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中年打工族:日本勞動市場的烙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繭居族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繭居族」,也就是日本在經濟泡沫化後,彼時的大學畢業生在求職上屢遭碰壁、職場上遭受挫折,抑或不堪過勞,於是搬回家中與父母同住的人。由於父母是團塊世代(二戰後因經濟起飛累積了一定資產的族群),通常比起經歷就業冰河期的兒女在經濟上更有餘裕,因而有能力提供已成年的兒女一定程度的庇蔭。

何謂「中年打工族」

這本書講的則是另外一個族群,也就是同樣是大學畢業時面臨就業冰河期,雖然並未成為繭居族,而持續在職場上工作,然而他們的遭遇並沒有比較好。受到經濟泡沫化的影響,日本自1992年起,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求職錄取人數,從原先的80%一路往下降,到了2003年,則來到史上最低的55%,也就是每兩名學生中,即有一名找不到工作。這些人抱持著先從事約聘或派遣工作,等待時機再轉換為正職工作的心態不斷地努力著,然而許多終究沒有等到,或者即便有正職工作的機會,仍可能因為工作時數太長、勞動條件太差而不堪負荷,最後又轉換為打零工的日子。

現今日本的勞動就業市場雖然已較就業冰河時期改善許多,然而受到青睞的也是現在的應屆畢業生。至於過去剛畢業時正好經歷泡沫經濟的世代,現在已成了中年人(三十五到五十四歲)。也就是說,這些經歷「就業冰河期」的人,過去找不到正職的工作,現在依舊在不穩定的就業市場中載浮載沉。作者認為,這是一個被社會所拋棄的世代。這之中雖然也有人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正職,然而根據日本勞動政策暨研修機構於2017年2月的調查,第一份工作為正職工作者,其中男性有三成、女性則有四成轉為打工族。

日本實務如何認定憂鬱症是由工作所致

我因為好奇而稍微研究了一下,日本在職災補償的發放中,如何認定憂鬱症是由職務所導致的?根據平成11年(民國88年)的「新判斷準則」,僅有在職務上因病自殺者,能夠獲有職災補償,可見當時採取的標準極為嚴苛。晚近在判斷上則較為緩和一些,有的行政機關認為應該要比較同一產業,進行同一種類型工作的其他員工,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如果在比較後發現是因為個人「過度脆弱」所導致的,則不予以發放職災補償。然而,也有認為應該要考量個別勞工的個性,即便他是同一行業中的「最脆弱者」,仍應使其受到補償(參考自徐婉寧,精神疾病與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及民事賠償責任—兼評臺灣板橋地方法院 一○○年度勞訴字第一號判決,政大法學評論,134期,頁28-34,2013年9月)。

讀後感

讀完這本書,真心覺得經歷就業冰河期時代的人實在太辛苦了。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的地方是,我的父母生長於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曾經也只是約聘人員的他們,因為自身的努力,再加上幸運,而能夠轉正,一路做到現在。因此,我才能夠享受安穩的童年,甚至現在我都還在給我的父母養😅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跟著@numa.sprititualfield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每天忙碌緊湊的生活大大讓我吃不消,除了適應環境,工廠的工作也讓我每天都非常疲憊,每天上下班煮飯一天就過去了,也沒有精力做其他事情,讓我不斷問自己,我到底要從日本打工度假的生活中得到什麼? 因為從現在來看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工廠的工作我不喜歡,也很難上手,到現在進去快一個月,我還是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Thumbnail
繭居族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本文探討繭居族的特徵及其生活方式,提出對社交壓力的看法。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近年受到少子化趨勢的影響,未來退休年齡很有可能往後延,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一間企業的平均存續時間也遠低於我們能工作的時間,想在一間公司待到退休十分困難,除非,這間公司是你自己擁有的公司,或是用經營公司的態度看待你的工作。
Thumbnail
我自認不是個會理財的人,不會投資,也沒有錢滾錢的概念。 甚至過去的我,曾經是月光族,但至少沒有負債,有收斂在收支平衡的最低限度。 這樣的我,從沒想過這些過往經驗竟能幫助到他人,那個人還是我的親妹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每天忙碌緊湊的生活大大讓我吃不消,除了適應環境,工廠的工作也讓我每天都非常疲憊,每天上下班煮飯一天就過去了,也沒有精力做其他事情,讓我不斷問自己,我到底要從日本打工度假的生活中得到什麼? 因為從現在來看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工廠的工作我不喜歡,也很難上手,到現在進去快一個月,我還是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Thumbnail
繭居族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本文探討繭居族的特徵及其生活方式,提出對社交壓力的看法。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近年受到少子化趨勢的影響,未來退休年齡很有可能往後延,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一間企業的平均存續時間也遠低於我們能工作的時間,想在一間公司待到退休十分困難,除非,這間公司是你自己擁有的公司,或是用經營公司的態度看待你的工作。
Thumbnail
我自認不是個會理財的人,不會投資,也沒有錢滾錢的概念。 甚至過去的我,曾經是月光族,但至少沒有負債,有收斂在收支平衡的最低限度。 這樣的我,從沒想過這些過往經驗竟能幫助到他人,那個人還是我的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