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時,民眾稱讚我解釋得很清楚,反覆說遇到我真幸運;下一位來卻說我真的不行,講得他都聽不懂。幫他影印時墨色稍淡,便揚言要告我。每天在這種兩極中度日,情緒像是坐海盜船,魂都不知道被晃到哪裡去了。
面對這種環境,保險之見,是完整清晰的認識自己。看見自己有善良的一面,也有可鄙的一面;有慷慨的一面,也有忘恩負義、冷漠無情的一面。當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是誰,便不會因他人一時的稱讚而得意忘形,也不會因他人無意義的謾罵而跌落谷底,因為我知道自己真實的樣子,便不會被他人的話語左右。
認識自己說來輕鬆,但對我而言並不容易,因為越是完美主義,越討厭被批評,便越難接受自己真實的樣貌。
克里希那穆提說,「在關係的互動中對自己保持覺察,就能在每個當下看到自己的真相。大部分的人都無法在關係中遇看自己,因為我們會立刻對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產生批判和辯解,但從不觀察眼前的真相是什麼。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這是最難的一件事,然而這正是自我認識的開始。」(J. Krishnamurti,胡因夢譯,生命之書:365日的靜心冥想,2005年,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