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學術型的文科(包含文史哲神)未來出路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歷史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只是,以前因為科技更新換代的速度太慢,所以很多百餘年前的案例,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畢竟農業時代,就在歷史上延續了千餘年。

但是目前科技進化的速度是以“年”為單位在跳動( AI教父黃仁勳訪台旋風 – 對孩子未來迷惘的家長,還在堅持傳統教育路線? ),烏克蘭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前次大規模現代戰爭當屬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當時美國以其現代化的軍事武力,展開「沙漠風暴」(Operation Desert Storm)行動,歷時43天結束作戰,地面部隊最終只參與了100小時的行動而已。因此,烏克蘭戰爭開始時,多數評論都認為俄羅斯將以其優勢現代化武器及兵力輾壓烏克蘭,但沒想到低軌衛星的通訊運用,以及無人攻擊載具的投入,使得這場原先認為是一面倒的戰爭,轉變成拉鋸戰。這始料未及的發展,就是因為研讀的歷史,已跟不上近代發展導致。

但是,一定有很多人說科技在變,人性不變,所以歷史事件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那我會說,如果只要單論人性,那何不選修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更注重個體在大環境下的心境變化,當然也會有從個人展開的生理心理學/知覺心理學等等,怎樣也比參考歷史事件、從中分析更直接!

相信這時候,一定還有人弱弱的發聲:還有基本的邏輯歸納能力啊。是的,既然稱之為基本,就是各科系都需具備的,所以,不用讀歷史系,這些能力也必須具備,不是嗎?

小總結:世界變化太快,借鑒歷史的需要正在減少!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文史哲神多數都有豐富的有趣故事)。很多熱門歷史劇為了可看度,通常會特別考究時代背景,去逐一還原當時的建築、衣著、飲食、娛樂等,或者,很多穿越劇、或者是架空的歷史故事等,也會需要對故事背景有所交代。所以,歷史對多數人而言,其實就在於娛樂。或者,可以在各種展覽一窺當時人們的生活,比如之前的埃及展,或者是更久之前的三星堆展等,參觀者出發點大抵如是。所以,如果依從固有的升學求職模式,所謂的好學校->好學歷->好工作來規劃,與歷史直接相關的工作確實不多。倒是配合娛樂產業做延伸,反倒工作機會比較多。

小總結:歷史對於多數人而言,就是娛樂!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直接相關大抵不外乎教職、歷史研究、會館展覽、史料編篡、地方文史、文化導遊等,職缺數有限之外,薪水多數也不盡人意,因為很多時候,這些工作的重點在說歷史故事(編篡除外),而故事聽久了,也能說個7~8成,所以很容易被替代,替代率高,自然薪水就高不起來。

若是延伸至娛樂產業呢?那我會先說聲恭喜,因為進到了一個上不封頂的賽道,寫出的文案若被青睞,那就是一飛衝天。近幾年隨著諸如「茶金」、「商魂」等影劇熱播,台灣歷史小說也愈來愈多人予以關注,這倒是讓鑽研歷史的學生,提供了不一樣的職涯思路。

小總結:歷史直接相關發展有限,延伸賽道上不封頂!

 

所以,真的有心念歷史的人,該如何在麵包與理想間取捨?個人建議,早點開始經營個人品牌吧,不論使用什麼媒介平台,多發表自己的特有論述觀點,或者是自己創作的歷史相關作品,讓愈多人知道,就會有愈多機會,當然愈早開始布局也會愈有利。

即使個人品牌經營短期成效甚微,也可以同時找尋兼職工作。職場斜槓不是新鮮事,領著一份無關本科的薪水,與經營個人品牌一點也不衝突,而且有基本收入,可以加強個人的安定感,降低創作路上的經濟壓力。

 

這也是我給文科腦袋的大女兒的建議,希望能提供一條不同以往的職涯規畫方式給你,相信多個選擇,就多個機會。


PS. 縮圖取自Pexel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4/08/11
這篇寫得太好了!文科畢業的人真的心有戚戚焉🥲🥲
瘋狂老爸父女共創業-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1
老虎奶油 不敢當,自己是標準理工腦袋,如果有不夠周延的部分,再請不吝指教~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6/23
感謝分享!很棒!!謝謝您支持女兒的喜好!
瘋狂老爸父女共創業-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3
❦ 莊小昕 父母是後盾啊。
avatar-img
“親子創業夢工場”親子共創業實作課程分享
50會員
64內容數
認為教育體制跟不上時代變化? 認為教改離親子共同理想愈來愈遠嗎? 帶著孩子一起創業吧! 沒方向,那就一起創業找想法吧! 遇問題,那就一起創業尋解答吧! 缺成果,那就一起創業求突破吧! 我是兩女寶的爸,我推行"親子共創業" 運動! 歡迎來信討論,可聯繫corningl@yahoo.com.tw
2024/09/09
在期貨交易中,許多人面臨賺錢困難的挑戰,這與心理認知和市場效率密不可分。市場有時處於效率狀態,股價波動及其趨勢則受眾多因素影響。本文整理了五點關鍵觀察,包括布林通道的應用、厚尾現象的數學解釋及如何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策略,以幫助交易者提高勝率,朝向正確的市場思維邁進。
Thumbnail
2024/09/09
在期貨交易中,許多人面臨賺錢困難的挑戰,這與心理認知和市場效率密不可分。市場有時處於效率狀態,股價波動及其趨勢則受眾多因素影響。本文整理了五點關鍵觀察,包括布林通道的應用、厚尾現象的數學解釋及如何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策略,以幫助交易者提高勝率,朝向正確的市場思維邁進。
Thumbnail
2024/08/28
道瓊工業指數:2408W5
Thumbnail
2024/08/28
道瓊工業指數:2408W5
Thumbnail
2024/08/27
S&P500: 2408W5週K程式交易操作記錄 年度累積獲利US$ 2,164 !! (微型小夏普期貨計算)
Thumbnail
2024/08/27
S&P500: 2408W5週K程式交易操作記錄 年度累積獲利US$ 2,164 !! (微型小夏普期貨計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文化與教育產業未來的可能職務、創業建議、發展方向和營利模式。結合數字化教育、跨文化交流和個性化學習的趨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文化與教育產業未來的可能職務、創業建議、發展方向和營利模式。結合數字化教育、跨文化交流和個性化學習的趨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建議。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