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之道》誰有資格說自己過度努力?人人追求「被看見」的執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看《鬼才之道》笑的很開心,也把他當作單純的喜劇恐怖片,大概率是個蠻幸福的孩子吧。


你會好奇自己的存在價值和意義嗎?自己的存在即為無可取代的價值,而我們都不必努力成為一個特別的孩子,才能證明自己值得存在。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劇情簡介

主角「同學」死亡前,對於一張獎狀有強烈的執念,某天獎狀被家人丟掉後,在鬼世界的她突然開始出現雜訊,發現自己面臨消失的生存危機。鬼世界的其中一個生存規則是「嚇人」,並申請厲鬼證做到年度業績才得以繼續生存。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不用變成鬼,人也活成一副鬼樣子

我不是在罵人,而是電影中在反諷現實社會裡,無論是為了追求財富或時間自由,一直在追求理想的我們。以社群媒體作為傳遞故事理念的媒介,創立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都是在追逐「被看見」來實現某種價值,對於每個人來說,背後驅動的價值都不同。


「被看見」也象徵我們「被認可」的價值,自然會讓我們有了歸屬感。大家誤以為追求財富是為了讓自己過的爽,是否也有可能,所謂「過上財富自由的生活」是為了讓別人認可而已?


沒有人的實現自我價值是為了要有錢。


掙錢只是過程,我好奇的是,掙到錢後想實現的目標。有些人說:「生活啊,我想要好好的生活。」接著細問自己定義的「好好生活」長什麼樣子,答案不一,也許是Ubereat隨便點、上班都有人載或搭計程車、窩在床上發懶等等。


好笑的是,人的本能是恐懼和焦慮,進入了「好好生活」還是會有煩惱,所以人存在世上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可能鬼才知道吧。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努力」背後的難處與糾結

我前兩年讀了周慕姿心理師的《過度努力》,感悟還不是那麼深,可是在看《鬼才之道》的過程中,我總覺得背後有根刺。主角「同學」是個不知為何存在在世上的平凡人,因為她找不到自己可以做到什麼,和姊姊的成就比較之下,不會讀書,也找不到擅長的課外活動。


她列了近十項目標,接著一一劃掉,失敗了就劃掉,最後留下的是「當一個好女兒」。


同學開始努力的那一刻,是因為爸爸特地為她作了一個「努力獎」,而她似乎是想回應爸爸的期待和相信,開始她一連串的努力。總之,電影揭曉她的死因正是因為,要努力保護那一個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也許多數人都沒發現自己是「過度努力」下的受害者,因為這件事容易讓我們和「自己不夠好」綁在一起。正是因為不夠好,所以我要努力更好,但如果做不到,人就喜歡用憤怒懲罰自己。


沒有人可以回答我「為什麼好努力了,還是不夠?可是我已經好累、好累了……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模式,該如何做出改變?

請先做好心理準備,這不是什麼吃個藥,或做個療程就能立馬見效的事情。


我活到近30歲才認知到自己有這個模式,所以第一件事永遠是「覺察」,比起以前,現在對自己的情緒更加敏銳,也許第一時間無法馬上辨識出來,而如果真的不舒服的話,就先離開現場不要立即反應


舉例:工作表現不如預期,我當下會先陷入自責,接著就開始想好多補救措施,但同時也在想自己能力不足。比較好的做法是,停下工作,去做個冥想呼吸,或是運動,讓自己重新吸入氧氣。


先照顧好自己的感受更重要,即使腦海中一直浮現上司或同事那一副失望的表情,都先讓自己緩下來。後續我會紀錄,反覆去挖自己在這個時刻的所有想法和情緒,透過這些練習,在傷口又被觸發的時候,恢復期會更短。


我更傾向把這些當作是「累積」的養分,不認為這是一個會被治癒好的症狀,且每個人的狀況也不同,有需要就找心理諮商師梳理吧。


為什麼要證明自己生存在世上的價值和意義?為了證明自己,你會花好多時間在努力發現自己不夠好。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來源:鬼才之道臉書

但自己的存在本就是無可取代的價值,而我們都不必努力成為一個特別的孩子,才能證明自己值得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用愛心代替鼓勵❤️

留言和Alison一起交換想法💭

最新文章通知👉加入沙龍

追蹤 幼稚園哲學湯的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湯曜✶人生補湯
38會員
49內容數
虛擬湯屋,烹煮生涯議題湯品,暖暖心和胃。提供人生與職涯策略,助人成為自己的人生玩家。
湯曜✶人生補湯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在長大後很難找到真正的「做自己」,隨之而來的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保護。羞辱和內心掙扎使我們想要隱藏自己,即使只是很小的不完美。有時我們感到困擾,生活中的壓力讓我們慾望更好的處境,這也許是策略,但是策略可以變動。進一步釐清自己的真正想法,並設置界限,是達到真實做自己的第一步。
Thumbnail
2024/05/08
在長大後很難找到真正的「做自己」,隨之而來的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保護。羞辱和內心掙扎使我們想要隱藏自己,即使只是很小的不完美。有時我們感到困擾,生活中的壓力讓我們慾望更好的處境,這也許是策略,但是策略可以變動。進一步釐清自己的真正想法,並設置界限,是達到真實做自己的第一步。
Thumbnail
2024/04/22
一年多後重啟《羞辱創傷》,續自我和解的旅程。 當羞辱創傷出現時,我們會發展防衛機制,形成難以動搖的信念,並長出自己的生存策略。常見的反應有迎戰、逃避、僵化,而「討好」也是一種防衛機轉,維持關係的應對方式之一。
Thumbnail
2024/04/22
一年多後重啟《羞辱創傷》,續自我和解的旅程。 當羞辱創傷出現時,我們會發展防衛機制,形成難以動搖的信念,並長出自己的生存策略。常見的反應有迎戰、逃避、僵化,而「討好」也是一種防衛機轉,維持關係的應對方式之一。
Thumbnail
2022/10/30
我們習慣將生活經驗裡習得的羞恥感內化後,把不恰當的學習方式深入內化到我們人格裏,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以後,在往後的社交互動上,沒有把持好界限的分際,下意識也隨著屏蔽了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2/10/30
我們習慣將生活經驗裡習得的羞恥感內化後,把不恰當的學習方式深入內化到我們人格裏,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以後,在往後的社交互動上,沒有把持好界限的分際,下意識也隨著屏蔽了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鬼才之道》讓我在笑聲中落淚,本以為是搞笑喜劇,卻在荒誕之中看見了人生的實相。故事中的鬼追求被看見,渴望成為都市傳說,映照了人對「成功」的追逐。這部電影不僅諷刺了主流價值,還反思了「努力」的意義——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享受過程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鬼才之道》讓我在笑聲中落淚,本以為是搞笑喜劇,卻在荒誕之中看見了人生的實相。故事中的鬼追求被看見,渴望成為都市傳說,映照了人對「成功」的追逐。這部電影不僅諷刺了主流價值,還反思了「努力」的意義——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享受過程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這部電影《鬼才之道》講述了女鬼「同學」為了不被消失而在鬼界掙扎求生的故事。以幽冥藝界為背景,展現了平凡人」鬼在鬼界的奮鬥與成長。角色們面對自我價值的追尋,並反思人生的意義。影片節奏輕快,融入笑點和人生思考,讓觀眾感受到笑中帶淚的情感。透過不同角色的互動,我們看到即使在死後,人生的挑戰依然存在。
Thumbnail
這部電影《鬼才之道》講述了女鬼「同學」為了不被消失而在鬼界掙扎求生的故事。以幽冥藝界為背景,展現了平凡人」鬼在鬼界的奮鬥與成長。角色們面對自我價值的追尋,並反思人生的意義。影片節奏輕快,融入笑點和人生思考,讓觀眾感受到笑中帶淚的情感。透過不同角色的互動,我們看到即使在死後,人生的挑戰依然存在。
Thumbnail
我們習於把艱苦的心情,包一層糖衣,用詼諧的語氣說出,就變得不那麼苦了──《鬼才之道》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連死了也要攀比,否則就會消失。全力奔走成自己都認不得自己的模樣,只為了在別人眼中多停留一秒。如果成了魂魄還是這麼痛苦,那死亡真的能帶來解脫嗎?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其實尚在人世的時候就需要好好面對?
Thumbnail
我們習於把艱苦的心情,包一層糖衣,用詼諧的語氣說出,就變得不那麼苦了──《鬼才之道》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連死了也要攀比,否則就會消失。全力奔走成自己都認不得自己的模樣,只為了在別人眼中多停留一秒。如果成了魂魄還是這麼痛苦,那死亡真的能帶來解脫嗎?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其實尚在人世的時候就需要好好面對?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以 下 純屬虛構,來自一個無名氏對人生的探問,非常口語化 Part 3 花田一路般的、潛在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潛在教育"。就是老師沒有預期會教到你的東西,卻在無形之中傳達給了你。 在教育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只重視"我該汲取哪些知識?","授課者之授課內容我了解了多少?卻不曾關注到:"我
Thumbnail
以 下 純屬虛構,來自一個無名氏對人生的探問,非常口語化 Part 3 花田一路般的、潛在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潛在教育"。就是老師沒有預期會教到你的東西,卻在無形之中傳達給了你。 在教育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只重視"我該汲取哪些知識?","授課者之授課內容我了解了多少?卻不曾關注到:"我
Thumbnail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Thumbnail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Thumbnail
讀完此篇後,希望你能發現到更多美好的事物,特別是你自己本身,存在這世界的燦爛美好。如果你看過,也推薦可以再看一遍,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嘛!
Thumbnail
讀完此篇後,希望你能發現到更多美好的事物,特別是你自己本身,存在這世界的燦爛美好。如果你看過,也推薦可以再看一遍,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