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屍體聞起來是什麼味道?

人生百味-屍體聞起來是什麼味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社會新聞很常看到獨居老人死在家中,沒有人發現,等到濃厚的屍臭竄入鄰居家中。鄰居才盡快報警並破門,此時才發現長者已死亡多時。那想必大家會好奇,到底屍體會飄出什麼味道?為什麼屍體腐敗後就會出現臭味呢?

有鑑於我們都是中午時段上稿,第一時間點開的讀者朋友們我們深表感謝。但此時建議您放下手上的便當或可以先點擊上一頁,因為接下來要介紹人體腐敗的過程。

圖 / 金麟生命

圖 / 金麟生命


屍體腐壞的流程?

當人體在死亡後,所有機能停擺,體內的熱量會逐漸散失,通常在死亡8小時以上,觸摸屍體就會感到冰冷。除了體溫能用做判斷依據外,屍僵、屍體膚色和氣味也是判斷依據。個體死亡後肌肉會馬上變得鬆弛,連帶使腸道也放鬆,所以屎尿都可能排出體外。當然屍臭跟屎尿的味道可是大相逕庭,死後約莫3~6小時,肌肉又會再次繃緊,使遺體僵硬。當出現屍僵後約12小時候肌肉又會慢慢放軟,不過每具屍體的情況不同,轉變的時間僅供參考。

簡單介紹完體溫和屍僵後,來談一下屍體膚色的轉變,死亡會使個體的血液停止流動。因為地心引力的緣故,血液會慢慢地流到身體的下方,逐漸凝固。久而久之會在皮膚下層出現紫色的斑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屍斑。專業的法醫也能從屍斑生成的狀況來判斷遺體是否被移動過。

題外話說的有點多,接下來是最重要的腐敗過程。死亡後的1~2天內是為初步腐敗。再加上人體內外都有細菌,其中有些菌體能產生酶消化蛋白質。一旦肉體死亡,細菌便會以屍體作為繁殖巢,將人體的軟組織吃食殆盡。這些啃食屍體的細菌又或是微生物在分解屍體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氣體,這些氣體結合在一起就形成所謂的屍臭。

屍臭到底有多臭?聞起來像什麼呢?

雖然撰文的我不是禮儀師,但畢竟曾從事過相關產業。出入殯葬場合的次數相較常人來說自然也是較多的,過去曾在參與聯合奠祭時有稍微聞到情況略糟的大體飄散出來的氣味。要知道該具遺體已經是經由專業人員處理過,味道勢必沒有剛發現屍體時那麼刺鼻。但我還是得說,屍臭味確實不好聞,若要我形容的話就像是路上曬乾的死老鼠混著榴槤和臭雞蛋的味道。這也是我標題人生百味的由來,因為屍臭你很難用單一物品來形容。

有鑑於我講得非常抽象,這邊分享國外Aftermath網站介紹屍體產生的化合物帶來的氣味會是什麼味道:

  1. 屍鹼的氣味與腐爛的肉品差不多。
  2. 吲哚的衍生物糞臭素顧名思義會有糞便的氣味。
  3. 吲哚本身的味道被形容像發霉的樟腦丸。
  4. 硫化氫會產生類似臭雞蛋的氣味。
  5. 甲硫醇味道像爛掉的白菜。
  6. 二甲基二硫則會有大蒜的味道。

看完這六點應該就能理解屍臭的味道是很難以言喻的,不得不說禮儀師、警察、法醫這些需要與屍體打交道的職業都非常讓人敬佩,畢竟要我做這些我可真的做不來呀!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7會員
121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麟生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