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親子| 你又不是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月描述7歲女兒說她遇到事情,總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狀況,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焦慮,可能因為年齡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總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例如,暑假剛開始,作業中有一項是背「九九乘法」,她一開始就大哭說「背不起來,這麼難」,如果不理她,她會一直針對這件事哭一、兩個小時。所以小月安慰她說:「試試看,才知道難不難;整個暑假這麼長,有很多時間可以背,妳要相信自己可以辦到;姊姊小時候聽CD多聽幾次就背起來了,媽媽幫妳找CD……」但是女兒聽完更生氣,覺得「我們又不是她,當然覺得不難」。

小月嘆氣:「最後我們自己被氣到不理她。女兒自己消化後,就開始背,幾天後,她從安親班回來,就說她會背了。」

〈展現同理心〉別急著建議 先接住孩子情緒

小月的女兒有可能是求好心切,擔心自己背不起來,也有可能是對自己比較沒有信心,較容易有負面思考傾向,但爸媽要相信孩子有學習調整能力,會長成有自信且願意面對挑戰的人。

多數父母都是直接解決問題,沒有先接住孩子的感受,直接給建議,或是怪孩子「氣什麼氣、不要哭」,這樣否定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覺得爸媽不理解他,難怪小月女兒更生氣,覺得「你又不是我,當然覺得不難」。還有小月把姊姊當女兒的範例,也可能在往後造成手足緊張或競爭之況。

當孩子說:「我背不起來、很困難」時,先接納孩子此刻的擔心、沮喪,甚至憤怒的情緒;大人請想想,如果我們現在是7歲,也可能覺得要背這麼多數字好困難吧?當我們能同理孩子,就能夠感受並回應她的情緒,如:「妳是不是擔心背不起來?我也覺得『九九乘法』有點難背,因為數字好多。」

哭一、兩個小時,那是孩子的求助訊號,需要父母的陪伴啊!「妳很傷心是嗎?媽媽陪妳。」接住孩子的情緒:「覺得背『九九乘法』很困難才哭是嗎?」等待孩子的回應。

等孩子發洩完情緒,我們可問問孩子:「那我們去問問姊姊以前怎麼背?還是媽媽跟妳一起背?或妳要自己先試一試……」若孩子告訴你要自己背,爸媽可以告訴孩子需要幫忙,都會在!當然爸媽要準備教學策略,如第一天背「一」的乘法、第二天背「二」的乘法……背到「五」先複習;或解釋「九九乘法」的原理、重複聽背誦CD,還可查網路別人的教學經驗等等。

〈最易忽略〉肯定孩子進步 強化自信心

爸媽常會忽略「肯定孩子學習的進步」這一步驟,因為傳統教育上,「做得好是應該」,當小月女兒「從安親班回來,女兒就說她會背多少了」,多數父母會忽略回應孩子,當孩子跟我們說他會背多少了,孩子除了是分享他的進步外,更是孩子在建立他的學習習慣,因此,爸媽可以肯定並對孩子解決問題的方式好奇:「妳會背了啊,很有進步耶,妳怎麼背的,可以教我嗎?」或是肯定孩子的行為,如「爸爸看到你晚餐飯後都在背誦『九九乘法』,很認真」。

透過「別急著給孩子建議,先接住孩子情緒、提供策略讓孩子選擇及肯定孩子的進步」教養3步驟,我們除了培養孩子面對問題,不先以哭鬧、生氣的方式面對挑戰或困難外,更建立孩子「自我調整」的習慣,並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累積一次次解決困難的進步,培養出有自信、內心強大的孩子。

本文刊登於自由時報家庭版(2022.10.19)

高雄市立美術館園區

高雄市立美術館園區


#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親子教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怡的沙龍
74會員
457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怡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4
2025/03/24
2025/02/23
用故事及隨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喚醒孩子的天賦,啟動3〜9歲創造力開關
Thumbnail
2025/02/23
用故事及隨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喚醒孩子的天賦,啟動3〜9歲創造力開關
Thumbnail
2025/02/16
用聽故事玩遊戲,喚醒孩子天賦,正是時候啟動3〜9歲創造力開關。
Thumbnail
2025/02/16
用聽故事玩遊戲,喚醒孩子天賦,正是時候啟動3〜9歲創造力開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小月描述7歲女兒說她遇到事情,總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狀況,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焦慮,可能因為年齡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總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Thumbnail
小月描述7歲女兒說她遇到事情,總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狀況,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焦慮,可能因為年齡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總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Thumbnail
去接女兒補習下課,女兒臭著一張臉上車。 「怎麼了?」「我很累。」語氣充滿煩躁。 「上課很累啊?」「上課三個小時不累嗎!?」她反問我,口氣不是很好,好像我欠她錢。 嗯~有感覺她的疲累而且想睡覺,血條大概只剩三格。 當媽的評估,現在不是糾正她說話語氣的時候,少說話為溝通上策,免得青少年暴走。
Thumbnail
去接女兒補習下課,女兒臭著一張臉上車。 「怎麼了?」「我很累。」語氣充滿煩躁。 「上課很累啊?」「上課三個小時不累嗎!?」她反問我,口氣不是很好,好像我欠她錢。 嗯~有感覺她的疲累而且想睡覺,血條大概只剩三格。 當媽的評估,現在不是糾正她說話語氣的時候,少說話為溝通上策,免得青少年暴走。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當人們越來越年長,便越來越不會處理事情,有些時候還不如小孩子的處理來個爽快。 童言無忌,有些時候的童言童語,倒是讓事情處理不好的大人,該好好學習。 有個孩子的媽總是因為軟弱,常被欺負,她雖然想進了方法,看盡了所有心靈書籍,甚至還做了心理輔導,女兒看在眼裡,最後也忍不住說了~媽媽,如果你覺得委屈,下次
Thumbnail
當人們越來越年長,便越來越不會處理事情,有些時候還不如小孩子的處理來個爽快。 童言無忌,有些時候的童言童語,倒是讓事情處理不好的大人,該好好學習。 有個孩子的媽總是因為軟弱,常被欺負,她雖然想進了方法,看盡了所有心靈書籍,甚至還做了心理輔導,女兒看在眼裡,最後也忍不住說了~媽媽,如果你覺得委屈,下次
Thumbnail
我跟姊姊的溝通方式,不等於完全適合跟妹妹的溝通方式, 我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更不等於適合姊姊處理情緒的方式, 我能理解自己講出來的話,但我要一個未滿五歲的孩子“立刻”學會「尊重」,是不是也對她來說太沈重? 我在面對孩子的紛爭時,可能表達出我不會生氣的字句,但我是否把手插著腰然後沒有表情的看著她們呢?
Thumbnail
我跟姊姊的溝通方式,不等於完全適合跟妹妹的溝通方式, 我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更不等於適合姊姊處理情緒的方式, 我能理解自己講出來的話,但我要一個未滿五歲的孩子“立刻”學會「尊重」,是不是也對她來說太沈重? 我在面對孩子的紛爭時,可能表達出我不會生氣的字句,但我是否把手插著腰然後沒有表情的看著她們呢?
Thumbnail
女兒遇到事情,總會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事情,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然後有這想法後,人就會開始焦慮……,可能因為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Thumbnail
女兒遇到事情,總會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事情,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然後有這想法後,人就會開始焦慮……,可能因為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Thumbnail
這陣子,我在整理我與太太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裡的歷程;我回想起一個重要的關鍵事件:大女兒在全時間在家自學之後,終於有機會代謝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創傷。 而「從家長變成老師」的角色轉換,讓大女兒有了「將過去不能直接在學校、對老師釋放出來的不滿」投射和釋放在我身上的時機。
Thumbnail
這陣子,我在整理我與太太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裡的歷程;我回想起一個重要的關鍵事件:大女兒在全時間在家自學之後,終於有機會代謝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創傷。 而「從家長變成老師」的角色轉換,讓大女兒有了「將過去不能直接在學校、對老師釋放出來的不滿」投射和釋放在我身上的時機。
Thumbnail
「我不想要再用奶奶的定義了!人怎麼可能不是『一次就學會』,不然就是『不管怎樣就是學不會』?而且,我因此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精熟的事情;之前,還需要在懂了一些的時候,就要裝作很厲害,然後再來擔心、害怕會被別人發現,其實我不懂的還有很多⋯⋯」—— 大女兒邊哭邊說。
Thumbnail
「我不想要再用奶奶的定義了!人怎麼可能不是『一次就學會』,不然就是『不管怎樣就是學不會』?而且,我因此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精熟的事情;之前,還需要在懂了一些的時候,就要裝作很厲害,然後再來擔心、害怕會被別人發現,其實我不懂的還有很多⋯⋯」—— 大女兒邊哭邊說。
Thumbnail
我們都應該花時間與自己好好的相處,好好的與自己成為朋友,因為唯有當理解了自己之後,才有辦法同理他人。
Thumbnail
我們都應該花時間與自己好好的相處,好好的與自己成為朋友,因為唯有當理解了自己之後,才有辦法同理他人。
Thumbnail
爸媽雖然用心良苦,但這些吃苦用在不同的小孩身上不一定就是吃補。孩子們會下意識的抗拒,直觀地想試試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步調,卻不知道該怎麼跟大人說,在大人看來就是不聽話、不受教、自討苦吃。其實沒有一個小孩想當壞孩子的。
Thumbnail
爸媽雖然用心良苦,但這些吃苦用在不同的小孩身上不一定就是吃補。孩子們會下意識的抗拒,直觀地想試試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步調,卻不知道該怎麼跟大人說,在大人看來就是不聽話、不受教、自討苦吃。其實沒有一個小孩想當壞孩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