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但也不是無緣無故去挑釁別人的類型,
只是當受到對方無理的招惹時,
我絕不會輕易放過他罷了。
然而,為什麼我總是感到自己頻頻被激怒呢?
經歷了長期的觀察,我漸漸明白,
也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對方的惡意,
而是在於對方的無知。
就像有時候我們並不是討厭某個人,
而是討厭他的態度一樣。
在這個快速且自由的現代社會,
傳統的繁文縟節逐漸被遺忘。
一開始我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畢竟時代不同了。
但禮貌並不是簡單的時代問題,
而是思想、知識、習慣與文化的差異所致。
做人要有禮貌
對從小就被母親嚴格教育做人要有禮貌來講,
我想,這多半是面子的問題,
有禮貌的孩子通常被認為是有家教的。
因此,當我看到那些大吵大鬧、不守規矩的孩子時,
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可愛,更不會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
我只會覺得,這是什麼樣沒禮貌的父母?
禮儀成就不凡
就像電影《金牌特務》的一句台詞。
不凡的人是什麼樣子?
我想,這正是禮貌的力量所在。
當我們希望自己與眾不同時,
不一定要很有錢,也不必有多大的成就。
但若能對人有多一絲體貼與禮讓,
馬上就能讓人打從心底尊敬你。
畢竟,文明社會的形成也是經歷了
千年的積累與進化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什麼時候不用禮貌?
這或許會和我前面提倡的內容有些矛盾,
但現實情況往往更為複雜
禮貌的態度應該是互相的,必須是互相的。
當有一方表現得特別獨裁、惡霸時,
你的禮貌對他們便失去了效用。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人還是必須被教育,
無論是依靠眾人的力量,還是憑藉個人的力量,
我們這些沒有犯錯的人,都不應該去忍受這樣的氣,
或是簡單地不跟他們計較。這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
這並不是說我們也要對他們無理,
而是必須嚴厲制止這樣的行為。
禮貌應該是互相尊重的基礎,但對於不尊重他人的人,
我們有權利並且應該站出來,堅定地表達我們的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