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小孩讀很多 non-fiction 非虛構的書,一方面是林寶小時候很挑故事,「沒有小孩不愛聽故事」這種煽情的話完全不科學 — 雖然我自己也湊熱鬧說過;另一方面是,非虛構類文本確實很重要。
之前分享過,我們家用英國 Collins 出版社的 Big Cat 分級讀物,特色之一是從給 4~5 歲學前班孩子的書開始,就有 non-fiction,更高階的 fiction / non-fiction 幾乎是各半。
美國課綱 Common Core Standards 規定,K(大班)~5 年級接觸的各領域閱讀材料,文學性 literary 和資訊文本 informational text 的比例是 50:50,升高中之前 45:55,高中畢業之前 30:70。
英國課綱沒有特別規定比例,可以參考小學一年級在「閱讀理解」底下包括:listening to and discussing a wide range of poems, stories and non-fiction at a level beyond that at which they can read independently 聆聽各類詩歌、故事和非虛構文本,程度應超越學生能獨立閱讀的等級。
注意到了嗎?除了涵蓋非虛構文本,以「聆聽... 超越學生能獨立閱讀的等級」,作為「閱讀理解」的任務。
OK,專家說要讀,但是,讀 non-fiction 或 informational text,是要記裡面的知識點嗎?那跟讀自然課本、社會課本有什麼不一樣?
歷史學家及 non-fiction 童書作家 Marc Aronson 在 Reading Rockets 的訪談中說明,美國課綱重視閱讀資訊文本,是要學生以類似分析文學作品的方式,深入分析各種非虛構文本,特別是要注意作者怎麼表達自己的觀點。要知道,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立場,但這不代表我們得全盤接受。Non-fiction 文本的指導,是要學生去探究文章背後的意義,抱持疑問:「證據在哪裡?」,比較不同文章、理解不同觀點,並學會提出自己的有力論證。
這樣的批判性思維訓練,無論是對未來求學深造或是職場都很有幫助。
這也可以看得出來,如果要以深入探討的方式,指導學生閱讀 non-fiction 文本,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涵蓋到的知識點其實不會太多,也就是著重的不是廣度,而是深度,以及思辨能力的培養。 看下來,是不是跟 108 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有點接近?但這絕不是找幾篇文章做成「素養題」,自己在家刷題就可以養成的能力。
家長需要理解新課綱的立意,支持學校以深度思辨的教學指導,讓我們的孩子們具備這樣的批評性思維及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