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暗紀元】:The Sound 的抑鬱抒發之作 — 《 From The Lion’s Mouth 》

更新 發佈

早期搖滾樂的典型特徵不外乎亢奮的 4/4 拍、以吉他為中心的樂器演奏以及藍調音樂的強力影響,然而,60 年代末,正如約翰·藍儂(John Lennon)在 〈 Yer Blues 〉一曲中所唱道:「我很孤獨/好想死去」,似乎預告著更為黑暗的音樂時代即將來臨。

嬉皮們聽著伊基·帕普(Iggy Pop)在〈 Search and Destroy 〉中的開場白陳靜反思,在約翰·萊登(John Lydon)揶揄的目光下,西方世界迎來了一個充滿憤怒和無政府主義的時代,這股浪潮聲勢浩大,卻又曇花一現,青春叛逆的龐克精神很快就被消磨殆盡,進入了一個充滿壓抑的時代:後龐克。

The Sound

The Sound

1979 年,就在 The Cure 和 Joy Division 掀起第一波漣漪的時候,The Sound 從一支名為  The Outsiders 的倫敦龐克樂團之餘燼中誕生了。

主唱、詞曲創作者兼吉他手阿德里安·博蘭(Adrian Borland)與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一樣,都有著灰暗沈鬱的傾向。伊恩曾在〈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和〈 The Eternal 〉等歌曲中抒發他的憂鬱情緒和瀕臨瓦解的婚姻,正如博蘭也完全沈浸在抑鬱和生存危機之中。

《 Jeopardy 》專輯封面

《 Jeopardy 》專輯封面

The Sound的首張專輯《 Jeopardy 》於1980年面世,樂迷們可以聽到博蘭在歌曲〈 Missiles 〉中發出的政治吶喊,並領略樂團歷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I Can't Escape Myself 〉裡的厭世風采。

隨著樂團的重組和後續發展,博蘭的詞曲創作在音樂和製作上都有了細微的連貫性。1981 年發行的專輯《 From The Lion’s Mouth 》是 The Sound 無可爭議的代表作,也是音樂史上對抑鬱情緒最坦率的抒發之一。

 《 From The Lion’s Mouth 》專輯封面

《 From The Lion’s Mouth 》專輯封面

用概念專輯來形容《 From The Lion’s Mouth 》似乎有些牽強,但它的思想脈絡深不見底,反映了博蘭不穩定的心理狀態,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他仍然懷抱著大紅大紫的希望,因此開場曲〈 Winning 〉 便充滿了一絲樂觀,在陰雲密布的音效中,博蘭唱起了艱苦卓絕的考驗:「我曾以為我會溺死/然而我卻開始學習游泳。」

開場的樂觀很快就被 〈 Sense of Purpose 〉和 〈 Contact the Fact 〉 的焦慮節奏所動搖,在前者歌詞中首次出現了自毀暗示:「我將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是要被責備的人」;與此同時,後者則向愛人發出了絕望感嘆:「我所接觸的一切,都化為塵土/我所求助的人,都背叛了我。」

當他在〈 Skeletons 〉和〈 Judgement 〉中展現更多關於自身的感情糾葛和精神抗爭時,希望的火苗也隨之熄滅,在後者歌曲中,博蘭對生命本身的意義提出質疑:「真的有人在我之上嗎?/我難道不能眼睜睜地等著/誰來審判我?/我無法觀望和等待/只為他人的判斷付出代價。」


在第二面中,〈 Fatal Flaw 〉也許是專輯中最誠實的自毀宣言,此刻的他全身軟弱無力,逐漸遠離迷宮出口,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步,唯一的選擇就是 “面對那致命的缺陷”,即不可避免的死亡。

在專輯的尾聲,博蘭保持著自己卑微的情感,同時將目光從鏡子轉向窗外,在 〈 Silent Air 〉中,他唱出了心中撕裂憤怒的風暴,以及縈繞著這個動蕩世界的寂靜,在博蘭看來,生命將在大災難中支離破碎結束;最後,樂團宣告世界正式進入新黑暗時代,所有的希望都消失無蹤。



raw-image

整個 80 年代,博蘭和 The Sound 雖然持續在創作新音樂,但卻未能像同時代的樂團,如 The Cure 和 New Order 那樣取得突破,到了90 年代,樂團宣布解散,大部分團員都回歸社會,做起普通的日常工作。

音樂停頓之後,它所帶來的悲劇開始顯現。1993 年,鍵盤手柯文(Colvin Mayers )因艾滋病併發症去世。與此同時,博蘭繼續默默無聞地從事個人音樂創作,同時與抑鬱症鬥爭,多次住院接受精神治療。

raw-image

1999 年,博蘭因無法克服長期以來飽受折磨的精神狀況,在倫敦溫布爾登車站,一列行駛中的特快列車前跳車自殺身亡。他當時年僅 41 歲,許多人自此不禁將博蘭與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相提並論,無疑鑿下了一道晦暗的神話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7會員
246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嬉皮們聽著伊基·帕普(Iggy Pop)在〈 Search and Destroy 〉中的開場白陳靜反思,在約翰·萊登(John Lydon)揶揄的目光下,西方世界迎來了充滿憤怒和無政府主義的時代,這股浪潮聲勢浩大,卻又曇花一現,青春叛逆的龐克精神很快就被消磨殆盡,進入了一個充滿壓抑的時代:後龐克。
Thumbnail
嬉皮們聽著伊基·帕普(Iggy Pop)在〈 Search and Destroy 〉中的開場白陳靜反思,在約翰·萊登(John Lydon)揶揄的目光下,西方世界迎來了充滿憤怒和無政府主義的時代,這股浪潮聲勢浩大,卻又曇花一現,青春叛逆的龐克精神很快就被消磨殆盡,進入了一個充滿壓抑的時代:後龐克。
Thumbnail
多年前,當 The Smiths 從英國後龐克的餘燼中崛起時,Morrissey 和追隨者們因仇恨而團結在一起,他們以被世界排擠的姿態憎恨一切,但卻不令人反感,只因那是一種聰明的憎恨、一種溫和且帶有幽默感的憎恨。
Thumbnail
多年前,當 The Smiths 從英國後龐克的餘燼中崛起時,Morrissey 和追隨者們因仇恨而團結在一起,他們以被世界排擠的姿態憎恨一切,但卻不令人反感,只因那是一種聰明的憎恨、一種溫和且帶有幽默感的憎恨。
Thumbnail
  我在今年二月中退伍,我在入伍前隨手抓了幾本社會學相關的書籍加上一本7000字單字口袋書進去(完全高估自己對學術的興趣)。我為了能夠在一些破碎零散的休息時間看自己的書,我拼了命在鑑測之前把單戰全部背完,結果我在部隊裡看完的第一本書竟然不是我自己帶的,而是跟同梯借來喬治歐威爾的《1984》。
Thumbnail
  我在今年二月中退伍,我在入伍前隨手抓了幾本社會學相關的書籍加上一本7000字單字口袋書進去(完全高估自己對學術的興趣)。我為了能夠在一些破碎零散的休息時間看自己的書,我拼了命在鑑測之前把單戰全部背完,結果我在部隊裡看完的第一本書竟然不是我自己帶的,而是跟同梯借來喬治歐威爾的《1984》。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異議與溝通並存的作品,導演揀入的許多新聞片段、歷史畫面不僅定錨時代,亦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共享文化。許多歌曲、電影和文學塑造了一直以來的俄羅斯政治及文化基礎,而今也有完全不同的多股激流正試圖衝破、溶入這套既定的俄羅斯模式,《時代革命俄羅斯》正是其中既堅定、激進,但也溫柔的一種。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異議與溝通並存的作品,導演揀入的許多新聞片段、歷史畫面不僅定錨時代,亦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共享文化。許多歌曲、電影和文學塑造了一直以來的俄羅斯政治及文化基礎,而今也有完全不同的多股激流正試圖衝破、溶入這套既定的俄羅斯模式,《時代革命俄羅斯》正是其中既堅定、激進,但也溫柔的一種。
Thumbnail
你的心智是否被困在現代集中營而不自知? 給需要勇氣的你,來聽聽這首歌吧。
Thumbnail
你的心智是否被困在現代集中營而不自知? 給需要勇氣的你,來聽聽這首歌吧。
Thumbnail
透過「憤怒」這共融於世界的情緒,不論是以剪輯拼貼的手法,作為力抗遺忘的工具,或通過大量檔案搜集,形塑成一部抗爭編年史;還是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武器,勇敢地去衝撞歪斜的政權體制。以上種種皆因憤怒,所產生成不同的行動,都兼具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和多元的批判思考。也看見當人民面對威權之時,堅信著雞蛋總有一天能打倒
Thumbnail
透過「憤怒」這共融於世界的情緒,不論是以剪輯拼貼的手法,作為力抗遺忘的工具,或通過大量檔案搜集,形塑成一部抗爭編年史;還是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武器,勇敢地去衝撞歪斜的政權體制。以上種種皆因憤怒,所產生成不同的行動,都兼具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和多元的批判思考。也看見當人民面對威權之時,堅信著雞蛋總有一天能打倒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其實好多藝術家都是透過作品去表達自己當下的情感? 那到底為何 Munch 要畫《吶喊》呢? 就讓我們分享《吶喊》這作品的創作靈感及背景吧!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其實好多藝術家都是透過作品去表達自己當下的情感? 那到底為何 Munch 要畫《吶喊》呢? 就讓我們分享《吶喊》這作品的創作靈感及背景吧!
Thumbnail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時至今日,人們對宗教和神的信仰不復從前,但「心中有神」這樣的概念,依然是這悲慘世界中的光亮──不必然是特定宗教的神,而是在道德兩難的時刻,在被需要的時刻,能夠收起人性裡的自私,展露更接近神性的悲天憫人。這或許是《悲慘世界》這麼多年以來,無論哪一個版本,總能一次次撼動人心的原因
Thumbnail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時至今日,人們對宗教和神的信仰不復從前,但「心中有神」這樣的概念,依然是這悲慘世界中的光亮──不必然是特定宗教的神,而是在道德兩難的時刻,在被需要的時刻,能夠收起人性裡的自私,展露更接近神性的悲天憫人。這或許是《悲慘世界》這麼多年以來,無論哪一個版本,總能一次次撼動人心的原因
Thumbnail
反叛是憤怒,憤怒不用清醒。要清醒的是這個時代......這是他們(年輕人)的世界,為什麼不是他們開路? 看黎智英自述從赤貧到今日的人生轉折、說成長看社會、還原雨傘革命現場、綜觀全球大事......
Thumbnail
反叛是憤怒,憤怒不用清醒。要清醒的是這個時代......這是他們(年輕人)的世界,為什麼不是他們開路? 看黎智英自述從赤貧到今日的人生轉折、說成長看社會、還原雨傘革命現場、綜觀全球大事......
Thumbnail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Thumbnail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