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得到了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訊息:「放輕鬆,放輕鬆就比較能夠同理。」
什麼叫作「放輕鬆」?
我其實是一個很在意對錯的人。當別人不依循我心中認為正確的規範時,我會覺得渾身不舒服,內心的小警總喋喋不休。他怎麼可以這樣說話?他怎麼可以這樣想?他憑什麼這樣做?
難道「放輕鬆」的意思是,「對錯」其實不重要?
如果對錯不重要的話,那什麼才是重要的呢?
某天在工作上與民眾爭執,下班回家後我忽然想到,比對錯更重要的事情應該是「自然」。
仔細想想,「區分對錯」就是在分析、評價與批判,像是一把刀。而「自然」,則是一種接納的態度。不必喜歡,只是接納了世界上就是有那樣的存在。
兩者給出的能量就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可以用更諒解、容忍的的眼光看待自己,自然就會以這種方式對待周遭的人。不過只要我們繼續以嚴酷苛刻的角度檢視自己,就無法用全心全意的愛對待他人。」節錄自「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頁160。
我會這樣批判、憎恨那些我認為不合規矩的人,大概是因為,我也是用一種嚴苛的態度在看待自己吧。
我忽然明白,自己為什麽會想要變得更完美、更優秀、更討人喜歡。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我接受不了自己,那樣用力的去改進自己,用力的去符合規範。當看到不合規矩的人時,內心的世界觀都要崩塌了,因此變得抗拒世界,也討厭自己。如果我能夠接納自己,就能夠接納了我討厭的世界,那麼一切困擾著我的問題都解決了,活著一點都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