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閱讀跟職涯發展、履歷撰寫、面試技巧相關的書籍,於是產生了一個困惑。
我的困惑是:為什麼在已經有上述書籍的情況下,還會需要職涯諮詢呢?
以下是我自己在思考的幾個原因,與大家分享。
方向感與信任
職涯發展相關的書籍,多半會透過作者本身或週遭的故事,來帶出探索的框架或主軸。
因此,我們會先讀到一些故事,再看到一個職涯規劃或探索的模式或提醒,然後可能會有一些引導的問句,讓我們練習去梳理自己的動機、興趣、價值觀等等的面向。
接著再一層層遞進,或是在不同面向輪轉,直到走完一個架構的各面向,於是我們得出一些可能熟悉或未曾想過的自己的碎片,而它們會以某種連結,幫助我們看到職涯規劃或探索的部分草圖。
然而現實是,讀者未必會一次就把書讀完,也未必會一次就把書中的練習都做完,因此在被切割的時間節奏下,讀者不容易建立起完整的方向感,也未必能對自己的持續練習抱有信心,因為每一次啟動練習,都需要重新燃起動力。
相比之下,職涯諮詢的節奏與方向,有諮詢師來協助引導與編排。當個案的動能不足時,也會有個人(諮詢師)透過某些方法點出來,並且採取行動,為雙方互動的過程強化信任建立的基礎。
提問的強度與深度
當然,我們也可能是那個極度認真,希望透過書籍來剖析與規劃自己職涯藍圖的那一位。
但是,書中自我練習的提問設計,可能與我們的認知有所出入,提問可能太淺、也可能太深,簡言之,不夠個人化。
因此,即便看了範例,也寫下了自己的想法,仍然會有種莫名的距離感,覺得似乎缺少了些什麼,但我們也未必能夠及時地找出來。
由於職涯諮詢是一對一的深入互動,諮詢師根據過往大量接觸案例的經驗,以及與我們相處的觀察之下,快速掌握我們個人可能有的反應、逃避、困惑,並以此來調整如何互動、提問與追問。
在這樣高度個人化的互動之下,我們作為個案其實就是中心,一切的討論都圍繞著我們的職涯需求來進行。如果提問太淺,諮詢師會自行加深,如果提問未能切入個案有所感之處,諮詢師會自己換種方式來進行。(以職涯諮詢的用語來說,就是「以個案為中心」)
陪伴感與互動的溫度
相較於人與人的互動,書籍仍然有其侷限與距離。
即便對於書中的故事有所共鳴,但作者也無法做到跳出來與我們同在,甚至是對於我們的個人處境有深度的觀察與同理。
大部分的我們,會找職涯諮詢師的情況,多半是自己已經困惑不已,難以自行梳理。
在這種高度需要被支持的情形之下,除卻針對職涯困擾的諮詢推進與釐清,陪伴也是職涯諮詢師在過程中大量提供與協助的。
那種「當我有職涯上的困難,有個人在身邊陪伴,一起面對、解決問題」的陪伴感,有時甚至是我們能夠好好前進的重要動力來源。
過程中獲得的溫度與溫暖,也是我們能夠再次直面難題的助力之一,因為我們能夠重新去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對眼前的挑戰,不是孤身一人,也不是如履薄冰,而是有人支持,自己也掌握了方向與方法。
總結
以上是我在思考,職涯諮詢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以及書籍無法取代的原因。
也期許自己能夠持續做到前述的程度,在協助個案的同時,能兼顧專業展現,並且以溫暖來予以支持,讓每一位個案都能夠攻克當下的職涯難題,往更完整的自己邁進。
你是否曾遇過與前述相符的職涯諮詢師呢?
或者,你是否曾透過職涯諮詢釐清了自己的困惑,甚至是克服挑戰呢?
歡迎你留言分享曾有的經驗,
也在此,與你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