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鬥部落」的創辦人潘弘旻先生從小在花蓮長大,遺憾的是當地並沒有泰拳的相關資源,熱愛格鬥運動決心前往台北學習泰拳。如今,格鬥部落提供多樣格鬥課程,讓學員在這裡能夠感受到如同泰國教練的授課經驗。潘弘旻先生堅信,練拳不僅是技術的提升,更是自我面對和情緒控制的修行。
潘弘旻創辦人從小在花蓮長大,非常喜歡格鬥運動,一直以來也都很想學習泰拳,但礙於當時花蓮沒有相關的資源,因此轉而學習了跆拳道。他畢業於教育學院體育系,不僅修習了小學教程,畢業後也能夠考取老師資格,但弘旻並沒有興趣在體制內從事教學,相反,他渴望著自己能夠教授泰拳技巧。於是在畢業後,儘管家人反對,他仍然堅定地離開花蓮,前往台北學習泰拳。
潘弘旻創辦人是噶瑪蘭族人,擁有堅定不移的個性,他深知在族群文化中不可輕易低頭。對他而言,祖先留下的信念就是在面對漢文化同化的壓力下,能夠堅守自己的血脈。因此,無論長輩如何質疑,他都不輕易妥協放棄自己的理想。一開始他前往台北的泰拳協會,但發現其練習模式更接近散打,與他所期待的正統泰拳有所出入,於是他毅然離開,轉而尋求泰國教練的指導。
潘弘旻創辦人坦言自己曾經吃過許多苦頭,因此在創業後,他決心不再以相同的方式對待夥伴和學員。格鬥部落提供泰拳、柔術、拳擊等多樣課程,來到這裡學習泰拳,學員能夠從中感受到,彷彿是會說中文的泰國教練授課。潘弘旻創辦人認為,泰國教練並非無法在台教學,只是溝通上會有語言隔閡,難以準確理解對方的意思。他的經驗促使他在這方面進行了許多優化,培養台灣人可以有泰國教練的技術。
潘弘旻創辦人相信,練拳的過程讓他更了解如何面對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教學過程中,他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這讓他感覺自己像在進行心理輔導。許多學員曾受到霸凌,但通過學習泰拳,他們不僅掌握了技術,也懂了武德,且不再想報復。學員之間的對練是必要的,但需要在行前進行完整的教育,並設定一些規則,以免越過界線。弘旻強調:「這個源頭就是一種人類的暴力,但是要怎麼控制也很難。」而練拳也是一種修行,有些人練拳後情緒激動。但他再次強調:「用情緒來打拳,智商等同於零。」
格鬥部落成立至今已三年,在開業的第二年,便遭遇到了疫情的襲擊,當時幾乎無法經營。他不得不向銀行貸款,以個人信貸支付教練的薪水,維持著基本運轉。
在創立初期的經營中,潘弘旻創辦人除了擔任老闆的角色外,還兼任小編、會計和行銷等多重職務。在建立團隊的過程中,他需要思考身邊朋友們適合哪些工作,同時也深知在任何事情上,他都需要有一定的概念,才能夠直覺地處理事務。潘弘旻創辦人笑說,他對日本戰國時代的事物非常感興趣,也從中學習了許多經營策略和佈局的智慧。
家人原本反對他從事格鬥產業,但當看到格鬥部落逐漸嶄露頭角後,家人也漸漸放心了。然而,潘弘旻創辦人在創業之前也曾經歷許多艱辛。當時他一邊當選手一邊做鐵工,而與他同期畢業的大學同學都已成為老師或健身房的經理,只有他每月的收入僅僅一萬出頭。家人也曾勸說他放棄,但潘弘旻創辦人告訴家人,沒有堅持下去,創業就無法繼續。他指出台灣棒球從日治時期開始發展,經過一個世紀才成為現在的職業運動;他相信格鬥產業也有相同的發展潛力,同時希望自己能成為這個產業的領軍人。
目前,潘弘旻創辦人持續參與比賽,對於現階段的發展雖然感到滿意,不過還有進步的空間。他希望短期內能夠培養更多的教練,但他也明白這需要時間,並且需要找到內容豐富、適合進行教學的人選。而在創業方面,潘弘旻創辦人提到組建一個「團隊」的重要性,一個人無法處理所有的事情,關鍵在於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畢竟並不是每位選手都適合擔任教練的角色。他形容創業就像一道題目,先求及格才能夠穩穩地走下去獲取高分。若在路途中走錯或做錯,就從中改進,別人給予的意見也需要聆聽,他強調:「把自己看的渺小一點,格局才會越來越大。」
格鬥部落中的夥伴們,都與潘弘旻創辦人為兄弟、戰友,在溝通上會開會一同討論,從中取得彼此的平衡,才能一起前進。潘弘旻創辦人把自己比喻為魯夫,團隊就像《航海王》中的海賊團一樣,每個成員都能在這個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起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電話:0980 933 416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南埔十街14號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ightingtribe/
●IG:fighting_t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