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六講》孤獨和自己、儒家不願談孤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作者是蔣勳,以下選出一些書中內容和我的想法

⬛孤獨和自己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害怕孤獨。

對許多人而言,第一個戀愛的對象就是自己,在暗戀的過程中,開始把自己美好的一面發展出來了

人本來就是孤獨的,猶如柏拉圖在兩千多年前寫下的「每一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的一個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在尋找另一半,卻不一定能找得到,因為被劈開的人太多了」

生命裡第一個愛戀的對象應該是自己,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裏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唿吸,我相信,這個生命走出去時不會慌張。相反的,一個在外面如無頭蒼蠅亂闖的生命,最怕孤獨」

這讓我想到,在生活中確實有許多要和他人做的事情沒錯,但很多時候,我們是需要獨自進行,才能達到最好成效,例如閱讀、寫功課、寫作等

生活中確實可以接觸到許多不同想法,但我們也必須要有進行思考,這些思考,就帶動我們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選擇,每一天的時間分配和各類型活動的選擇,就組成自己的生活,也就是每個人的人生

例如每天晚上的時候,以及到了週末,這段時間要如何運用,其實真的就需要看自己的決定,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例如可以寫作、練音樂、閱讀、手工藝等等,每個人情況不同,就真的依照自身情況選擇

又例如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可以去參考各種資訊,但人人的想法不同,而很多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就用時間管理為例來說明,常常會提到要選出有價值的事情,以及學會拒絕,那什麼是有價值,以及要拒絕哪些人或活動,都必須回到自己身上

或者是有些書或課程會談到一些議題,但是這些議題是否要去關注,以及關注到多深,這時候其實就真的去看自己的選擇吧,畢竟人時間有限,不可能什麼都知道到很深

也就是不論如何,除了接收和參考資訊之外,也都要有能夠獨立思考

然後也可每天多留些時間來自我檢視,跟自我對話,例如寫日記和寫文章等等,都是不錯的方式

raw-image

⬛儒家

儒家文化是最不願意談孤獨的,所謂五倫,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關係,都是在闡述一個生命與週邊生命的相對關係,稱之為相對倫理,所以人不能談孤獨感。因為儒家思想是以農業為基礎,一定和羣體有關。因為重視倫理之間的相互關係,會壓抑個體的孤獨感,使之無法表現

不能說“今日儒家文化已經式微了”,我們最底層的價值觀、倫理觀以及語言模式,在本質上都還是受儒家的影響,而這裏所說的“儒家”早已跳脫哲學的範疇,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代表著人性覺醒的過程。它所探討的是人性價值的改變,基本上就是對抗儒傢文化、對抗羣體

老莊是比較鼓勵個人孤獨、走出去的思想,在莊子的哲學裏,明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一個人活著,孤獨地與天地精神對話」

讀到這幾段時,讓我想到的是對於過去的思想,常常可以去思考這個思想的時代和環境是什麼,然後去思考現在的時空和環境有哪些不同,去思考以往的想法是否適用,而在同個時代中,也會有不同的想法,這時也可以多方參考,以及做省思

而對於過往的文化,常常有遺留下來的部分,對於這些部分,也可以多去做省思,有時候聽父母或老師的話,但他們的想法真的正確嗎? 或者適合現在或適合我自己嗎?

每個人的知識都會有侷限,想法和行為也不一定正確,要學會把這個人是誰,以及這件事情本身合不合理,兩件事情分開來看,例如早期可能會受到父母影響較多,可能會有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和方式,而在學習和檢視自身後,可以對生活進行調整,活出自己的人生

又例如在國小到高中的時候,也有遇到一些老師,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會採用些不合理的方法,教學效果也不一定好,這時候都可去多做省思,像是在上課時,就可以去思考這段時間內,應該要聽課、看課本、寫作業等,經過思考後,選出最符合自身的方式

就以我來說,我父母很少在創作和參與線上社群,但是他們不去做,不代表我就不能做,創作能使讀者過程中獲得啟發、樂趣、回憶等等收穫,而參與社群則可以共同共同創造美好,一次可以影響許多人,這些種種都是種貢獻,這些值得去做

這些也讓我覺得人生更有目的和動力,會有種在貢獻的感覺,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些前一代的說法,到現在可能不一定能適用,那我們難道只能被他人的各種說法束縛嗎? 這樣可能就會錯過許多,我如果不創作,就失去一種表達、累積、貢獻的方式,只要想清楚了這是個最適合自己的的選擇,就去嘗試吧

「被討厭的勇氣」書裡提到:關於自己的人生,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不論你怎麼度過每一個剎那,就算有人討厭你,只要「貢獻他人」這顆導引之星還在,就不會徬徨,做什麼都可以。誰要是討厭你,就讓他討厭好了,只要活得自由就行

raw-image

⬛反思

其實讀這本書時候,跟有些心理學的內容不同,很多心理學都會提到人際是幸福或快樂一個重要部分,那這兩者會有衝突嗎?

其實我覺得不是,我是覺得,可選擇些兼具利己和利他的活動來進行,而這個活動往往會需要有獨自專心投入的性質,然後再將這個作品或成果去與人做連結,從中感受到那種連繫感、貢獻感、成就感

而且,我們人生中總是會有很多時候,是會需要獨自一人的,因此這要這些活動,就真的很重要,也可以將這些活動列清單,然後獨自一人時候就拿出來,從裡面選擇活動來做,擁抱和善用孤獨

另外其實孤獨這個字詞,也可能會讓人比較害怕,字詞多少都會影響思考,那也可以改變字詞,把孤獨換成單獨、獨自、自己一人,也可以去和其他字詞作出聯想,例如自由、沉浸、投入、省思等等

例如寫文章、畫圖、寫音樂、手工等等,這些往往都會需要一個人的進行,而且通常獨自一人時候,效率會更高,如果中間一直被干擾,會導致效率減低

又或者是學習或是接觸作品時,例如看書、看講義、看喜歡的動漫或電影時,這時候如果獨自一人進行,學習上會更有效率,故事類更能夠有哪種投入和帶入感,過程中也能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而人際的話,確實有許多經歷是與他人共創的,我覺得好的判斷法則,是雙方是否自願參與,如果別人沒有空或是沒有意願,然後要要對方一起,這時候就真的不太好,也就是要給對方有選擇權

例如有時候有些長輩會想要小孩陪,這時候小孩真的有空嗎?以及是否出於真心? 而如果是創作的話,或者是網路舉辦活動,這時候就會比較好,受眾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閱讀或觀賞,而活動則自由可以選擇是否要參加

上面這些想法就給提供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4/10/29
想要分享三個減少內耗的思考方向 1 拉長時間來看事情 拉長時間來看事情,其實很多事情其實只是暫時的 有些以前曾經很在意的東西,到很多年過後來看,常常就覺得似乎還好 當我們聽到別人對自己閒言閒語時,當下可能覺得很氣,但如果拉長時間看,這些事情常常就沒那麼重要 因此,不妨想想什麼事情對自己來說
2024/10/29
想要分享三個減少內耗的思考方向 1 拉長時間來看事情 拉長時間來看事情,其實很多事情其實只是暫時的 有些以前曾經很在意的東西,到很多年過後來看,常常就覺得似乎還好 當我們聽到別人對自己閒言閒語時,當下可能覺得很氣,但如果拉長時間看,這些事情常常就沒那麼重要 因此,不妨想想什麼事情對自己來說
2024/10/29
「你覺得在台灣學習,是不是因為恐懼?」 之前跟一位朋友聊天時候,他問到了這個問題 當下讓我心裡一震,想想看,似乎真的是這樣 雖然不全然只是因為害怕,但不得不承認,在台灣學習,恐懼真的佔了很大部分
Thumbnail
2024/10/29
「你覺得在台灣學習,是不是因為恐懼?」 之前跟一位朋友聊天時候,他問到了這個問題 當下讓我心裡一震,想想看,似乎真的是這樣 雖然不全然只是因為害怕,但不得不承認,在台灣學習,恐懼真的佔了很大部分
Thumbnail
2024/10/28
【實力 運氣】 最近在想實力跟運氣的關係 常常我們會覺得,成功是一部分靠著實力,一部分靠運氣 但實力本身會不會其實也跟運氣有關?或者說,成就是不是也受到機率影響?
Thumbnail
2024/10/28
【實力 運氣】 最近在想實力跟運氣的關係 常常我們會覺得,成功是一部分靠著實力,一部分靠運氣 但實力本身會不會其實也跟運氣有關?或者說,成就是不是也受到機率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世界太孤單 孤單拆散倆相伴 詩耕文讀夜去來 日賞晴心山水觀
Thumbnail
一個世界太孤單 孤單拆散倆相伴 詩耕文讀夜去來 日賞晴心山水觀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一任孤獨在身旁徘徊 放空之後填補的空間 對於人們間異同詫異 原來我還是那般自我 學庸2007.05.16/08:44 作品號03-0409-03
Thumbnail
一任孤獨在身旁徘徊 放空之後填補的空間 對於人們間異同詫異 原來我還是那般自我 學庸2007.05.16/08:44 作品號03-0409-03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蔣勳,以下選出一些書中內容和我的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蔣勳,以下選出一些書中內容和我的想法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確實有種原來孤獨並不是一直說服自己一個人也很好,或是要好好練習獨處等等,而是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適時保有自我空間、開放接納別人的意見、隨時柔軟的身段,這些都可以讓自己更可以在面對自己或他人時更加自在。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確實有種原來孤獨並不是一直說服自己一個人也很好,或是要好好練習獨處等等,而是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適時保有自我空間、開放接納別人的意見、隨時柔軟的身段,這些都可以讓自己更可以在面對自己或他人時更加自在。
Thumbnail
其實,孤獨是一個主動的行為,是一個選擇 即使在人群中,我們也可以選擇孤獨或是不要。 會不會疫情帶給世界的禮物便是感受孤獨呢?
Thumbnail
其實,孤獨是一個主動的行為,是一個選擇 即使在人群中,我們也可以選擇孤獨或是不要。 會不會疫情帶給世界的禮物便是感受孤獨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