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但起來前可以在地上躺一下

更新於 2024/07/3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前總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有很多挫折,覺得全天下的困難好像都集中在我們身上了,看著別人輕鬆愜意的生活,不由得心生羨慕


在沒經歷過那麼多事以前,碰到挫折的第一時間就是告訴自己要趕緊振作起來,不能被這個挫折打敗,要壓抑甚至忽視自己的受挫感,整個人像打了雞血一樣,繼續往前衝


這幾年來,經歷的事情更多了,因為突如其來的全球性疫情,我們也都見證並成為重大歷史的一部分,在這過程裡,絕大部分的挫折來自外部環境的挑戰,所有人的人生似乎被按了一個暫停鍵


但也是在這段時間,我意識到平衡情緒的重要性,以前的我認為有情緒的人是「軟弱的」,真正成功的人應該要能「控制」自己的心思,在跌倒的那個瞬間就能迅速反彈


現在我發現這不是真相,事實是我們都是人,都有覺得無助、挫折、沮喪甚至抑鬱、覺得自我沒有價值的時刻,在那個當下想直接消除這些情緒或感受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發現自己做不到後,又開始自責,覺得自己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為什麼別人跌倒都能馬上站起來,自己就不行,這個循環一旦產生,就會更難從中脫困


現在我學會跌倒以後,先感受那個痛,接受自己跌倒的事實,並且在地上先趴一會兒,讓自己的情緒跟痛覺得到舒緩,順便看看地上有沒有什麼我們可以學到的功課,再慢慢站起來




站起來之後也不急著往前跑,而是先跨出一步試試自己是否能站穩,兩步、三步,慢慢地又可以跑了,繼續往下一個目標前進,人生本來就是不斷跌倒、不斷爬起的過程,心不急,步伐穩,就有機會達成我們想要的終局

avatar-img
6會員
157內容數
世界再紛擾 有你就很好 創業過、失敗過、當過上市公司高管,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是「父親」 一個中年老爸的生活感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親閱誠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最近孩子因為升上五年級,很多科目學的內容比較難了,原先不怎麼唸書也能拿到90多分的他,現在有些小考變成7、80分 其實我對於成績的「數字」沒什麼太大的感覺,我經常跟孩子說的是「每一次考試其實就是一次健康檢查,而每天寫作業跟唸書的方法就像是我們平日運動跟飲食的生活方式」
昨天看到一位哈佛心理學家在談「失敗」這件事,她認為失敗分三種: 第一種是「基本性的失敗Basic Failur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低級錯誤」,一般這種失敗都是人為且單一的因素,但是造成的後果有大有小,小的可能是做菜時把鹽錯放成糖;大的可能是某銀行行員因操作錯誤把原定的八百萬元按成八億元⋯⋯
世界首富馬斯克在建立「超級工廠」時所歸納出來的五點「演算法」: 「 1. 質疑每一項規定    2.刪除不必要的流程    3.簡化(或優化)必要的流程    4.加速規模化    5.自動化」- Elon Musk 馬斯克特別強調順序很重要,如果在沒有刪除不必要的流程之前就進行簡化
「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並不會讓你變成懶惰鬼!」-Bill Gates 老爸那天在網路上看到#Microsoft的創辦人 @Bill Gates 在今年五月受邀到NAU(North Arizona University)的畢業典禮演講,他提了五點是希望自己在踏入社會前就能聽到的建議: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最近孩子因為升上五年級,很多科目學的內容比較難了,原先不怎麼唸書也能拿到90多分的他,現在有些小考變成7、80分 其實我對於成績的「數字」沒什麼太大的感覺,我經常跟孩子說的是「每一次考試其實就是一次健康檢查,而每天寫作業跟唸書的方法就像是我們平日運動跟飲食的生活方式」
昨天看到一位哈佛心理學家在談「失敗」這件事,她認為失敗分三種: 第一種是「基本性的失敗Basic Failur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低級錯誤」,一般這種失敗都是人為且單一的因素,但是造成的後果有大有小,小的可能是做菜時把鹽錯放成糖;大的可能是某銀行行員因操作錯誤把原定的八百萬元按成八億元⋯⋯
世界首富馬斯克在建立「超級工廠」時所歸納出來的五點「演算法」: 「 1. 質疑每一項規定    2.刪除不必要的流程    3.簡化(或優化)必要的流程    4.加速規模化    5.自動化」- Elon Musk 馬斯克特別強調順序很重要,如果在沒有刪除不必要的流程之前就進行簡化
「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並不會讓你變成懶惰鬼!」-Bill Gates 老爸那天在網路上看到#Microsoft的創辦人 @Bill Gates 在今年五月受邀到NAU(North Arizona University)的畢業典禮演講,他提了五點是希望自己在踏入社會前就能聽到的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不一樣,又怎樣? 我們就該像巴黎人活在當下,勇於展現真我 得先了解他們的巴黎生活美學。 巴黎給人一種浪漫多情的感覺,但其實城市更多的是冷漠孤傲。 作者南西 分享此本書「在哪裡,都能當個巴黎人」最值得我收藏的3個理念 一.工作是為了,得享休閒 p42 二.維持禮貌反而麻煩上身,臭臉是最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幹話心理學,稍微理解一下現在流行的躺平族。 近幾個月耗費心力進行多向溝通,回過頭來才發現障礙遠比想像要高出許多,即使用盡全力,依然感受不到任何的改變。好像在僵化的水泥板上,用手指頭妄想摳出一個小洞。 水泥板依舊灰濛濛,手指頭已然血肉模糊。好吧,誇張了點,修改為戴著的布手套的手指頭已然
Thumbnail
我在寫作的路上又遇上了生活上的坑洞,「理所當然地」跌倒停了下來,有句話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吧」
Thumbnail
活出理想我,或者現實我? 其實答案不是非黑即白。 裸辭後有更多時間思考自己和工作的關係。 在預備重返職場時接觸到MBTI,看了五花八門資料,非常"驚嚇"的發現自己是INTJ! 因為在看完七宗罪對INTJ的形容之後,發現這是一個如果不夠聰明、不夠有資源、不夠幸運就會被社會淘汰的人格特質。
二零二零疫情爆發的那年我剛好18歲。 18歲是什麼?是成年、長大嗎?18歲,一個可以持著青春有持無恐的年紀。18歲,大多數的大家高中畢業,準備踏入人生新的階段。畢業冊裡總是出現:「時光似箭,日月如梭、前程似錦。」等的祝福,好像收到這些祝福後,大家也就各散東西了。 結果我發現我竟捨不得離開。
Thumbnail
溝通的本質是什麼? 我困惑了 在愛裏我們以為的愛對方 是不是真的打從心底去理解了解對方的害怕或恐懼 冷漠和大吵都是溝通無效的對話 愛中理解對方心疼對方的情緒是大過於物質對待的 而嘴上說著尊重的每個決定 是打從心底接受嗎? 還是在那層答案的背後 有著什麼無法再面對的傷或痛? 我累了 再再面對一些不斷溝
Thumbnail
課本上說,「で」表示地點,比如在河裡游泳寫成「川で泳ぎます」。 課本又說,「を」表示通過某處,比如在河裡游泳寫成「川を泳ぎます」。 所以,兩種助詞都可以用嗎?
Thumbnail
課本上說,搭乘交通工具的助詞用「で」,比如搭捷運可以寫成「電車で」。 課本又說,表示地點的助詞是「に」,比如我在車站就寫成「駅にいます」。 所以,在車站搭電車,就是「駅に電車で乗ります。」?_?
Thumbnail
常常迷惘,不曉得自己究竟身在何處?身旁的路人來來去去,穿梭自如,我卻總覺得自己已走進死胡同裡,出不去,卻也無勇氣退出。只能任時間的浪潮將我淹沒......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不一樣,又怎樣? 我們就該像巴黎人活在當下,勇於展現真我 得先了解他們的巴黎生活美學。 巴黎給人一種浪漫多情的感覺,但其實城市更多的是冷漠孤傲。 作者南西 分享此本書「在哪裡,都能當個巴黎人」最值得我收藏的3個理念 一.工作是為了,得享休閒 p42 二.維持禮貌反而麻煩上身,臭臉是最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幹話心理學,稍微理解一下現在流行的躺平族。 近幾個月耗費心力進行多向溝通,回過頭來才發現障礙遠比想像要高出許多,即使用盡全力,依然感受不到任何的改變。好像在僵化的水泥板上,用手指頭妄想摳出一個小洞。 水泥板依舊灰濛濛,手指頭已然血肉模糊。好吧,誇張了點,修改為戴著的布手套的手指頭已然
Thumbnail
我在寫作的路上又遇上了生活上的坑洞,「理所當然地」跌倒停了下來,有句話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吧」
Thumbnail
活出理想我,或者現實我? 其實答案不是非黑即白。 裸辭後有更多時間思考自己和工作的關係。 在預備重返職場時接觸到MBTI,看了五花八門資料,非常"驚嚇"的發現自己是INTJ! 因為在看完七宗罪對INTJ的形容之後,發現這是一個如果不夠聰明、不夠有資源、不夠幸運就會被社會淘汰的人格特質。
二零二零疫情爆發的那年我剛好18歲。 18歲是什麼?是成年、長大嗎?18歲,一個可以持著青春有持無恐的年紀。18歲,大多數的大家高中畢業,準備踏入人生新的階段。畢業冊裡總是出現:「時光似箭,日月如梭、前程似錦。」等的祝福,好像收到這些祝福後,大家也就各散東西了。 結果我發現我竟捨不得離開。
Thumbnail
溝通的本質是什麼? 我困惑了 在愛裏我們以為的愛對方 是不是真的打從心底去理解了解對方的害怕或恐懼 冷漠和大吵都是溝通無效的對話 愛中理解對方心疼對方的情緒是大過於物質對待的 而嘴上說著尊重的每個決定 是打從心底接受嗎? 還是在那層答案的背後 有著什麼無法再面對的傷或痛? 我累了 再再面對一些不斷溝
Thumbnail
課本上說,「で」表示地點,比如在河裡游泳寫成「川で泳ぎます」。 課本又說,「を」表示通過某處,比如在河裡游泳寫成「川を泳ぎます」。 所以,兩種助詞都可以用嗎?
Thumbnail
課本上說,搭乘交通工具的助詞用「で」,比如搭捷運可以寫成「電車で」。 課本又說,表示地點的助詞是「に」,比如我在車站就寫成「駅にいます」。 所以,在車站搭電車,就是「駅に電車で乗ります。」?_?
Thumbnail
常常迷惘,不曉得自己究竟身在何處?身旁的路人來來去去,穿梭自如,我卻總覺得自己已走進死胡同裡,出不去,卻也無勇氣退出。只能任時間的浪潮將我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