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生氣的人在許多地方都會表現出來,如:

  1. 在對於他人說的所謂的小事情
  2. 當對方一直無法理解還一直問
  3. 別人說話太過直接或非常失禮

  對於第一種,是指他人說的小事,對於自己來說不是一件小事情,但有時候在生氣前,不訪先冷靜下來思考一下,這件事會在他人眼中是小事而在自己這邊卻是大事,有沒有可能這件事的本質上,或著說這件事的其他面向,真的可以如處理一件小事一樣那樣簡單,或著說就像一件小事不需要太認真看待也沒關係,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

  對於第二種,這種情況很多人都遇到過,可能是一件事情已經重複講了兩遍,但對方還是無法理解,又問了好幾遍,讓人覺得浪費時間又覺得很煩很累,但其實這種情況撇除不專心不認真聽之外,有兩種方式來解讀,如以下:

  • 真的不理解你所說的:這個方式/想法之前沒有聽過所以等於要重新了解並且理解,需要時間,所以才會一問再問,但至少問的仔細,也可以減少錯誤的機率。
  • 害怕出錯而再三確認:「不會就問」,但問了還是怕做錯,所以再三確認,甚至說一做一,這樣或許讓人覺得很累,但一步一步做總比自做聰明還做得一蹋糊塗來的好。

  對於第三種,讓當事人生氣讓旁人尷尬,這種要怎麼樣想才不會生氣呢,其實會發現這類型的人對很多人都是如此,但是是故意的嗎?還是真的不知道這樣講不行?這個答案不清楚,但清楚知道的是「不要跟他們認真。」,設想,對方若是故意的,那不就是看我們會不會因此而生氣嗎?對方若不是故意的,那我們生氣也只是讓氣氛更尷尬。

---------------心靈雞湯

  生氣的人,除非身旁有真正懂自己的人,會試著安慰我們,不然生氣好像也都是自己的事,但我想就算是對自己再好的人,氣消這件事,或著說是要氣消這個選擇也是我們自己本身來選擇,他人是無法幫我們選擇的,那麼既然生氣會影響到心情,生氣後還要讓自己沉靜下來或著換個想法讓自己氣消,又或著想方法讓自己不再一直生氣,那何不一開始就不生氣呢?但是所謂的不生氣不是指忍住不生氣喔!而是指把會讓你生氣的事情轉成不讓你生氣,簡單的說就是轉個想法。

  舉個例子,有一個自己非常珍惜的物品,結果被用壞了,當下肯定會非常生氣,但是稍微暫停思考一下,那樣東西雖然壞了,但自己是不是也有非常珍惜這樣物品過,也有製造了很多的回憶,其實重要的早就不是那樣物品而是更加珍貴的回憶了,雖然東西壞了很可惜,但那份回憶並不會因此而消失,那麼生氣是不是也就不需要了。


對於你來說「生氣的人」是怎麼樣的呢?留言讓我和格友們知道吧!


avatar-img
78會員
142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宇彗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心所欲固然好,但有時也需顧全大局。
對自我要求和對他人要求,一樣也不一樣
不要讓自卑阻礙我們人生前進的道路。
自信的人是因為對自己很滿意?
依賴別人的人是缺少了安全感和自信感?
獨立的人,總有某個瞬間感到孤獨。
隨心所欲固然好,但有時也需顧全大局。
對自我要求和對他人要求,一樣也不一樣
不要讓自卑阻礙我們人生前進的道路。
自信的人是因為對自己很滿意?
依賴別人的人是缺少了安全感和自信感?
獨立的人,總有某個瞬間感到孤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從來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因為脾氣不好,一有不滿便生氣,生悶氣是將所有情緒吞下去,身體吸收太多負面能量,健康早晚響警號。要是不生悶氣而是將情緒爆發出來,結果同樣糟糕。 一個人生氣時,什麼惡毒的話都說得出來,腦袋根本不受控制,想到什麼說什麼,有時連想不到的也脫口而出,冷靜下來才後悔剛剛口不擇言,
Thumbnail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1. 我們好好談談 「有空嗎?我們好好談談 。」 「你現在有時間嗎?我們談談 。」 「我們聊一下。」 2.我了解你生氣的原因 「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不爽。」 「 我知道,你現在不想說話, 那你聽我說就好。」 3.我理解你要表達的 「 你的工作流程,被我打亂, 心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情緒,是影響孩子未來心理、學習、人際與品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能力。專家認為,學齡前是情緒能力養成的最好時機,父母應重視透過繪本書讓子女理解情緒並善用它。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Thumbnail
跟男友吵架時曾經被說過「一直強辯」、「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當看到這本來自水島廣子的《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不再與對錯拔河,從此擺脫「地雷型」人設!》內容簡介時,覺得完全是為我量身訂做的。我的個性倔強,情緒一上來時要拚個輸贏,最後常忍不住陷入內心戲十足的被害者心態。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從來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因為脾氣不好,一有不滿便生氣,生悶氣是將所有情緒吞下去,身體吸收太多負面能量,健康早晚響警號。要是不生悶氣而是將情緒爆發出來,結果同樣糟糕。 一個人生氣時,什麼惡毒的話都說得出來,腦袋根本不受控制,想到什麼說什麼,有時連想不到的也脫口而出,冷靜下來才後悔剛剛口不擇言,
Thumbnail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1. 我們好好談談 「有空嗎?我們好好談談 。」 「你現在有時間嗎?我們談談 。」 「我們聊一下。」 2.我了解你生氣的原因 「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不爽。」 「 我知道,你現在不想說話, 那你聽我說就好。」 3.我理解你要表達的 「 你的工作流程,被我打亂, 心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情緒,是影響孩子未來心理、學習、人際與品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能力。專家認為,學齡前是情緒能力養成的最好時機,父母應重視透過繪本書讓子女理解情緒並善用它。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Thumbnail
跟男友吵架時曾經被說過「一直強辯」、「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當看到這本來自水島廣子的《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不再與對錯拔河,從此擺脫「地雷型」人設!》內容簡介時,覺得完全是為我量身訂做的。我的個性倔強,情緒一上來時要拚個輸贏,最後常忍不住陷入內心戲十足的被害者心態。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