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的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但也不是無緣無故去挑釁別人的類型,

只是當受到對方無理的招惹時,

我絕不會輕易放過他罷了。


然而,為什麼我總是感到自己頻頻被激怒呢?

經歷了長期的觀察,我漸漸明白,

也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對方的惡意,

而是在於對方的無知。


就像有時候我們並不是討厭某個人,

而是討厭他的態度一樣。


在這個快速且自由的現代社會,

傳統的繁文縟節逐漸被遺忘。


一開始我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畢竟時代不同了。


但禮貌並不是簡單的時代問題,

而是思想、知識、習慣與文化的差異所致。


做人要有禮貌

對從小就被母親嚴格教育做人要有禮貌來講,

我想,這多半是面子的問題,

有禮貌的孩子通常被認為是有家教的。


因此,當我看到那些大吵大鬧、不守規矩的孩子時,

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可愛,更不會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


我只會覺得,這是什麼樣沒禮貌的父母?


禮儀成就不凡

就像電影《金牌特務》的一句台詞。

不凡的人是什麼樣子?


我想,這正是禮貌的力量所在。

當我們希望自己與眾不同時,

不一定要很有錢,也不必有多大的成就。

但若能對人有多一絲體貼與禮讓,

馬上就能讓人打從心底尊敬你。

畢竟,文明社會的形成也是經歷了

千年的積累與進化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什麼時候不用禮貌?

這或許會和我前面提倡的內容有些矛盾,

但現實情況往往更為複雜


禮貌的態度應該是互相的,必須是互相的。

當有一方表現得特別獨裁、惡霸時,

你的禮貌對他們便失去了效用。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人還是必須被教育,

無論是依靠眾人的力量,還是憑藉個人的力量,

我們這些沒有犯錯的人,都不應該去忍受這樣的氣,

或是簡單地不跟他們計較。這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


這並不是說我們也要對他們無理,

而是必須嚴厲制止這樣的行為。


禮貌應該是互相尊重的基礎,但對於不尊重他人的人,

我們有權利並且應該站出來,堅定地表達我們的立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na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每天都努力活著
ka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想離職卻遲遲未行動?本文提供三個準備步驟:盤點自身能力、設定明確方向及回顧工作經驗,助你找出最佳離職時機,不再猶豫不決。
Thumbnail
2025/04/21
想離職卻遲遲未行動?本文提供三個準備步驟:盤點自身能力、設定明確方向及回顧工作經驗,助你找出最佳離職時機,不再猶豫不決。
Thumbnail
2024/09/05
你足夠「社會化」了嗎?許多人對於這個詞有負面聯想,覺得社會化意味著迎合、妥協,甚至是虛偽。然而,職場中經常聽到的抱怨是,有些人因為「不夠社會化」,行為顯得冒犯、不合時宜,給他人帶來困擾。那麼,「社會化」究竟是好是壞?在職場上,我們能做自己嗎?
Thumbnail
2024/09/05
你足夠「社會化」了嗎?許多人對於這個詞有負面聯想,覺得社會化意味著迎合、妥協,甚至是虛偽。然而,職場中經常聽到的抱怨是,有些人因為「不夠社會化」,行為顯得冒犯、不合時宜,給他人帶來困擾。那麼,「社會化」究竟是好是壞?在職場上,我們能做自己嗎?
Thumbnail
2024/05/27
在日本的漢字中,人類被形容為「人間」,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社會之中,因著脆弱而需要仰賴他人的關愛才能生存。 長大成人後,我們仍須在這個社會中求生存。哪怕選擇隱居山野,獨自自給自足,仍難以全然遠離與人的牽絆。就算我們天生獨立,當感受到人間溫暖時,也會被打
Thumbnail
2024/05/27
在日本的漢字中,人類被形容為「人間」,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社會之中,因著脆弱而需要仰賴他人的關愛才能生存。 長大成人後,我們仍須在這個社會中求生存。哪怕選擇隱居山野,獨自自給自足,仍難以全然遠離與人的牽絆。就算我們天生獨立,當感受到人間溫暖時,也會被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什麼我總是感到自己頻頻被激怒呢?經歷了長期的觀察,經過長期的觀察,我漸漸明白,也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對方的惡意,而是在於對方的無知。
Thumbnail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什麼我總是感到自己頻頻被激怒呢?經歷了長期的觀察,經過長期的觀察,我漸漸明白,也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對方的惡意,而是在於對方的無知。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不同。有的個性比較強勢,有的個性比較溫柔。個性比較溫柔的人,是不是比較討喜,比較讓人們喜歡呢?從某個角度角說是這樣,但是,這樣的人其實很容易變成被欺負的對象,有委屈就往肚子裡吞,因為她溫柔,別人把把她當成情緒的垃圾桶,丟棄自己的情緒垃圾。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不同。有的個性比較強勢,有的個性比較溫柔。個性比較溫柔的人,是不是比較討喜,比較讓人們喜歡呢?從某個角度角說是這樣,但是,這樣的人其實很容易變成被欺負的對象,有委屈就往肚子裡吞,因為她溫柔,別人把把她當成情緒的垃圾桶,丟棄自己的情緒垃圾。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別忙著分析評判他人了!想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是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避免用罪惡感控制別人...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別忙著分析評判他人了!想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是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避免用罪惡感控制別人...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