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手術日誌22 再次上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Photo by caca, Japan

關於復健,就是越去做就會越順,所以我從不停止自己去做,即便想偷懶心裡會抗拒,我都還是硬著頭皮去做。

所以我決定再次爬樓梯上去,因爲總是要上樓的,現在不做以後還是得做,感覺自己像新生兒一樣都要學都要做,循序漸進的做,先學會爬才能學走,別想ㄧ步登天。爬樓梯有個口訣「好腳上天堂,壞腳下地獄」。意指上樓梯時好腳先走上去,下樓時則是壞腳先下。

第一次上樓棄輔具用屁股坐上樓,這回試著把助行器收合起來當拐杖用,覺得使力上很難,支撐力更難也不穩,不確定是否是手沒力氣?不確定ㄧ手扶樓梯一手扶助行器是否是最佳使力方式?幹脆試試兩手都在助行器上,也不太行~好像整個身體都得壓在上面出力似的,才爬上階梯一半力氣耗掉許多,有點後悔了。

好不容易撐上二樓,忽然靈機一閃助行器有四支腳乾脆把前兩支縮短符合階梯的高度試試,可以!是可以的!比剛剛的方式好多了!開始利用這方式緩步上樓,一樣很辛苦,但我相信這是目前為止最佳方式了。

使用這個方法比較麻煩的一點就是得一直換腳的長度,上樓得換四次,下樓也換四次,上樓得縮前腳,下樓得縮後腳,平面時又換回等長的腳,真的很麻煩而且容易換錯,得多多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Ca的沙龍
4會員
26內容數
CaC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8
究竟一隻腿不能動是什麼感覺,嗯~就是一種失能的感覺吧!什麼事都得開口請他人幫你服務代勞。 例如,倒水、倒尿壺、洗衣服、準備飲食⋯等等,只要你無法離開助行器的事情,就得開口,許多事你幾乎無法自理,無法穿襪、穿鞋、洗腳、剪腳趾甲、撿地上東西,連腳被蚊子叮咬要塗藥都
Thumbnail
2024/08/18
究竟一隻腿不能動是什麼感覺,嗯~就是一種失能的感覺吧!什麼事都得開口請他人幫你服務代勞。 例如,倒水、倒尿壺、洗衣服、準備飲食⋯等等,只要你無法離開助行器的事情,就得開口,許多事你幾乎無法自理,無法穿襪、穿鞋、洗腳、剪腳趾甲、撿地上東西,連腳被蚊子叮咬要塗藥都
Thumbnail
2024/08/11
這幾夜睡在床上總感覺房間裡有ㄧ股風在吹,很微弱,卻很不舒服,房間沒窗戶順便也把門也關了,仍感覺風咻咻的吹,身體虛弱的時候那種犯寒的感覺好像冬天,蓋了三件被子睡覺。 當時在醫院,剛能坐上輪椅時曾下樓到醫院門口呼吸外頭空氣,被大樓外風吹了好久就開始發寒身體有
Thumbnail
2024/08/11
這幾夜睡在床上總感覺房間裡有ㄧ股風在吹,很微弱,卻很不舒服,房間沒窗戶順便也把門也關了,仍感覺風咻咻的吹,身體虛弱的時候那種犯寒的感覺好像冬天,蓋了三件被子睡覺。 當時在醫院,剛能坐上輪椅時曾下樓到醫院門口呼吸外頭空氣,被大樓外風吹了好久就開始發寒身體有
Thumbnail
2024/07/24
有個鄰居太太來家中看見我正坐在椅子上做復健,問起我的經過,也提起她的經歷。 她秀了她身上許多開刀的疤痕,脖子後側、胸上、側身、大腿側、小腿⋯真的挨了很多刀,傷痕累累。 光是她的髖關節就開了兩次,第一次跟我一樣打了三支骨釘,幾年後她又跌倒了加上有骨
Thumbnail
2024/07/24
有個鄰居太太來家中看見我正坐在椅子上做復健,問起我的經過,也提起她的經歷。 她秀了她身上許多開刀的疤痕,脖子後側、胸上、側身、大腿側、小腿⋯真的挨了很多刀,傷痕累累。 光是她的髖關節就開了兩次,第一次跟我一樣打了三支骨釘,幾年後她又跌倒了加上有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久沒發文了😂 最近生活漸漸趨於平淡,雖然需要照顧老人,但是,老人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復健的狀況挺良好的,身體情況也有了不錯的進展。 唯一的煩惱是自己的體重來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最巔峰,想要飲控、想要規律運動,卻在自己過度放鬆的幾年下來,想要嚴格控管的時候變得好難好難 😭 前陣
Thumbnail
好久沒發文了😂 最近生活漸漸趨於平淡,雖然需要照顧老人,但是,老人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復健的狀況挺良好的,身體情況也有了不錯的進展。 唯一的煩惱是自己的體重來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最巔峰,想要飲控、想要規律運動,卻在自己過度放鬆的幾年下來,想要嚴格控管的時候變得好難好難 😭 前陣
Thumbnail
關於復健,就是越去做就會越順,所以我從不停止自己去做,即便想偷懶心裡會抗拒,我都還是硬著頭皮去做。 所以我決定再次爬樓梯上去,因爲總是要上樓的,現在不做以後還是得做,感覺自己像新生兒一樣都要學都要做,循序漸進的做,先學會爬才能學走,別想ㄧ步登天。爬樓梯有
Thumbnail
關於復健,就是越去做就會越順,所以我從不停止自己去做,即便想偷懶心裡會抗拒,我都還是硬著頭皮去做。 所以我決定再次爬樓梯上去,因爲總是要上樓的,現在不做以後還是得做,感覺自己像新生兒一樣都要學都要做,循序漸進的做,先學會爬才能學走,別想ㄧ步登天。爬樓梯有
Thumbnail
想提升跳躍高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一定要做大重量深蹲.硬舉.等肌力訓練嗎? 這是我自己的歷程,以前所有負重跳.舉重幾乎都練過了,深蹲175kg/硬舉 210kg,對我的助跑起跳沒有太多幫助,直到我開始放棄以『肌力提升運動表現』的想法。很多跳高的人跟研究都告訴你力量(strength有多重要),
Thumbnail
想提升跳躍高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一定要做大重量深蹲.硬舉.等肌力訓練嗎? 這是我自己的歷程,以前所有負重跳.舉重幾乎都練過了,深蹲175kg/硬舉 210kg,對我的助跑起跳沒有太多幫助,直到我開始放棄以『肌力提升運動表現』的想法。很多跳高的人跟研究都告訴你力量(strength有多重要),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挑戰登高101大樓,一般人大約「30-40分鐘」完成,以「終-爬92層」為始,讓我們從一套簡單、可行的「前、中、後」訓練方式「開始」吧! *登高101(前)的訓練 自主訓練: 1、一週三次「戶外」或「跑步機」練習30分鐘2、隨時把握機會練腳力,爬樓梯上班,走路回家 團體訓練: 請加
Thumbnail
挑戰登高101大樓,一般人大約「30-40分鐘」完成,以「終-爬92層」為始,讓我們從一套簡單、可行的「前、中、後」訓練方式「開始」吧! *登高101(前)的訓練 自主訓練: 1、一週三次「戶外」或「跑步機」練習30分鐘2、隨時把握機會練腳力,爬樓梯上班,走路回家 團體訓練: 請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