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輕鬆才能同理

Jellyfishpig-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雜感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得到了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訊息:「放輕鬆,放輕鬆就比較能夠同理。」

什麼叫作「放輕鬆」?

我其實是一個很在意對錯的人。當別人不依循我心中認為正確的規範時,我會覺得渾身不舒服,內心的小警總喋喋不休。他怎麼可以這樣說話?他怎麼可以這樣想?他憑什麼這樣做?

難道「放輕鬆」的意思是,「對錯」其實不重要?

如果對錯不重要的話,那什麼才是重要的呢?

某天在工作上與民眾爭執,下班回家後我忽然想到,比對錯更重要的事情應該是「自然」。

仔細想想,「區分對錯」就是在分析、評價與批判,像是一把刀。而「自然」,則是一種接納的態度。不必喜歡,只是接納了世界上就是有那樣的存在。兩者給出的能量就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可以用更諒解、容忍的的眼光看待自己,自然就會以這種方式對待周遭的人。不過只要我們繼續以嚴酷苛刻的角度檢視自己,就無法用全心全意的愛對待他人。」節錄自「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頁160。

我會這樣批判、憎恨那些我認為不合規矩的人,大概是因為,我也是用一種嚴苛的態度在看待自己吧。

我忽然明白,自己為什麽會想要變得更完美、更優秀、更討人喜歡。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我接受不了自己,那樣用力的去改進自己,用力的去符合規範。當看到不合規矩的人時,內心的世界觀都要崩塌了,因此變得抗拒世界,也討厭自己。如果我能夠接納自己,就能夠接納了我討厭的世界,那麼一切困擾著我的問題都解決了,活著一點都不費力。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跟著@numa.sprititualfield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留言1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年開始嘗試喝花茶,發現花茶能帶來身心舒暢的放鬆感,與咖啡的提神效果截然不同。尤其在能量浮動、人心惶惶的日子裡,喝花茶、從事園藝或使用精油,能幫助身心穩定。作者體悟到「你有多願意讓自己放鬆,就顯示你有多愛自己。」並透過泡花茶等方式,讓家人也一起體驗放鬆,體現愛與關懷。
在繁忙生活中,提醒自己慢下來的重要性。以自身開車經驗,分享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慢車、連續紅燈的經歷,反思近期不自覺加快速度,以及僥倖的心態。兩起車禍更突顯慢下來的重要性,看似阻礙實為保護,肯定昨日慢車如同天使的指引。
社會重大事件發生時,即使未直接受影響,個人能量也會受到衝擊。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在感受低落時,透過跳繩這種專注性運動來調整狀態,並推薦給讀者。
前輩總說,來法院的民眾都是佛菩薩,每次諮詢完畢,前輩還會跟對方說謝謝。我很好奇,在機關裡做直接面對民眾的工作,不是應該感到身心俱疲嗎?畢竟訴訟總是一方歡喜一方怨,民眾常常一不如意就把情緒傾瀉而出,即使與我們無關也被潑得一身髒水。常常在負能量的環境裡,真的會懷疑人生。
以前老師說過,我有一股「爭執的能量」,當時不太明白。我可是個一旦忍不了,就直接斷聯的INFJ,怎麼會跟別人爭執呢?!直到最近工作上反覆發生類似的事,才讓我發現到,我還蠻容易讓自己陷入爭端中。 事件的發生都差不多:來詢問的民眾有一些奇怪的地方,要嘛是製造假債權,或是有投機、僥倖的一面。我明明都知
過完年開工才第三天,辦公室已經來了三次救護車。看著同事一個一個被擔架抬走,莫不心驚膽跳。明明稍早前才通過電話的,又或者還在開庭的,怎麼就倒下去了呢?!大概是因為大環境真的變得很差,往來的民眾出現言語偏激、極度不理性的情形也更甚以往。要在這樣的職場環境工作,還要保持身心靈平衡,非常不容易。也許
今年開始嘗試喝花茶,發現花茶能帶來身心舒暢的放鬆感,與咖啡的提神效果截然不同。尤其在能量浮動、人心惶惶的日子裡,喝花茶、從事園藝或使用精油,能幫助身心穩定。作者體悟到「你有多願意讓自己放鬆,就顯示你有多愛自己。」並透過泡花茶等方式,讓家人也一起體驗放鬆,體現愛與關懷。
在繁忙生活中,提醒自己慢下來的重要性。以自身開車經驗,分享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慢車、連續紅燈的經歷,反思近期不自覺加快速度,以及僥倖的心態。兩起車禍更突顯慢下來的重要性,看似阻礙實為保護,肯定昨日慢車如同天使的指引。
社會重大事件發生時,即使未直接受影響,個人能量也會受到衝擊。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在感受低落時,透過跳繩這種專注性運動來調整狀態,並推薦給讀者。
前輩總說,來法院的民眾都是佛菩薩,每次諮詢完畢,前輩還會跟對方說謝謝。我很好奇,在機關裡做直接面對民眾的工作,不是應該感到身心俱疲嗎?畢竟訴訟總是一方歡喜一方怨,民眾常常一不如意就把情緒傾瀉而出,即使與我們無關也被潑得一身髒水。常常在負能量的環境裡,真的會懷疑人生。
以前老師說過,我有一股「爭執的能量」,當時不太明白。我可是個一旦忍不了,就直接斷聯的INFJ,怎麼會跟別人爭執呢?!直到最近工作上反覆發生類似的事,才讓我發現到,我還蠻容易讓自己陷入爭端中。 事件的發生都差不多:來詢問的民眾有一些奇怪的地方,要嘛是製造假債權,或是有投機、僥倖的一面。我明明都知
過完年開工才第三天,辦公室已經來了三次救護車。看著同事一個一個被擔架抬走,莫不心驚膽跳。明明稍早前才通過電話的,又或者還在開庭的,怎麼就倒下去了呢?!大概是因為大環境真的變得很差,往來的民眾出現言語偏激、極度不理性的情形也更甚以往。要在這樣的職場環境工作,還要保持身心靈平衡,非常不容易。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過失,更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平和的道路。學會寬容他人,其實也是在學習寬容自己,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自在。 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生活中,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職場、家庭中,我們都難免會遇到與自己觀點
Thumbnail
深厚的人性美德 寬容,是一種深厚的人性美德。它不僅僅是對他人過錯的理解與包容,更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解放。當我們選擇寬容他人時,其實也是在學會寬容自己,這種過程既是一種心靈的修煉,也是一種智慧的積累。 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誤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章 (摘錄)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過失,更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平和的道路。學會寬容他人,其實也是在學習寬容自己,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自在。 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生活中,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職場、家庭中,我們都難免會遇到與自己觀點
Thumbnail
深厚的人性美德 寬容,是一種深厚的人性美德。它不僅僅是對他人過錯的理解與包容,更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解放。當我們選擇寬容他人時,其實也是在學會寬容自己,這種過程既是一種心靈的修煉,也是一種智慧的積累。 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誤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章 (摘錄)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