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界限》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建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

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建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


《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


這本書的作者楊嘉玲心理師,我知道她是來自於他們所經營的一個頻道叫「啟點文化」。裡面分享了很多心理學、以及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一些心理相關的疑惑的內容。

但我看到這本書卻是來自於網路上一篇擷取內文的文章,在閱讀那篇文章後,我便發現這本書就是我之前一個疑惑很久的概念的答案。

也就是:能拉開自己與其他人的心理距離這樣的一個概念,到底是什麼呢?

這本書的標題「心理界限」,就是在描述並說明這一個概念。



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疑惑,是來自於這個概念、或說這個能力,是我後來發現我之前做心理諮商時,心理師協助、甚至可以說是訓練我做的事。

在以前,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同情心過度氾濫、動不動就會受到他人情緒影響也跟著失去情緒掌控力的人。但在心理師的協助下,我發現我逐漸地可以在這部分有些進步。


也就是說,我個人很推薦發現自己很容易受到他人話語、行為、情緒影響就跟著走的人來看看這本書,或許能有新的想法也說不定。

而作者也在書中列舉了幾個個案改編過來的例子,或許有類似情況的人可以翻閱看看這本書。

我在這邊直接透過照片分享一小部分的內文,它描述的是這些個案們會有的想法:


我覺得這部分非常的貼近生活、或說是我們台灣人的文化,可能因為心理師是在台灣執業的臨床心理師,因此她所遇到的個案幾乎可說是我們身邊就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甚至就是自己會出現的情況,也因此我覺得這部分也是這本書值得閱讀的價值所在。


===分隔線===


分享幾個書裡面提到我覺得有幫助的部分:


1. 所謂的「心理界限」,顧名思義就是每個人在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極限。超過某個特定的範圍,就會有一種被勉強、逼迫的感覺。

這邊是在講解心理界限的這個概念。界限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每個人的界限不只不大一樣,即使是同一個人在遇到不同的人、情況,這個界限也都可能改變。

但歸根究柢,它的概念就是「自己知道自己能接受的範圍、或是底線在哪裡」。


2. 「溝通能力」是捍衛心理界限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當在別人踩到界線的時候,能清楚且堅定並合適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才能捍衛住自己心裡的那條線。


3. 「核對」的能力

心理界限不清楚的人,常常用自己的感覺去推論對方的想法,而非回歸事物的本質。

而作者認為「核對」,也就是向對方進行確認,提出問題、確認彼此的想法,而非用「我以為」去做猜測,能幫助我們了解彼此真正的想法與需要,也了解彼此的界限所在。


4. 接納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如果否認自己的需求,往往付出最後可能就變成犧牲,長遠來說不會是個健康的關係。了解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並且找尋適當的詞彙表達出來,會是一個幫助建立心理界限的方法。


5. 設立條件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訂出界限的意思。

如果A、我就B。

我不是不幫忙,只要他做了A,我就可以B。但如果他不做A,我就不做B。

了解自己或對方的條件是什麼,也就知道彼此的界限在哪。


6. 重新框架 (reframe)

透過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不再執著某一種想法,便能看見其他的可能性,給予事物新的意義。

不僅如此,透過調整自己內在的語言 (也就是自己在心中的自言自語) 也能幫助我們建立心理界限。

例如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將「應該、一定」換掉。

「我應該要回家陪媽媽吃飯。」>「我選擇回家陪媽媽吃飯。」



之前我曾想過,心理界限明確的人 (也就是只負擔屬於自己的責任、將他人的責任還給對方這件事) 會不會顯得很無情呢?

但我最後的想法是:並不會。

因為當我們先照顧好自己,我們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

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幫助他、如果要幫助,哪個方法才是對雙方最好的幫法等等。以免因為自己一時衝動,卻反而幫了倒忙,不僅對對方沒有助益、甚至讓自己在未來受傷。

也因此或許有時當下會顯得有些無情,但其實做出的卻是對雙方未來都好的一個決定。


最後,若同樣對「心理諮商到底是在做什麼」這件事有興趣的話,也推薦閱讀另一本也很精彩好看的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閱讀心得



以上便是我對這本書的分享,希望能帶給你一些新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洛非的沙龍
14會員
33內容數
日常閱讀心得、筆記,喜愛的歌曲與翻譯分享。 歡迎前往我的社群與我有更多互動。
洛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此篇為閱讀《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一書的心得感想與摘要。 這是一本探討談判技巧的書籍,強調創造雙贏、爭取雙方最大的價值,而非單純爭取更多利益。 書中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系統性方法,透過案例分析作闡述,並且梳理常見的談判障礙,幫助讀者克服障礙,進一步運用心理學原理與相關策略來提升談判能力。
Thumbnail
2025/02/24
此篇為閱讀《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一書的心得感想與摘要。 這是一本探討談判技巧的書籍,強調創造雙贏、爭取雙方最大的價值,而非單純爭取更多利益。 書中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系統性方法,透過案例分析作闡述,並且梳理常見的談判障礙,幫助讀者克服障礙,進一步運用心理學原理與相關策略來提升談判能力。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探討熱情的書籍。 兩位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對象訪談和大量研究,解析「熱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它的優點與潛藏在其中的陷阱。並且給出了如何好好的駕馭熱情、讓讀者透過熱情而成長的意見。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探討熱情的書籍。 兩位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對象訪談和大量研究,解析「熱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它的優點與潛藏在其中的陷阱。並且給出了如何好好的駕馭熱情、讓讀者透過熱情而成長的意見。
Thumbnail
2025/01/01
這本書深入探討如何提升自我覺察能力,進而培養自己的深度洞察力,幫助自己在生活、職涯上成長。 書中提供內在、外在洞察力培養方法,並告訴我們常見的迷思與破除方法,以及應對自我覺察能力不足者的策略等等。 我在文章中也摘錄了書中收穫甚多的概念,作為筆記分享。
Thumbnail
2025/01/01
這本書深入探討如何提升自我覺察能力,進而培養自己的深度洞察力,幫助自己在生活、職涯上成長。 書中提供內在、外在洞察力培養方法,並告訴我們常見的迷思與破除方法,以及應對自我覺察能力不足者的策略等等。 我在文章中也摘錄了書中收穫甚多的概念,作為筆記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人性 #自我掌握感 #自信#試用#反悔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人性 #自我掌握感 #自信#試用#反悔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Thumbnail
《心理界限》分享了設立心理界限、保護自己的能力,包括溝通、核對、接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設立條件、重新框架等方法。這些概念貼近臺灣人的文化,值得閱讀。
Thumbnail
《心理界限》分享了設立心理界限、保護自己的能力,包括溝通、核對、接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設立條件、重新框架等方法。這些概念貼近臺灣人的文化,值得閱讀。
Thumbnail
唯有能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能自己擔起情緒的責任,擁有珍費的關係,而不是彼此勒索、彼此威脅,痛苦地留在關係裡彼此埋怨,卻總是無法離開。 情緒界線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互動或面對特定情境時,所能夠容忍和表現的情緒範圍。這種界線可以因人而異,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經歷、價值觀等因素。
Thumbnail
唯有能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能自己擔起情緒的責任,擁有珍費的關係,而不是彼此勒索、彼此威脅,痛苦地留在關係裡彼此埋怨,卻總是無法離開。 情緒界線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互動或面對特定情境時,所能夠容忍和表現的情緒範圍。這種界線可以因人而異,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經歷、價值觀等因素。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所以,該怎麼劃界線? 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之後,很常在網路上看到各種文章提到「劃界線的重要」, 對身為高敏感人的我來說,這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學習與練習的事。 雖然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但卻很少人分享「該怎麼劃界線?」 我曾經歷過像刺蝟一般的時期,當時的我以為所謂的劃界線就是要讓對方清楚明白我
Thumbnail
所以,該怎麼劃界線? 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之後,很常在網路上看到各種文章提到「劃界線的重要」, 對身為高敏感人的我來說,這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學習與練習的事。 雖然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但卻很少人分享「該怎麼劃界線?」 我曾經歷過像刺蝟一般的時期,當時的我以為所謂的劃界線就是要讓對方清楚明白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