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回饋,縮短進步時間的超強武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職場上,很多時候都是老闆或上司丟給你一個很模糊的目標,你必須想辦法把這個目標聚焦成可以執行的行動項目,接著執行並提供成果。

這個過程你可能會花很多時間自己苦惱,想出了不知道是否正確的答案,但是老闆和主管只和你說了先做再說,你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提交成果時還可能被罵說是不是在浪費時間。

是不是似曾相似?職場上卻到處在發生一樣的事情。

這就是一種低效回饋的模式,知道錯了,但不知道怎麼改,你還是得重新跑另外一個方向,可能成功,也可能再撞一次。

什麼是高效回饋?

我認為現在AI的學習模式就是一種高效回饋,告訴你做錯的同時,還會告訴你怎麼樣做得更好,可怕的是回饋頻率還高的驚人。

特斯拉的FSD自動駕駛在V11版本時還是靠工程師寫出的30萬行程式碼,去告訴車子在何種情況下應該如何駕駛,但到了V12版本時卻只有兩千行。

是加了什麼改變才讓程式碼需求大幅降低?答案是賦予了神經網路思考的能力。

它不再去學習那30萬行程式碼裡面提到的道路、行人、紅綠燈等概念,它只是不斷得看影片學習,以及觀察每一位駕駛員在自動駕駛中踩煞車介入駕駛的時候,每一次的煞車都是一次回饋,「你錯了,這裡應該停下來。

我們人也是一樣,學生時代我們讀著厚重的教科書,也就是所謂的「30萬行程式碼」,去建構這個世界基礎的樣貌,安全但一點也不高效;出社會後我們才減少一直看著那所謂的「30萬行程式碼」,轉而去和周遭的人學習,學習的對象可能是同事、主管或者是那些業界頂尖的人士,這才是開始更新我們自己版本的時候。

如何和比自己強的人尋求回饋

但比起模仿,直接尋求意見會是更高效的回饋,只是這件事該怎麼做會比較好?

試著站在那些業界頂尖人士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一直有不認識的人要求你提供意見給他,這絕對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情,一來我完全不認識你,二來對我的幫助也不大。

是的,即使是尋求回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嘗試帶給對方價值,尤其我們能帶給對方的就是我們站在初學者的角度,有時往往也能帶給對方不一樣的思考,但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做到三件事:

  • 確保自己對於尋求回饋的議題鑽研過,帶著想法去提問。
  • 尊重對方的時間,建議以國外很常見的coffe chat去和更強的人做連結。
  • 保持禮貌就對了!

總結

AI之所以會被稱為人工智慧,很大原因也在於它的學習方式和我們人很像,都需要接受來自各方的回饋,才知道我們做得是對是錯。

小時候我們透過爸媽的反應來思考我們現在的行為應該要多做還是少做;現在我們則透過外界的回饋來思考我們是否更高效率的成長。

這種回饋可能是名聲,可能是金錢,也有可能是你實際觀察到了你的作為對社會的影響,不管如何我們都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停下來,思考自己和過去的差別是什麼,你還沒加薪升職的話,原因是什麼?你做的產品沒有人使用,原因是什麼?

迷茫的時候試著和想學習的對象約個coffee chat,很多時候成長的契機都藏在這些回饋裡。

剛出社會時,我對於職涯或是我究竟擅長什麼並沒有太多規劃,很多時候都是先往一個方向走,接著便撞上牆壁。直到撞到頭有點暈時才算勉強找到我的北極星,開始知道了哪裡是我的北方。在這個專題裡,我並不能站在遠處告訴你應該怎麼走,但我想讓你知道這段路有我們一起走。幾分鐘的文章裡,藏的是我這幾年的碰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句話聽起來很像是一句雞湯文,但是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要喝一口。
潛意識是耳根子很軟的人,但沒幾個人想到要對他說話。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當更多選擇等於更多優勢的同時,是否我們應該著手的是為自己創造更多選擇,並減少對手的選擇。
在讀過原子習慣後,我很相信微小的努力會在好幾年後帶來回報,所以一直持續進行著我認為對於人生來說不會錯的事,例如看書、健身或者是學習。 但最近讀書讀到一個概念是「我是基於恐懼還是熱愛去學習?」,為此我認真思考了目前我認真去學習事物的動機有哪些。
這句話聽起來很像是一句雞湯文,但是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要喝一口。
潛意識是耳根子很軟的人,但沒幾個人想到要對他說話。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當更多選擇等於更多優勢的同時,是否我們應該著手的是為自己創造更多選擇,並減少對手的選擇。
在讀過原子習慣後,我很相信微小的努力會在好幾年後帶來回報,所以一直持續進行著我認為對於人生來說不會錯的事,例如看書、健身或者是學習。 但最近讀書讀到一個概念是「我是基於恐懼還是熱愛去學習?」,為此我認真思考了目前我認真去學習事物的動機有哪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談工作上的成長時,我們多半會聚焦在各種能力的累積與提升,或是選擇賽道、產業跳轉的判斷,然而比較少談到的是工作習慣的養成。 由於近來在社群上,逐漸看到針對新鮮人工作習慣的建議。在此我想分享一個,不論是工作了多久,都相當適用的習慣養成,那就是:關於回饋,請主動出擊,也是所謂的主動尋求回饋。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五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培養成長心態: 認識在AI時代如何透過「成長心態」面對新知識和技術。 策略化學習能力: 提供學習策略指南以評估自身學習目標與方法。 效率提升方法: 鼓勵透過學習AI工具與參與學習社群以提升學習成效。 重新定義高效學習 在人工智慧(AI)日益影響工作與學習方式的今天,
Thumbnail
本文探討績效評估與回饋的重要性,適合追求組織效能及個人成長的專業人士閱讀。 評估和回饋:建立定期評估和回饋機制,以促進員工成長和組織發展 企業若想持續興旺發展,就必須建立一套精準而全面的績效評估和回饋系統。這樣的系統有助於衡量員工的表現,更是推動員工成長、促進組織溝通的重要機制。
盡可能保住「目標、利益」,不是重點的東西「不要過度執著」,可以改變就改,不能改變的釋懷。
要持續性強化信件中的表達能力,條列式、長話短說、縮短對方閱讀的時間、提高對方快速理解的效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談工作上的成長時,我們多半會聚焦在各種能力的累積與提升,或是選擇賽道、產業跳轉的判斷,然而比較少談到的是工作習慣的養成。 由於近來在社群上,逐漸看到針對新鮮人工作習慣的建議。在此我想分享一個,不論是工作了多久,都相當適用的習慣養成,那就是:關於回饋,請主動出擊,也是所謂的主動尋求回饋。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五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培養成長心態: 認識在AI時代如何透過「成長心態」面對新知識和技術。 策略化學習能力: 提供學習策略指南以評估自身學習目標與方法。 效率提升方法: 鼓勵透過學習AI工具與參與學習社群以提升學習成效。 重新定義高效學習 在人工智慧(AI)日益影響工作與學習方式的今天,
Thumbnail
本文探討績效評估與回饋的重要性,適合追求組織效能及個人成長的專業人士閱讀。 評估和回饋:建立定期評估和回饋機制,以促進員工成長和組織發展 企業若想持續興旺發展,就必須建立一套精準而全面的績效評估和回饋系統。這樣的系統有助於衡量員工的表現,更是推動員工成長、促進組織溝通的重要機制。
盡可能保住「目標、利益」,不是重點的東西「不要過度執著」,可以改變就改,不能改變的釋懷。
要持續性強化信件中的表達能力,條列式、長話短說、縮短對方閱讀的時間、提高對方快速理解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