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後的夢幻工作》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完全沒有預期、也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我獲得了一次夢幻的面試機會。


說是夢幻,因為對方所能給予的規格和舞台,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Top 5;然而,唯一的條件是需要長駐海外,這使得夢幻只能停留在夢幻的階段。


我和中間牽線的長輩說,目前海外不在考慮之列,不好浪費對方時間,我可以轉介更適合、也更年輕的朋友去談談。


長輩輕嗤一聲,「相談而已,又不是要你現在就飛去海外。況且,所有條件都是談出來的。你去見見,說不定很值得。」


經歷了前些時候的中年震盪,我愈發感受到生命的無常與短暫,過往被我拒之於千里的機遇,有時會幻想坐上時光機去看一看,若至少有開門或叩門的勇氣,會不會就此發現,生命想要告訴我的其他事情。


那麼,在人生時鐘才走到早上九點三十六分的時刻(詳情請看上一篇文章),何妨讓自己做一次從未嘗試過的選擇?不管結果成不成,符不符合條件和期待。


結果證明薑是老的辣,長輩對我的諫言,永遠都是對的。這次相談,非常值得。我甚至覺得,它不只是工作的面談,更接近中年的復盤。我們真正談及職缺本身的比例非常低,多數時間,集中在討論一個面向的問題:「我未來的目標是甚麼?又計劃如何開闢一條與未來目標一致的道路?」


是的,人生的中點,距離終點起碼還有二十年以上的「未來」。現在的我,擁有比三十歲時更透徹的自覺、以及更成熟的觀點,來定位職涯與生涯的比重,它們之間交互作用的策略、權衡斷捨的排序,會幫助我實現人人口中被視為夢幻的標的:實踐此生意義的人生志業。


行至中點,已不再適合用無窮盡的「加法」,企圖自證身價,有意識地「編輯」既有資源,分辨何者是對自己而言的第一優先,才是重點。


這是我近期收聽「請聽,哈佛管理學」podcast所得到的啟發。節目以數集的篇幅,從心理與實務的角度,來探討職涯碰上「中年危機」,該如何自處。


我對其中一集節目特別感興趣,重複聽了五六次之多:《中年重啟,從「加法」到「編輯」的轉折時刻》,這個觀點,由職涯作家奇普.康利(Chip Conley)所提出,「在職涯的中點,與未實現期望的感覺對抗是很常見的,意識到你早年的許多夢想與抱負可能不會實現(也許永遠都不會實現),讓人清醒。」


值此同時,職涯中點,也提供了深刻的成長機會,讓我們重新評估優先順序,從經驗汲取教訓,仔細規畫未來的樣貌與方向。這個過程,就是「有意識的編輯」。


至於該怎麼著手「編輯」,結合另一位職涯顧問伊波尼.喬伊斯(Ebony Joyce)的觀點,建議可從以下這六個問題開始:


❓ 10年後我會後悔沒有做什麼,或沒有學什麼?


除了以終為始,不妨也多利用「預期後悔」( anticipated regret)的力量,想像如果今天不採取某些行動,未來可能會感到失望。在為時已晚之前,請好好思考一下,關於想學習的科目、想從事的日常活動、想全心投入的體驗,以及現在想去的地方。

我想額外分享一個技巧,當預想這個題目的時候,請盡可能地跳脫職涯的疆界,而以你的人生作為主體,誠實面對自己想要做,卻因為各種原因而耽擱的事情。


❓我要如何發掘自己的目的?


來到人生的中點,是時候形塑一個,以你的意願為主、並由你所定義和驅動的職涯及生涯。如同我的心理諮商師告訴我,沒有甚麼「你應該這樣」、「你最好那樣」,深入想想,進入社會之前,「什麼讓你感到興奮?什麼讓你激動?你對什麼好奇?你年輕時曾有甚麼嗜好,但後來忽略了這些嗜好?」


一些朋友跟我說,中年以後才去發掘人生目標,會不會太打高空了?我倒覺得,是我們把人生目標投射得太過道貌岸然,其實它沒有那麼複雜,能夠讓你感到快樂、願意投入、並完全激發你內在本真,而不覺造作的,就是目標。


❓我擁有什麼才能或天賦,可以做出貢獻?


反思自己獲得的技能與知識,並想想可以如何用它們來產生正向影響。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有個經典的練習,找個朋友來問問自己:「你從事什麼行業?」,問一次不夠,得連續問五次,每一次的提問,都有助於收斂與聚焦回答的內容,讓你更加了解自身的天賦優勢,以及你目前是如何將之貢獻給團體或他人。


這是一個極度有趣、十分有助於自我認識的練習,如果覺得找朋友練習很害羞,也可以嘗試和自己紙上對談,最後的回答,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你會發現,人生的商業模型,早就在你的潛意識孕育生根,只是欠缺有意識的栽培扶植。


❓我希望我的日子怎麼過?


我們經常被鼓勵要對自己的職涯有遠大抱負,公司總是要求我們預想5年或10年後的未來,或是定義你對成功的看法。這些提示可能很有價值,然而,也很容易引領我們走向一個常見的認知偏誤,將個人的未來與成就,與組織的長青發展混為一談。


從小處思考你的未來,不要設定太過宏偉的目標,而是要設想,理想未來中典型的一天會怎麼開啟:你想如何利用時間,與誰來往,在工作之餘做些什麼。這個思考實驗的目的,是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想要創造的生活,以此做為堅定不移的中央伍。


❓我願意做出哪些取捨,或不再願意做出哪些取捨?


取捨,是身為成熟大人的必然,誠實面對自己的價值觀,有意識地做出妥協。沒有正確或錯誤的答案,但需要有意識地去認知到,優先事項之所以優先,是因為獨一、而且排他。


所謂兩全其美、兩相得兼,都是在辛苦與為難自己。勇敢做出取捨,永遠不需要在事後批評自己的選擇。


❓我的人生哪裡變好了?


與年歲增長相關的種種挑戰與狼狽,我們都再熟悉不過。別糾結於這些,學著欣賞與肯定熟齡的益處:你獲得智慧、你擁有經歷、你取得個人成長。


當你可以克服自己內心的年齡歧視,年齡就不再是限制。


依循著這六個提問,我沒有準備任何吹噓功績的簡報,心中卻懷抱著比任何時候都清楚的優先排序、以及理想生活藍圖,自在和對方交談。我知道我具備的條件是甚麼,不會削足適履、見利眼開;我也知道自己將會因為人生的優先排序,而與某些可一不可再的機會就此別過,不再矛盾扼腕。


因為,走在中點,我終於不再需要誰來給予、或牽成一份夢幻工作,能夠遵從自身的意志,履踐此時的目標與排序,有意識地編輯下半場人生,我覺得,自己從事的,已經是無可比擬的夢幻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45歲的我,最近開始學習騎腳踏車。絕大多數的人在8歲以前就學會的事情,我現在才初次摸索。據說平衡感隨年紀越大,越不好掌握。兩個孩子陪我試了幾個禮拜,果然跌跌撞撞,沒有起色。
    我是從HR的好朋友那裡,學到這個新單字:迴力鏢員工(Boomerang Employees),意思是重新聘用去而復返的離職員工,如同迴力鏢一般。 拜疫情所賜,缺工潮遲遲沒有趨緩徵兆,促使朋友必須以更開放的心胸,來看待人力的調度與任用,包括考慮邀請前任員工歸巢。
    不約而同,最近好多朋友跟我說起心裡的感受,「覺得被掏空」、「對任何事情感到麻木、抗拒,不再有創作的興趣或靈感」、「各方面都更加努力,效能卻每況愈下」。聽起來很像我們陷入中年危機、甚至是經歷更年期前兆的過渡期,很容易忽略這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職業倦怠警訊。
    之前共事過一段時間的部屬打電話來,說是首次被公司委以代表的身分,出面處理一樁消費糾紛。他滿懷抱負,卻禁不住膽寒,對方的聲勢不弱,立場亦強悍,前部屬問:「姊,你有沒有甚麼秘訣,可以替我壯壯膽?」
    朋友跟我說了一個故事,情節很簡單,感受卻驚悚。 她最近挖角了一名能手,資歷與功績皆出眾,上任沒多久,便放手讓對方主導一個全球性專案。 結果,媽啊,朋友叫苦不迭,不出一週,把各路大神都得罪光了,場面弄得騎虎難下,說多僵有多僵。連大老闆都忍不住出手干預,請朋友快停損善後。
    二度確診的狀況好多了,重返工作崗位的第一天,伯樂老闆傳訊來問我:「身體好點沒?多休養,別累壞自己。」他人在海外進行年度計畫的匯報,公務非常繁沓,百忙之中居然還記掛部屬的健康,使我感動莫名。不管他在生意上的表現如何精明積極,對於人的熱腸關懷,經年不改。
    45歲的我,最近開始學習騎腳踏車。絕大多數的人在8歲以前就學會的事情,我現在才初次摸索。據說平衡感隨年紀越大,越不好掌握。兩個孩子陪我試了幾個禮拜,果然跌跌撞撞,沒有起色。
    我是從HR的好朋友那裡,學到這個新單字:迴力鏢員工(Boomerang Employees),意思是重新聘用去而復返的離職員工,如同迴力鏢一般。 拜疫情所賜,缺工潮遲遲沒有趨緩徵兆,促使朋友必須以更開放的心胸,來看待人力的調度與任用,包括考慮邀請前任員工歸巢。
    不約而同,最近好多朋友跟我說起心裡的感受,「覺得被掏空」、「對任何事情感到麻木、抗拒,不再有創作的興趣或靈感」、「各方面都更加努力,效能卻每況愈下」。聽起來很像我們陷入中年危機、甚至是經歷更年期前兆的過渡期,很容易忽略這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職業倦怠警訊。
    之前共事過一段時間的部屬打電話來,說是首次被公司委以代表的身分,出面處理一樁消費糾紛。他滿懷抱負,卻禁不住膽寒,對方的聲勢不弱,立場亦強悍,前部屬問:「姊,你有沒有甚麼秘訣,可以替我壯壯膽?」
    朋友跟我說了一個故事,情節很簡單,感受卻驚悚。 她最近挖角了一名能手,資歷與功績皆出眾,上任沒多久,便放手讓對方主導一個全球性專案。 結果,媽啊,朋友叫苦不迭,不出一週,把各路大神都得罪光了,場面弄得騎虎難下,說多僵有多僵。連大老闆都忍不住出手干預,請朋友快停損善後。
    二度確診的狀況好多了,重返工作崗位的第一天,伯樂老闆傳訊來問我:「身體好點沒?多休養,別累壞自己。」他人在海外進行年度計畫的匯報,公務非常繁沓,百忙之中居然還記掛部屬的健康,使我感動莫名。不管他在生意上的表現如何精明積極,對於人的熱腸關懷,經年不改。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自雇者,指的是不為特定雇主工作,獨立經營其專業或業務的人。特點是高度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自定工作時間和地點,也能自主選擇工作和客戶。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度,但也需要自行管理業務風險和收入的不穩定性。 自雇這種工作型態日漸受到關注,代表一種新型態的職業選擇權,也反映現代工作者對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渴望。
    Thumbnail
    不得不承認,我這兩次捐血是貪圖小利,卻也漸漸培養出捐血的習慣;加上那陣子不時有家人和朋友因病離世,讓我意識到自己年紀也不算輕了,假如哪一天意外走了,我又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呢?那麼--有錢捐錢,沒錢就捐血吧!
    Thumbnail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會有返回原鄉的衝動,但時間在走,記憶裡的故鄉與現實中的故鄉絕對不是同一回事。嘿,你能忍受敗興而歸嗎?
           記得在日本的大塚美術館,從史前的陶罐美學開始、祭祀、宗教、戰爭、自我意識、內在世界、反省...到最近的藝術觀察,已經進化到宇宙裡的不同次元。 我紀錄當代人那種微妙的情緒,當時事變化下人的轉變速度很快,為了生存不得不的悲情。而跟不上變化的人只能沉淪。太宰治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更是
    Thumbnail
    小琳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我念財金的阿,不像醫學院有證照有工作保障,雖然家族有事業,長輩也想要我畢業趕快回去,但我想在社會單獨磨練個一兩年。」 小莉向小琳揮了揮手機,說道:「現在新聞都說,新鮮人搶做外送,之後中年會後悔耶!」 小琳搖了搖手:「我跟你說我的看法吧!」 經濟通膨,傳統行業薪水卻沒漲
    Thumbnail
    剛好就是在一年前,台灣疫情開始爆發時,正是我人生步入30歲之後的第一次大低潮,我幫它取了一個名字「微中年危機」。症狀的開始是身體發了一次尋麻疹,之後我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中。
    Thumbnail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的Ben四十多年的職場歷練使他洞悉世情、進退有據,特別是在軟實力的部分,他的經驗、溝通技巧、跨領域視野都是難以速成的時間積累。如果要幫「高年級實習生」拍一個「重開機版本」,這次Ben的歲數不是70歲而是50歲。將會是另一段與之前的工作歷程幾乎一樣長的時間,一段新的精彩工作生涯。
    Thumbnail
    雖然昇輝兄寫了幾本有關股票投資的暢銷書之後,儼然是一位理財達人,也透過他的書,幫了或者拯救了許多人,因此演講與寫作邀約不斷,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自雇者,指的是不為特定雇主工作,獨立經營其專業或業務的人。特點是高度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自定工作時間和地點,也能自主選擇工作和客戶。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度,但也需要自行管理業務風險和收入的不穩定性。 自雇這種工作型態日漸受到關注,代表一種新型態的職業選擇權,也反映現代工作者對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渴望。
    Thumbnail
    不得不承認,我這兩次捐血是貪圖小利,卻也漸漸培養出捐血的習慣;加上那陣子不時有家人和朋友因病離世,讓我意識到自己年紀也不算輕了,假如哪一天意外走了,我又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呢?那麼--有錢捐錢,沒錢就捐血吧!
    Thumbnail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會有返回原鄉的衝動,但時間在走,記憶裡的故鄉與現實中的故鄉絕對不是同一回事。嘿,你能忍受敗興而歸嗎?
           記得在日本的大塚美術館,從史前的陶罐美學開始、祭祀、宗教、戰爭、自我意識、內在世界、反省...到最近的藝術觀察,已經進化到宇宙裡的不同次元。 我紀錄當代人那種微妙的情緒,當時事變化下人的轉變速度很快,為了生存不得不的悲情。而跟不上變化的人只能沉淪。太宰治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更是
    Thumbnail
    小琳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我念財金的阿,不像醫學院有證照有工作保障,雖然家族有事業,長輩也想要我畢業趕快回去,但我想在社會單獨磨練個一兩年。」 小莉向小琳揮了揮手機,說道:「現在新聞都說,新鮮人搶做外送,之後中年會後悔耶!」 小琳搖了搖手:「我跟你說我的看法吧!」 經濟通膨,傳統行業薪水卻沒漲
    Thumbnail
    剛好就是在一年前,台灣疫情開始爆發時,正是我人生步入30歲之後的第一次大低潮,我幫它取了一個名字「微中年危機」。症狀的開始是身體發了一次尋麻疹,之後我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中。
    Thumbnail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的Ben四十多年的職場歷練使他洞悉世情、進退有據,特別是在軟實力的部分,他的經驗、溝通技巧、跨領域視野都是難以速成的時間積累。如果要幫「高年級實習生」拍一個「重開機版本」,這次Ben的歲數不是70歲而是50歲。將會是另一段與之前的工作歷程幾乎一樣長的時間,一段新的精彩工作生涯。
    Thumbnail
    雖然昇輝兄寫了幾本有關股票投資的暢銷書之後,儼然是一位理財達人,也透過他的書,幫了或者拯救了許多人,因此演講與寫作邀約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