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系列】為什麼講話對方都不聽?請記得「溝通的意義取決於對方的回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NLP是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縮寫,是一門1970年代開始興起於美國的學科,內容包含各種人際溝通、個人發展和心理治療的方法,希望透過大腦的操作過程,找出人類改變的資源與方法。NLP強調本身是門科學(透過程式化的步驟、同樣的做法、就能達到一樣的效果),並發展出12項假設前提,接下來我會就這些假設前提撰寫文章,讓大家更能夠理解與運用。

NLP假設前提一:溝通的意義取決於對方的回應

「溝通」是人際互動的必要技能(這邊的溝通指的不只是說服或談判,包含日常的要求、指示、銷售、說明、教學...等需達預期目標的各項互動)。雖然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形式的溝通,但卻常常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前提:「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應」;說得更白話一點...

溝通的結果是指對方針對「感受到、意會到的資訊」所做出的回應;而不是你「說了什麼」。

試想....

如果一位母親嚴厲地要求孩子「不能再玩手機遊戲、趕快去念書做功課」,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卻是「我媽好兇、超愛命令人、不要理她」...—這場溝通得到的回應可能會是「孩子當作沒聽見」。

如果一位老師正在向學生解釋一個複雜的數學概念,過程中使用了很多數學術語和符號來解釋這個概念,但學生完全聽不懂...—這場溝通得到的回應或許會是「學生上課都在打瞌睡」。

如果一位汽車銷售員掌握了產品的所有特點和優勢,見到客人時滔滔不絕地介紹功能多好、品質多棒、耐用度多高,但客人想要的是便宜的遮雨代步車...—這場溝通的回應應該就是「客戶離開這家門市,去其他地方尋找適合自己的車子」。

以上例子的回應,恐怕都不是發起溝通者想得到的結果,但很有可能發生!

溝通不僅僅是一個人傳遞信息給另一個人(那只是單純的「表達」),它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發送者要表達清晰、傳遞準確(甚至需要控制情緒),同時接收者的立場、理解度和回應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當信息被完整地傳遞並被對方正確接收並理解時,我們才能說溝通成功。

發起溝通的人想要取得預期的溝通意義(或結果),最好的方式是「用對方能夠理解並接受的方式與對方溝通」

那麼,在溝通之前應該如何做、表達時可以如何調整,才能達到預期的溝通的目的呢?
以下有幾個思考方向提供給大家:

  1. 尊重並理解行為背後的需求:例如孩子打手機遊戲可能需要的是放鬆、學習需要有興趣才能引發動機、客戶上門對商品可能有他的需求...等。
  2. 調整情緒:如果發言前帶著負面情緒,對方是會接收到的,這樣的情緒會直接屏蔽並扭曲你想表達的所有想法,先深呼吸、思考一下之後再做表達。
  3. 投其所好:孩子想要放鬆,或許可以用其他方式替代手機遊戲(或是約定使用時間)客戶想要的是舒適感就不必特別強調車子的馬力有多強、想要學生聽得進去就要使用更加簡單明瞭的語言,提供具體的例子或圖表等來幫助理解...等。

但是事前再怎麼思考與調整,溝通畢竟是雙方的事,我們也無法完全了解對方的腦袋在想什麼...所以如果對方的回應不如自己所預期,我們可以參考對方回應的狀態與內容,調整後再進行下一次溝通。

如果下一次溝通前希望得到對方更多的資訊,或是想要確認對方對於之前的溝通的內容是否能夠理解與接受,依照不同情境可以選擇以下任何一種方式再次邀請對方進行回饋,以進行確認:

  1. 提出開放性問題:開放性問題不僅僅可以引導對話,還可以促使對方提供更詳細的信息、讓我們收穫更多回饋,以對接下來的溝通進行調整。例如,你可以問對方:「你對這個想法有什麼看法?」、「你對我們的計劃有什麼建議?」或者「您會想要這樣做有什麼樣的原因嗎?」
  2. 表達興趣和關注:人都喜歡被尊重、被重視、被認同,對於對方提出的意見、話題、看法表達興趣與關注,可以讓溝通更順暢,對方也願意說得更多。
  3. 主動徵詢意見:用問句探詢對方是否接受自己預期的溝通目標,以確認目標是否達成。例如「這樣的條件你同意嗎?「您認同我剛提的做法嗎?」
  4. 要求複述:請對方重複一次自己剛表達的內容,可以確認自己是否有正確表達所想所思,同時也能確認對方是否正確理解。

溝通是一個雙方持續動態互動的過程,直到有結果(不論這個結果是不是發起溝通者想要的,沒有結果也是一種結果)為止,期間都可以不斷地做確認、聽取回應、調整表達。

NLP假設前提二: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不需要擔心溝通會失敗,NLP裡強調「不論得到怎麼樣的回應,該回應都只是針對當次溝通(或行為)所做的回饋」。一種溝通方式不行,就換另一種,只要永遠讓自己保持覺察與彈性、不斷調整與嘗試。

別輕言放棄,因為我們終究能找到方法達到預期的溝通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陶玉銘|正向溝通力培訓師|跨族群交流(動物溝通師)
18會員
72內容數
覺得自己話不多,但人生卻跟溝通很有緣份...歷經過去十餘年教業務員溝通、到近幾年來踏入跨族群(動植物)溝通領域,這才了解到自己畢生的使命是「透過溝通促進生命間的和諧關係」。這裡是我筆耕的小小園地,願您能在這獲取最棒的資源,同時祝福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能在和諧中獲得幸福。
2024/09/02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真誠的溝通愈顯重要。本文探討幾個關鍵技巧,如真誠表達、主動傾聽、展現同理心等,幫助你成為一個更溫暖且受歡迎的人。這些技巧不僅能夠深化人際關係,也能讓你的每一次對話都充滿真誠的連結。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溝通之路,讓心與心之間的橋樑更加堅固。
Thumbnail
2024/09/02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真誠的溝通愈顯重要。本文探討幾個關鍵技巧,如真誠表達、主動傾聽、展現同理心等,幫助你成為一個更溫暖且受歡迎的人。這些技巧不僅能夠深化人際關係,也能讓你的每一次對話都充滿真誠的連結。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溝通之路,讓心與心之間的橋樑更加堅固。
Thumbnail
2024/07/23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2024/07/23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2024/07/12
當夠了好好先生、好好小姐? 感覺對別人在怎麼好都只是付諸流水? 別人對自己的好都不懂得感恩? 有以上境遇的朋友,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或許會有些新的認識與啟發~
Thumbnail
2024/07/12
當夠了好好先生、好好小姐? 感覺對別人在怎麼好都只是付諸流水? 別人對自己的好都不懂得感恩? 有以上境遇的朋友,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或許會有些新的認識與啟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初開始學習諮商技巧時,雖然已掌握許多基本技術,但在實際兩人晤談練習中卻感到當機,不知道如何回應。本文分享了專注聆聽和回應的兩大練習方法,強調這些基本訓練對於適應多變的諮商情境至關重要。
Thumbnail
當初開始學習諮商技巧時,雖然已掌握許多基本技術,但在實際兩人晤談練習中卻感到當機,不知道如何回應。本文分享了專注聆聽和回應的兩大練習方法,強調這些基本訓練對於適應多變的諮商情境至關重要。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近期在上一門溝通技巧與觀察的課程,我想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技巧,從一般的人際關係到職場管理位階,甚至到更專業的治療性關係,當中如果缺少這兩個要素,在一般關係進行上溝通會出現阻礙,在職場溝通上會失去目的且沒有效率,在治療性關係溝通上會很難建立彼此的信任,因此當這兩者並行時才能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Thumbnail
近期在上一門溝通技巧與觀察的課程,我想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技巧,從一般的人際關係到職場管理位階,甚至到更專業的治療性關係,當中如果缺少這兩個要素,在一般關係進行上溝通會出現阻礙,在職場溝通上會失去目的且沒有效率,在治療性關係溝通上會很難建立彼此的信任,因此當這兩者並行時才能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Thumbnail
溝通的目的不是僅僅提供信息,而是讓對方接收並理解信息。 NLP的兩個假設前提: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饋、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Thumbnail
溝通的目的不是僅僅提供信息,而是讓對方接收並理解信息。 NLP的兩個假設前提: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饋、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有效溝通的三個關鍵是:態度坦率地對話(speaking openly)、具有同理心地聆聽(listening empathically)、適時適切地回饋(reflecting back)。前兩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我們通常會忽略第三項,造成發言者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否真的有被「聽懂」。
Thumbnail
有效溝通的三個關鍵是:態度坦率地對話(speaking openly)、具有同理心地聆聽(listening empathically)、適時適切地回饋(reflecting back)。前兩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我們通常會忽略第三項,造成發言者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否真的有被「聽懂」。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