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與重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了黃仁勳的演講 他提到一間公司要成長

就必須得學會「自我饞食」 

創新技術與產品 吃掉自己原有的技術與產品 否則就會淪為被其他公司饞食




讓我想到 我走出自己舒適圈這件事情 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只是把這件事 運用在自己身上







我知道我是高敏感人 也是共感人

我比較容易感受到別人的情緒與狀態 並且因為容易共感 所以也比較容易影響自己的情緒與狀態




要維持自己的狀態是一件需要一直練習的事情

這並不容易

所以這是為什麼我減少社交的量 並且精選我要社交的人 就是我的朋友圈




我的朋友都是經過我的挑選的

我們彼此信任 所以不用長時間相聚也可以保持很好的關係

這樣好以維持我的社交精力 也不佔用彼此很多時間 兩全其美




說回來

這次跳出舒適圈的改變 即是要我重新去面對到「社交」這件事

可能會遇到很多無效社交 或是為了場合而做的場面社交

這些都是我原本捨棄掉 避免去面對的事







我知道這次的改變會影響我整個人

我可能會變得跟以前不一樣

心情可能無法一直如此平穩

可能會再次發生焦慮的狀況 隨著事件 一次又一次




老實說我已經因為這樣的改變產生焦慮過了

因為改變導致未來太多不可控因素 而我試圖控制它

但現在打字後看 其實不改變的話 未來其實也是不可控的🤣




總之這樣的改變是必然

破壞與重建 毀滅與重生

這是宇宙的法則之一




我還不知道下一個我會長什麼樣子

但我會期待




後記:這篇文就是我的焦慮文😂


3會員
18內容數
孤獨的探索自我之旅,將感受分享出來就不這麼孤獨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鯨魚的自我之旅 的其他內容
不能急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斷地走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活著最開心的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階段性的尾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短詩-日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全新的未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破壞性衝突的內在反應歷程:自動思維與破壞性反應 ~ 「建設性衝突」系列文章 之三本文介紹了非理性想法和破壞性反應的影響,以及如何覺察並改變這些反應。
Thumbnail
avatar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考』
2024-06-04
藝術療遇|自由自在地創作與破壞~聊家族系統動力&複雜性創傷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avatar
夜希的談心空間
2024-03-10
價格戰的破壞力與避免《精準定價》的作者Hermann Simon一直強調採用降價或折扣時,對於公司利潤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當競爭對手間陷入價格戰,他認為是破壞產業最有效的手段。他引用了一位美國經理人的看法:「在戰爭中,原子彈和價格都受到同樣的限制:兩個都只能使用一次。」從這個誇大的看法中,不難看出價格戰的傷害。
Thumbnail
avatar
Roger學長
2023-11-28
日讀詩篇#20【破壞與重建】【破壞與重建】 那些具破壞性的自我中心, 想永不停歇的強颱, 暴風席捲所有維繫和諧的秩序, 所有承載善意的風景。 然而,終究還能重建些什麼, 是因為仍有無私的愛, 永不止息。 「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詩篇 14:6 *** ❤️感謝你/妳駐足觀閱,伴我讀詩 願平安與祝
avatar
日日樂讀手札
2022-11-10
破壞與重建這樣的歷程,很像人生中不斷遇到的各種習性調整一般。如果心不夠柔軟,適應起來都會自己跟自己生氣。能有這樣的機會審視且擊敗自己的習性,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習性,也是人生路上難得的體驗。
Thumbnail
avatar
Jerome
2022-07-02
【破壞自己的咒語:我應該】思維的進化系列之四應該思維分為兩種: 1️⃣對世界🌍和他人的應該思維。 2️⃣對自我🧍‍♂️的應該思維。 今天就來講第二種:破壞自己的咒語-我應該。 我應該 = 自尋煩惱、源自於模仿、非黑⚫即白⚪ 就像一塊大石頭🗻,讓我們在壓迫中找不到自我,進而讓我們的思維僵固化。 從而造成自我的煩惱。
Thumbnail
avatar
旺旺先輩-葉旺旺
2022-04-19
破壞與建設 李源義是我在輔大宗教系修學分時,認識的佛教組同學,在我當兵時,他考上了政大宗教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後,在國立的某社會觀察機構,當學術研究員。 📷 📷 11 讚 留言 分享 在線上 張旭淵 3 小時 · 分享對象:所有人 📷 貓咪愛紙箱
Thumbnail
avatar
張旭淵
2022-02-20
不單純的給予,破壞了關係中的信任基礎⋯⋯重新回到「給予/接受」的整合吧!為什麼我的心裡會有「不能好好接受,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不會往『會不會是對方給的東西有問題?』的方向去思考;最後,如果真的是接受的東西有問題,還是會覺得要吞下去。」的想法?
Thumbnail
avatar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
2021-10-28
從「破壞性創新」理論到產業的解構與重建/謝志文日前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驟然離世令人惋惜,但留下了許多知名著作;從談企業因應創新擾動的「兩難」、「解答」、「修煉」,到更具體的「用途理論」、與整理業界創新者的「五個DNA」,都為業界跟學術領域帶來許多啟發。本文以這些思考與案例為起點,討論產業的創新、解構、以及重建。
Thumbnail
avatar
吐納商業評論
2020-02-04
在破壞與創新之間的共生與競合 文/編輯部 圖/林詠絮、紀緻謙、呂豐餘、黃逸甫提供   回看媒體服務的興起,就是隨著傳播媒體技術及社會環境的發展演進,由過往屬於廣告代理商的單一部門,展延成為媒體代理商,以因應廣告主經營電視、報紙、雜誌和廣播等不同媒體的需求。1997年,台灣第一家媒體代理商傳立媒體成軍,媒體代理商與廣告代
Thumbnail
avatar
廣告雜誌
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