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休假恐懼症嗎?(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越努力工作的下場是做更多?

有一句話叫能者多勞。也被一些職場人戲稱為能者過勞。是的,當我們在一間公司裡面待越久經歷越多,總是能看到一些能力較好的同仁被升官、調薪。但是等等,我們總是聽到升官被調薪,那為什麼幾乎沒聽過升官可以增加假期(特休假)呢?也許是因為法規裡面本來就會逐年調漲特休假的天數所以不太有人去在意這件事情吧。

雖然升官成為主管後,事情變多在所難免,畢竟除了份內工作之外還多了管離職的工作內容,但即使是高效率的做完這些事情後,有部分的公司仍會不斷不斷的給予更多的工作量。而這一情況,便形成越努力反而越勞累,越努力反而更難以請假的窘境。

員工越努力工作及展現工作效率、能力的本質,便是為了追求有更良好的物質、生活品質。一些企業反而變相剝削員工的時間和休假,那誰還要有效率地工作呢?

會有這樣的現象,恐怕也是部分企業想要節省人力成本,一個主管能夠加班做完的事,為什麼還要多花錢請更多人呢?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想說,開公司不就是要賺錢嗎?

確實如此,但同時也讓我們看看以下這兩張圖。
圖一

raw-image

圖二

raw-image

資料來源:鄞義林

根據圖一,可以看到當韓國的基本工資已從人均GDP的15.3%攀升至2020年的60.7%還有日本的基本工資也從1988年佔人均GDP的30.4%增加到2020年的44.6%的同時,台灣的基本工資卻反其道而行,從人均GDP的45.4%下降到今天的34.0%。

而圖二則顯示出更為離譜的情況,顯示台灣的GDP越來越少地返還給勞工,換句話說就是當你維持一樣的工作量,你替企業賺了錢但公司所分給你的報酬比例卻是越來越少的。

我們偶爾會聽到說日本、韓國人也是生活在壓力很大的社會裡,然而看到他們的企業,或者說有不少先進國家的企業願意撥出更多的報酬給員工,這能讓人不感到相對剝奪感嗎?

原來公司讓我們請假請得有壓力甚至是不能請假來自於他想節省人力成本。 如果公司人力不足,但仍可以把事情完成那它就會不補人維持現狀就好。如果公司人力充足那也許付低一點的薪水,員工請假可以順利請假時搞不好還會比較喜歡這間公司呢。

就這樣,我們多數人陷入了缺錢或總是沒時間的窘境。而對於休假的恐懼是否有解?我想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而在我們難以撼動的大環境下,也許多加思考並透過現今發達的網路,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誰來回答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小時候,遇到不懂的事我們總是問爸媽:為什麼? "為什麼不能挑食?" "為什麼飛機會飛?" "為什麼爸爸跟媽媽會玩格鬥遊戲?"等等。 有些疑問我們被解惑了,然而有些新的問題隨著年紀的增加,又會不斷的冒出來。讓我們看看誰是曾經敷衍搪塞我們的人,誰又是真心替我們解惑的人呢。
誰來回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4
日交易量百兆元的法人操盤手,揭露富人愈富、窮人愈窮的失衡現象。 本書的作者曾經是全球花旗銀行當中最會賺錢的交易員,之所以賺到這麼多錢來自於他觀察到一個金融市場的黑暗面並採取一系列的資金配置。 這個黑暗面,就是貧富不均。作者形容,貧富不均就像是蔓延的癌症一樣,只會越來越嚴重,越來越糟糕,直到它主導
Thumbnail
2024/09/24
日交易量百兆元的法人操盤手,揭露富人愈富、窮人愈窮的失衡現象。 本書的作者曾經是全球花旗銀行當中最會賺錢的交易員,之所以賺到這麼多錢來自於他觀察到一個金融市場的黑暗面並採取一系列的資金配置。 這個黑暗面,就是貧富不均。作者形容,貧富不均就像是蔓延的癌症一樣,只會越來越嚴重,越來越糟糕,直到它主導
Thumbnail
2024/09/18
大人們是為了愛、為了性還是因為沒想那麼多才有了孩子呢? 在我國小的時候,每當看到身邊家庭經濟比較弱勢的同學,我總會有一個念頭:如果無法給小孩足夠的資源,那他們的父母為何還是決定要生下他們呢? 是為了養兒防老嗎? 國中之後,我逐漸了解到什麼是性,並覺得可能有些大人是為了性(爽)才有了小孩,而沒有去
Thumbnail
2024/09/18
大人們是為了愛、為了性還是因為沒想那麼多才有了孩子呢? 在我國小的時候,每當看到身邊家庭經濟比較弱勢的同學,我總會有一個念頭:如果無法給小孩足夠的資源,那他們的父母為何還是決定要生下他們呢? 是為了養兒防老嗎? 國中之後,我逐漸了解到什麼是性,並覺得可能有些大人是為了性(爽)才有了小孩,而沒有去
Thumbnail
2024/09/11
到死之前,人生都只是打發時間,用工作來打發時間是最棒的-《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島田洋七 第一次聽到"人生就是消磨時間"這句話是在Youtuber老高的直播影片上面看到的。他提到就算人類科技再進步,達到登上火星、外太空等成就,但最終我們每個人的命運也只是老掉死掉而已,差別只是每個人人生消磨的好、消
Thumbnail
2024/09/11
到死之前,人生都只是打發時間,用工作來打發時間是最棒的-《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島田洋七 第一次聽到"人生就是消磨時間"這句話是在Youtuber老高的直播影片上面看到的。他提到就算人類科技再進步,達到登上火星、外太空等成就,但最終我們每個人的命運也只是老掉死掉而已,差別只是每個人人生消磨的好、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公司人力不足所以無法請假?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想請假跟家人、朋友或戀人出去玩卻擔心主管不准假,尤其在想請長假時。或者就算主管准假了,也會擔心同事的眼光呢? 眾所皆知,台灣人的休假天數是全世界前幾少的。根據勞基法,在台灣工作滿1年總共會有10天的特休假(圖上顯示台灣7天應是漏算工作滿半年還有
Thumbnail
公司人力不足所以無法請假?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想請假跟家人、朋友或戀人出去玩卻擔心主管不准假,尤其在想請長假時。或者就算主管准假了,也會擔心同事的眼光呢? 眾所皆知,台灣人的休假天數是全世界前幾少的。根據勞基法,在台灣工作滿1年總共會有10天的特休假(圖上顯示台灣7天應是漏算工作滿半年還有
Thumbnail
過於忙碌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一種人,上班在處理公事、午休在處理公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處理公事。 俗稱的工作狂。 這種人好出現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中階以上主管。 為什麼? 是只有這些人可以升上去吧? 還是純粹是一個又一個會議所導致的? 也很有可能,畢竟開完一個又一個冗長的會議後,也只剩
Thumbnail
過於忙碌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一種人,上班在處理公事、午休在處理公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處理公事。 俗稱的工作狂。 這種人好出現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中階以上主管。 為什麼? 是只有這些人可以升上去吧? 還是純粹是一個又一個會議所導致的? 也很有可能,畢竟開完一個又一個冗長的會議後,也只剩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Thumbnail
職場倦怠,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沉重,但它卻是許多人在職場中經歷的真實寫照。每天朝九晚五,面對重複的工作內容,漸漸地,你會覺得疲憊、無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那麼,當你感到職業倦怠時,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重燃工作熱情。
Thumbnail
職場倦怠,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沉重,但它卻是許多人在職場中經歷的真實寫照。每天朝九晚五,面對重複的工作內容,漸漸地,你會覺得疲憊、無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那麼,當你感到職業倦怠時,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重燃工作熱情。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