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生氣的人在許多地方都會表現出來,如:

  1. 在對於他人說的所謂的小事情
  2. 當對方一直無法理解還一直問
  3. 別人說話太過直接或非常失禮

  對於第一種,是指他人說的小事,對於自己來說不是一件小事情,但有時候在生氣前,不訪先冷靜下來思考一下,這件事會在他人眼中是小事而在自己這邊卻是大事,有沒有可能這件事的本質上,或著說這件事的其他面向,真的可以如處理一件小事一樣那樣簡單,或著說就像一件小事不需要太認真看待也沒關係,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

  對於第二種,這種情況很多人都遇到過,可能是一件事情已經重複講了兩遍,但對方還是無法理解,又問了好幾遍,讓人覺得浪費時間又覺得很煩很累,但其實這種情況撇除不專心不認真聽之外,有兩種方式來解讀,如以下:

  • 真的不理解你所說的:這個方式/想法之前沒有聽過所以等於要重新了解並且理解,需要時間,所以才會一問再問,但至少問的仔細,也可以減少錯誤的機率。
  • 害怕出錯而再三確認:「不會就問」,但問了還是怕做錯,所以再三確認,甚至說一做一,這樣或許讓人覺得很累,但一步一步做總比自做聰明還做得一蹋糊塗來的好。

  對於第三種,讓當事人生氣讓旁人尷尬,這種要怎麼樣想才不會生氣呢,其實會發現這類型的人對很多人都是如此,但是是故意的嗎?還是真的不知道這樣講不行?這個答案不清楚,但清楚知道的是「不要跟他們認真。」,設想,對方若是故意的,那不就是看我們會不會因此而生氣嗎?對方若不是故意的,那我們生氣也只是讓氣氛更尷尬。

---------------心靈雞湯

  生氣的人,除非身旁有真正懂自己的人,會試著安慰我們,不然生氣好像也都是自己的事,但我想就算是對自己再好的人,氣消這件事,或著說是要氣消這個選擇也是我們自己本身來選擇,他人是無法幫我們選擇的,那麼既然生氣會影響到心情,生氣後還要讓自己沉靜下來或著換個想法讓自己氣消,又或著想方法讓自己不再一直生氣,那何不一開始就不生氣呢?但是所謂的不生氣不是指忍住不生氣喔!而是指把會讓你生氣的事情轉成不讓你生氣,簡單的說就是轉個想法。

  舉個例子,有一個自己非常珍惜的物品,結果被用壞了,當下肯定會非常生氣,但是稍微暫停思考一下,那樣東西雖然壞了,但自己是不是也有非常珍惜這樣物品過,也有製造了很多的回憶,其實重要的早就不是那樣物品而是更加珍貴的回憶了,雖然東西壞了很可惜,但那份回憶並不會因此而消失,那麼生氣是不是也就不需要了。


對於你來說「生氣的人」是怎麼樣的呢?留言讓我和格友們知道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宇彗星的沙龍
79會員
147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宇彗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1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2024/08/11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2024/05/18
感性總會跟心善綁一起?
Thumbnail
2024/05/18
感性總會跟心善綁一起?
Thumbnail
2024/05/06
聽話可以理解為比照辦理嗎?
Thumbnail
2024/05/06
聽話可以理解為比照辦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特別讓人氣惱的事,一般人都能平心靜氣的待人接物,但是生活就是習氣、煩惱、貪瞋癡夾雜,所以遇到一點點不如意就會火冒三丈、埋怨東責怪西,想要安住一分鐘都是奢侈。如果我們不去降伏脾性,任由脾氣想發就發,不僅傷了和氣,也傷了自身的福緣。好來好去,就是善緣,恨來恨去,就是逆緣,因緣不可思議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特別讓人氣惱的事,一般人都能平心靜氣的待人接物,但是生活就是習氣、煩惱、貪瞋癡夾雜,所以遇到一點點不如意就會火冒三丈、埋怨東責怪西,想要安住一分鐘都是奢侈。如果我們不去降伏脾性,任由脾氣想發就發,不僅傷了和氣,也傷了自身的福緣。好來好去,就是善緣,恨來恨去,就是逆緣,因緣不可思議
Thumbnail
1. 我們好好談談 「有空嗎?我們好好談談 。」 「你現在有時間嗎?我們談談 。」 「我們聊一下。」 2.我了解你生氣的原因 「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不爽。」 「 我知道,你現在不想說話, 那你聽我說就好。」 3.我理解你要表達的 「 你的工作流程,被我打亂, 心
Thumbnail
1. 我們好好談談 「有空嗎?我們好好談談 。」 「你現在有時間嗎?我們談談 。」 「我們聊一下。」 2.我了解你生氣的原因 「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不爽。」 「 我知道,你現在不想說話, 那你聽我說就好。」 3.我理解你要表達的 「 你的工作流程,被我打亂, 心
Thumbnail
  「爸爸,有時候跟朋友討論事情時,覺得對方很不可理喻,怎麼溝通都沒有效時,該怎麼辦?」A寶跟我請教。     B寶也附合:「跟人相處,除了你說過的對別人不要有期待來保持自己情緒平穩之外,如果真的對觸犯我們的人很生氣,那該怎麼辦?」
Thumbnail
  「爸爸,有時候跟朋友討論事情時,覺得對方很不可理喻,怎麼溝通都沒有效時,該怎麼辦?」A寶跟我請教。     B寶也附合:「跟人相處,除了你說過的對別人不要有期待來保持自己情緒平穩之外,如果真的對觸犯我們的人很生氣,那該怎麼辦?」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總是引不起他的興趣,甚至還會出言吐槽,說出幾句自以為幽默而犀利(毒舌)的話,自我感覺良好 身邊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我們肯定會慢慢不再願意跟他分享日常,因為覺得「掃興」,原先的熱情就像是碰到了一盆冷水,瞬間被澆熄 其實掃興的人不只會掃別人的興,更重要的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總是引不起他的興趣,甚至還會出言吐槽,說出幾句自以為幽默而犀利(毒舌)的話,自我感覺良好 身邊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我們肯定會慢慢不再願意跟他分享日常,因為覺得「掃興」,原先的熱情就像是碰到了一盆冷水,瞬間被澆熄 其實掃興的人不只會掃別人的興,更重要的
Thumbnail
你也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氣過嗎? 搓不開的垃圾袋、沒有針的釘書機、沒有水的筆,每每這些狀況我都在跟自己生氣,好氣又好笑!
Thumbnail
你也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氣過嗎? 搓不開的垃圾袋、沒有針的釘書機、沒有水的筆,每每這些狀況我都在跟自己生氣,好氣又好笑!
Thumbnail
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抱怨,有時我們會尋求解決辦法。這篇文章探討了抱怨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讓抱怨成為負面能量的來源。
Thumbnail
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抱怨,有時我們會尋求解決辦法。這篇文章探討了抱怨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讓抱怨成為負面能量的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