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心聲】有小孩以後的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小孩以後的日子,是什麼樣的呢?

 

在有小孩以前,我曾幻想過,就是多照顧個生命,但是會是以我們大人的步調來當作主旋律,小孩是在我們夫妻間的伴奏樂曲。

 

結果有了小孩以後,發現他們才是主角,我們夫妻反而變成配角了。

 

從假日的出遊地點,到平日要吃什麼,都會從「自己想」變成「小孩怎樣方便就怎樣」。

 

自己的喜好也會因為要配合小孩的狀態而不得不調整。

 

跟同樣有小孩的媽媽聊天:「我家平常會吃sukiya。」

 

「我家也是耶!」

 

兩個媽媽心照不宣,因為有兒童餐,處理小孩就是比較方便的選項。即便吃到大人都膩了,最後還是因為不知道小孩怎麼吃比較方便,而選擇這個。

 

不然就是吃一堆健康便當,即使吃到都快食之無味。

 

出去玩的話,需要關注的就是當地的泡奶換尿布方不方便/好不好停車/哺乳室環境如何/有沒有可以餵小孩的地方。

 

諸多考量之下,常常都是選擇百貨公司。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假日百貨公司就是一堆父母遛小孩的場所首選了。

 

在當了父母以後,會發現平常的生活習慣好像都被強迫改變,變得得迎合小孩的需求,或是以顧小孩方便為第一考量。

 

這時與單身未婚/沒小孩的夫妻出門,都會有點抱歉,也會覺得對方願意配合我們的需求很令人感到窩心。畢竟養小孩這件事情是我們的決定,但是朋友願意配合甚至協助,都會讓人特別感謝。也從中感受到不少朋友的貼心與體諒。

 

若是遇到沒辦法幫忙的朋友,可能也只能先婉拒/說等小孩大一些再來約了。

 

畢竟配合這些不是其他人的義務與責任。而現在需要照顧小孩,是我們身為父母的責任與選擇。

 

生活中許多的選擇、生活節奏、夫妻相處,都會在有了小孩以後,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可能是幾千字也難以說清楚的。

 

生小孩以前,會希望有個人可以好好地跟我說,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做好什麼心理準備。

 

但是,即便知道了,選擇會改變嗎?感想會一樣嗎?

 

我也問過自己,體會過了以後,若是我能回到過去的話,會怎麼樣呢?

 

若是跟「當時的自己」說這些,也許當時的我可能會不敢生吧!但是如果問「現在的我」,再回去一次,我還要不要生?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會生。

 

為什麼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呢?

 

生小孩、養育小孩,談起來都是辛苦的。小孩生病的掛心;小孩上學的擔心;小孩事事都讓人費心,這些都是確實存在的,可能別人問起,回答的也都是這些。

 

在還沒體驗過之前,聽到全然的辛苦,當然只聽這些會令人卻步,若是以前的我聽到也許真的會怕。那為什麼現在的我再選一次,卻是選擇會呢?

 

因為這段路苦歸苦,可是陪伴的過程,是勞力的辛苦、心靈的富足。

 

因為小孩,而讓自己有機會再過一次童年,從前我自身所缺乏的,我彷彿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慰藉;因為小孩,我有機會毫無保留的付出,她們讓我體會到如何去愛人,並且接受她們最純粹的反應與感情;因為小孩,我更能同理其他人,對於愛的樣貌有更多元的認知與理解;因為小孩,我感受到自己可以義無反顧地想保護她們、希望她們一切平安,照顧生病的她們,我內心只有擔心而沒有抱怨或者疲憊。

 

在付出與感受的過程中,我好像更看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她們讓我更理解了自己,她們教會了我什麼是愛。

 

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不知道沒有她們的世界,我會是什麼樣的人。

 

但是我很清楚知道,因為有她們,我才能夠變成現在的我。

 

養小孩確實會遭遇到許多痛苦,會讓人憂鬱/困頓/迷茫/難受。

 

也許有人會在這關卡住;也許有人會後悔生孩子;也許大家也會思考若是重來一次,是不是後悔的;若是沒有小孩,我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我不知道正解,這個答案永遠沒有正確解答,因為能夠回答的人,只有自己。

 

我也曾經憂鬱過、痛苦過,在那日夜裡懷疑著,人生為何抱著孩子看著日出卻沒有笑容。為何一同做了這個決定但是生活劇變下的痛苦是我在承受?

 

沒有人可以回答我。

 

在那夜深人靜與自己對話,在那漆黑中與影子相望,有兩個聲音相互交鋒,是要恨還是要感謝?要難過還是要快樂?要放棄還是要堅持下去?

 

我是有選擇還是沒有選擇?

 

若是已經踏上這條路,孩子出生已成定局是沒有選擇,不論如何都會如同割下的肉日夜思念,那又有什麼選擇?

 

沒有選擇其實更好,因為沒有選擇的答案就只有一個。

 

只有自己可以決定自己要開心還是難過,同樣的事件可以選擇我要用什麼角度看待、同樣的命運有不同詮釋的方法。

 

因為外在條件改變不了,所以只有讓心更強大。

 

在這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改變了,看得見不同的角度,學會了同理與諒解,有了更多的體悟,也更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

 

最終我無法告訴大家,養小孩是什麼樣貌。

 

因為這是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

 

是好是壞,都是由自己的心念決定這一切的。


本身熱愛寫作,藉由寫作來療癒自我。 我是一個八年級生,出生在一個媽媽雜摳的年代, 然而隨著電腦普及、智慧型手機、AI的更迭, 童年與現在已經是不同光景。 這是一個分享寫作與人生的小天地, 著重在親子、育兒、婚姻、家庭, 輔有一些理財、房產資訊, 還有一些人生觀與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咩摟,雖然看似寶寶,實際上卻是一個相當有規矩?應該說是相當有原則跟腦內SOP的寶寶。   嗯,還是寶寶。   或許是進入秩序敏感期,對於許多事情都進入了非常想自己來的狀態。除此之外,還會覺得任何事情都是有順序的。還很愛將東西給歸位(除了自己的玩具)。   事情就發生在某個吃完晚餐的時段。
門口響起鈴聲,時間晚間八點多。   不用多說,知道是老公回到家了。   平日每晚,孩子們都會在響鈴的瞬間,同時看向外面,咩摟飛奔而去、咩嚕匍匐前進。   接著就是孩子們迎接爸爸回來之後,抱在一起的場景。   我會默默地看著,在旁邊笑。   以前的我以為自己會忌妒,實際上看到後是慶
今天一如既往地在保母回家之後開始一打二。   正當在遊戲房裡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咩摟突然拉起我的手往客廳走。   我狐疑地跟了過去,她突然往我家倉庫的門把拉一拉,一個明明有壓下去但是卻假裝打不開門的模樣,並發出意義不明的話語。然後又往旁邊廁所的門做了一樣的動作,並繼續對我說著話,似乎像對我傳達
今天是我生子後的第二個母親節,大寶Mero目前1y11m。   老實說,我完全沒有覺得今天母親節是我過得到的節日;我內心的預期,就是一個平凡的日子。怎麼樣帶著孩子度過這一天,就是今日的課題。除此之外,真的完全沒有多想。   尤其小孩還這麼小,她甚至連母親節是什麼也是懵懵懂懂,所以我更不可能預
這件事情其實是保母跟我說,我才知道的。   兩姊妹: 大寶Mero(咩摟),1y11m,快滿兩歲的寶寶,嗜喝奶,挑食。 小寶Meru(咩嚕),9m,不足一歲,號稱食物黑洞,什麼都吃。(連苦瓜茄子也OK),對奶喜好一般。   兩隻寶寶在吃的喜好上是極大對比,大隻的明明快兩歲還視奶如命;小隻
《婚內失戀》,顧名思義就是在結婚後與對方失去戀愛的感覺。 這是鄧惠文的一本書的書名,也是近期的舞台劇作品。曾在2022年上演過,於最近又重新演出。
咩摟,雖然看似寶寶,實際上卻是一個相當有規矩?應該說是相當有原則跟腦內SOP的寶寶。   嗯,還是寶寶。   或許是進入秩序敏感期,對於許多事情都進入了非常想自己來的狀態。除此之外,還會覺得任何事情都是有順序的。還很愛將東西給歸位(除了自己的玩具)。   事情就發生在某個吃完晚餐的時段。
門口響起鈴聲,時間晚間八點多。   不用多說,知道是老公回到家了。   平日每晚,孩子們都會在響鈴的瞬間,同時看向外面,咩摟飛奔而去、咩嚕匍匐前進。   接著就是孩子們迎接爸爸回來之後,抱在一起的場景。   我會默默地看著,在旁邊笑。   以前的我以為自己會忌妒,實際上看到後是慶
今天一如既往地在保母回家之後開始一打二。   正當在遊戲房裡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咩摟突然拉起我的手往客廳走。   我狐疑地跟了過去,她突然往我家倉庫的門把拉一拉,一個明明有壓下去但是卻假裝打不開門的模樣,並發出意義不明的話語。然後又往旁邊廁所的門做了一樣的動作,並繼續對我說著話,似乎像對我傳達
今天是我生子後的第二個母親節,大寶Mero目前1y11m。   老實說,我完全沒有覺得今天母親節是我過得到的節日;我內心的預期,就是一個平凡的日子。怎麼樣帶著孩子度過這一天,就是今日的課題。除此之外,真的完全沒有多想。   尤其小孩還這麼小,她甚至連母親節是什麼也是懵懵懂懂,所以我更不可能預
這件事情其實是保母跟我說,我才知道的。   兩姊妹: 大寶Mero(咩摟),1y11m,快滿兩歲的寶寶,嗜喝奶,挑食。 小寶Meru(咩嚕),9m,不足一歲,號稱食物黑洞,什麼都吃。(連苦瓜茄子也OK),對奶喜好一般。   兩隻寶寶在吃的喜好上是極大對比,大隻的明明快兩歲還視奶如命;小隻
《婚內失戀》,顧名思義就是在結婚後與對方失去戀愛的感覺。 這是鄧惠文的一本書的書名,也是近期的舞台劇作品。曾在2022年上演過,於最近又重新演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突然對這個節日產生一種不同的想法。 我想感謝翧翧與颽颽。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別讓關係裡,只有一方在做父母或小孩,關係長久的秘訣:就是雙方要輪流承擔不同的角色~
Thumbnail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突然對這個節日產生一種不同的想法。 我想感謝翧翧與颽颽。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別讓關係裡,只有一方在做父母或小孩,關係長久的秘訣:就是雙方要輪流承擔不同的角色~
Thumbnail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