顯樣貌,是「瞄」者無心,「看」者有意。我們常常看到打架鬧事的新聞,衝突的起始點有時候只是某甲看了某乙一眼,甲乙雙方就大打出手,弄得頭破血流。

在三重埔生活,我練就從小到大幾乎不會正視路人的眼神。當然,這個守則有好有壞。好處是你可以專心走路,不用在意路人,有「正念」的效果。壞處是若在國外的住宅區,不跟人眼神接觸打招呼的習慣,好像顯得不太禮貌。

守則三:「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小時候常常遇到大街小巷有宮廟活動,走進我家店面進行祈福儀式時,媽媽總是搖頭搖手說不需要。媽媽說這種儀式是要給紅包的。後來長大看美國影集,也發現紐約街頭常有人幫忙洗車子的檔風玻璃,事後跟車主要錢的情況。這也讓我早早就瞭解「免費的最貴」,以及任何好康的事,背後都有潛藏的危機。

Netflix的英劇《馴鹿寶貝》雖然是在描述男性遭性侵和跟蹤的心理狀態,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或許是值得青少年拿來做為借鏡教材。

劇中男主角長期缺乏自信之下,生命中出現的一男一女二個人,某方面給予他正面的鼓勵和支持,另一方面卻像溫水煮青蛙似的,給他很多情緒上和身體上的迫害。當警察詢問他:「為什麼被跟蹤將近半年才來報警?」他也愣住,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當遇到一個人或一件事,同時帶給你開心和痛苦的感覺,實在很難判斷到底要將腦袋放在天平的哪一邊?是要聽頭頂上小天使的溫柔勸告,還是要聽小惡魔的罪惡誘惑。聽聽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曾秀雲老師跟大家聊聊親密暴力」,或許可以瞭解一些互動關係的潛藏危機。

《馴鹿寶貝》男主角最後會深陷痛苦,應該是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他沒有包括家庭和朋友間良好的支持系統。而他唯一最好的朋友兼曖昧對象,雖是諮商師,但男主角也沒有即時跟他討論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等到這位諮商師點醒他時,事情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意識到危險的存在,是青少年必須要磨練的技能。只是,這樣的技能很難從家庭和學校獲得。

或許,看看犯罪紀錄片或驚悚劇,或許有所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頻曲的沙龍
22會員
126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吳頻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本文探討線上英語學習的興起,以及AI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如何應用於英語學習,提供更有趣及有效的學習方式。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利用ChatGPT作為英語家教或讀書會成員,提升學習成效。
Thumbnail
2025/05/02
本文探討線上英語學習的興起,以及AI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如何應用於英語學習,提供更有趣及有效的學習方式。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利用ChatGPT作為英語家教或讀書會成員,提升學習成效。
Thumbnail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若家長可以「柔軟」的等待、傾聽,或許就會發現正處青春期的孩子們內在的能量比家長們還要強大。家庭是學習信任及愛很重要的地方,家長就是最為重要的「土壤」,土壤不是限制種子會長成什麼樣子,而是給予養分讓孩子長成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若家長可以「柔軟」的等待、傾聽,或許就會發現正處青春期的孩子們內在的能量比家長們還要強大。家庭是學習信任及愛很重要的地方,家長就是最為重要的「土壤」,土壤不是限制種子會長成什麼樣子,而是給予養分讓孩子長成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描述我與兩個孩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成長與領悟。 通過孩子們的天真行為,讓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從中汲取了寶貴的教訓。希望透過我的育兒故事溫暖人心,也反映了家庭中的愛與成長的教養歷程。
Thumbnail
描述我與兩個孩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成長與領悟。 通過孩子們的天真行為,讓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從中汲取了寶貴的教訓。希望透過我的育兒故事溫暖人心,也反映了家庭中的愛與成長的教養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