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九年人資生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發現,我紀錄下了離職前後的心境,也把如何判斷離職、好好離職寫成文章來提醒自己。隨著諮商告個段落,也透過文章來為諮商劃下句點。

但是過往將近九年的人資生涯,似乎沒有好好地梳理,只有進入休息狀態,陪伴家人兩週後開始旅行,把自己放置到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當中。

於是,想透過這篇文章,簡單地為自己整理過去這些年的人資生涯,並且用三個重要的學習來為它好好做個收束。


什麼都可能要學、要碰

不諱言,人資的入行門檻低,但後續的每個階梯未必都能一腳踏上,有時甚至還有刀梯的存在。

隨著加入的公司/組織/單位的複雜程度不同,以及老闆、決策層對人資的角色定位與賦權差異,作為人資能夠經歷與磨練的強度也會截然不同。

這些年前後做過非營利組織的人資策略與教育訓練規劃,也在全球百大企業進行實習生的體驗設計與管理,後來因緣際會接觸到智慧製造產業,正式接觸員工關係以及工程師的招募。

然後再轉往教育非營利組織做實習生的 program 設計,以及勞動法令的健檢與遵循,最後則是在教育新創進行招募、教育訓練執行,以及績效考核設計以及各項人資基礎的建置。

簡單來說,一直都是偏向 full-function 的角色定位,這意味著什麼都要碰,並且都需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掌握一定的要領。

更多時候,自己是唯一從事那項任務/範疇的人,在沒有同儕可以相互學習的情況下,有時只能透過任務的前後來比對自己的成長。

由此,我被磨成更有彈性,並且高度自主學習,而這也帶來許多意料之外的養分,讓我接觸到許多好玩有趣的事物。


強心臟的養成

然而人資時常是資方與勞方之間的折衝,某些情形下,甚至需要因應事件,扮演黑臉或是較為不討好的那方,於是快樂、愉悅的事情鮮少會找上門來,迎頭而來的多半是議題、狀況等有待梳理解決的事情。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在直接跟老闆工作匯報的情況下,會最即時地得知組織的最新變化與調度安排,也時不時會擔任老闆或同事的樹洞,把聽到的秘密或資訊默默吞下去,然後再深吸一口氣(有時是深呼吸三分鐘),繼續運籌帷幄,推動各項事務的進展。甚至因為各種原因,會去擔任壞消息甚至是資遣的溝通者,但同時也需要照顧資方的考量,以及勞方的心情,權衡兩造,在最後的最後才會去照顧自己。

因此,逐漸養成了一顆強心臟。那並不是沒血沒淚,冷酷無情,而是指在遇到任何事時,都要能保持冷靜,判斷清楚當下的狀況,然後給出建議,甚至是主動採取行動。

但這也讓我花了好些年透過心理諮商,慢慢地拿回覺察自己情緒與感受的能力,去平衡過度理性的自己,成為更加融合的狀態。


更多時候是面對人性

曾聽過有人是因為對人感興趣,而踏入人資的領域,我自己當年便是如此。但走了一遭後,我覺得對人的興趣並不足以支撐自己長久地走下去,因為這個角色最直接面對的是各式各樣的人性,如果能單以對錯來區分,那再簡單不過,但人性往往都有其灰色地帶,沒有對錯的分別,而是存有立場與觀點的差異。

能不能去應對職場中形形色色的人性,在需要銳利時,不會瞻前顧後,需要圓融時,不會橫衝直撞,除了是個吃特質,也是高度考驗個人價值觀的工作。

當人性是書中描寫的內容時,讀起來是高潮迭起,但如果那是日常工作的樣貌,並不是每個高潮迭起過後,都能夠優雅地站起來。

當遇到信任被破壞、惡意操作、政治角力等情況時,如何不隨之向下沈淪,除了離職,更長遠、直接的是自己究竟能接受到什麼程度。

不論自己當時願意與否,在經歷那些光怪陸離的情況時,我都硬生生地逼著自己去直面那些情境,然後發現有些情況我能接受,甚至戰回去,但也有就此再也不見的關係斷裂。於是,我發現自己除了學會承受,也默默地學會割捨與放棄。


總結

現在回過頭來看,因為人資的經歷,讓我學會不少事情。然而,往深處一挖,也少不了相對的嚴肅或該說是殘酷,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

我由衷地感謝自己作為人資時,經歷的每件事情所帶來的歷練。也感謝自己在反覆體驗與調整過後,找到職涯諮詢這條更加適合的道路,讓我無需全然放棄在人資所累積的一切能力,反而是以擴展的方式,在全新的場景中遷移使用。

如果再來一次,我仍然會選擇踏入人資的領域,因為唯有自己實際體會過,才能夠從中找出未來的機會與可能性,然後繼續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瑪的職涯筆記
24會員
120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艾瑪的職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離開跑了10年的職涯跑道, 轉進一團迷霧中 。 我帶著引以為傲的外語能力、 自詡能夠如海綿般吸收的學習力、 以及背包經驗曾周遊四海的適應力, 來到我期望能夠如魚得水的新工作。 2週過去, 「我很好, 我只是需要時間適應和摸索, 畢竟是全新的領域。」 21天過去, 「我可
Thumbnail
離開跑了10年的職涯跑道, 轉進一團迷霧中 。 我帶著引以為傲的外語能力、 自詡能夠如海綿般吸收的學習力、 以及背包經驗曾周遊四海的適應力, 來到我期望能夠如魚得水的新工作。 2週過去, 「我很好, 我只是需要時間適應和摸索, 畢竟是全新的領域。」 21天過去, 「我可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